知青馆的观后感6篇

时间:2023-06-24 作者:pUssy 学生文档

确定好一个中心思想之后,才能将观后感写得更全面,小伙伴们在写观后感的时候,可以联系自身的现实生活,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知青馆的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知青馆的观后感6篇

知青馆的观后感篇1

借着国庆的小长假,自己阅读了《的七年知青岁月》使自己接受了一次受益匪浅的关于的认知以及员修养的。即使自己现在是一名入积极分子,也要认真学习的。同志,我们亲切地称呼为习大大,作为中国共产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与习大大自身的付出分不开的。

?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访谈实录的形式再现了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通过当时与一同插队人员和当地人民的回忆记录,侧面真实的描写了当时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直观的展现了青年时期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以及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在当时,所插队的陕北黄土高原被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认为是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但毫无怨言,不曾抱怨。你看,近平是北京的娃娃,大城市里来的,但是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一点都不惜力。又有文化,又爱学习,又能吃苦,了不起啊。正式梁家河人民对的夸奖。给村民治腿病、教写字、帮老汉拉车……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老百姓朴实真挚的话语,让一个在艰苦的岁月里,同老乡们甘苦与共,用脚丈量户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黄土地的孩子形象跃然于纸上。对群众真动情、动真情,虚心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诚关心群众疾苦。是当时那年插队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可以说,1972到1973这两年,是人生的转折点。这两年,北京的知青差不多都返城回去了,但因为父亲受到政治迫害而走不了,那个时候,他的思想有了很明显的转变。他渐渐意识到,他苦苦期盼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己脚下。他就这样一点一点吃苦,锻炼成了每天能挣10个工分的壮劳力。七年的艰苦岁月,坚守梁家河,在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黄土地上,经受了曲折经历和艰苦磨砺的考验,始终坚持着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他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讲述了勇于担当的重要性。大公无私,勇于担当,才会有所作为,经历许多的磨难,才能砥砺心志在风雨中成长。

知青馆的观后感篇2

最近有幸拜读了《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再现了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扎根陕北黄土高原,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描述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整本下来似乎是目睹了主席在陕北插队时的成长与奉献。让我不由想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被感动着,也被激励着。

在七年的上山下乡学习生活中,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的实际,他真正把自己融入了人民之中,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对无所事事的人来说,两年时间很漫长,但若想做出这么多大事实事,两年时间又实在太短。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这充分体现了青年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

书中提到,在陕北梁家河要过五个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观,过关的过程,是战胜自己的过程,更是自我升华的过程。在老三届知青当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眼看着一起来的知青陆陆续续都走了,梁家河就剩他一个知青的时候,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学习、工作,一点也没有彷徨。这样淡定、从容地面对未来,是因为在艰苦岁月里,他已经把心留在了延安,决心无论自己的境遇怎样,都要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不辜负光阴、不辜负自己。就是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信念,让他从平凡的起点开始,走上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15岁到22岁,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选择在艰苦的陕北农村度过。正是这七年的知青岁月,磨练了以苦为乐、敢想敢干的优秀品质,也让他找准了人生的坐标。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是车站一名普通的客运员,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旅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常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却忽视了铁路把旅客当亲人,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服务宗旨,和当时身处梁家河的相比,我深刻认识到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更需要像那样不忘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步。

知青馆的观后感篇3

读的七年,学他的勤学苦读。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尽管条件艰苦,但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阅读,有一点点空闲时间就坐下来看书,读书成瘾。作为青年的我们,更要多读书,读书可以汲取知识、改变思考、开阔眼界,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充满情趣。

读的七年,学他的敢于担当。因为公道正派,头脑灵活,又肯干,被大家推举为大队支部书记。办沼气、打水井、办铁业社,积极作为,心系群众,干了许多好事。作为正处于成长时期的我们,更要学会担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工作和生活,养成遇事沉着冷静,即使事务再紧急,也要条分缕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读的七年,学他的志存高远。曾任延川县文安公社知青专干的刘明升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与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寄语青年人,忠于祖国不负时代,勉励青年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放飞青春梦想。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要牢记在心,付诸于行,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强国逐梦的新征程上绽放光彩。

知青馆的观后感篇4

通过学习知青岁月这本书,此刻的我心里充满了对的崇敬和景仰之情,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带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奋斗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要把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结合起来。在困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始终不渝一心为民的信念、和务实重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那个年代知识匮乏,很多人想着挣工分填饱肚子就够了,很少有人能做到青年的白天下地去劳动,晚上有空就看书学习,他的勤奋好学都激励着我们这一带人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处在一个机遇和条件都相对更好的年代,我们担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我们要学习书中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及工作的压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少年强则中国强,新时期的中国终究要靠我们这一代青年人。

生命不息,当奋发向前;时不我与,当奋斗不止!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以为学习的榜样,要始终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把实现自我价值为奋斗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从实际出

...
《知青馆的观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