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观后感观后感5篇

时间:2023-12-23 作者:lcbkmm 学生文档

大家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需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例,我们在写观后感的时候,在叙述方面不需要太长,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石窟观后感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石窟观后感观后感5篇

石窟观后感观后感篇1

龙门石窟是河南洛阳的一个主景点。在路上,我听导游说从下往上一共有三千多级台阶。我没有去仔细数每一级台阶,但是当我走完之后我的腿就像树干一样动弹不得,所以我能感觉出来这一定不是吹牛的。那里的台阶断断续续,几乎每一部分都像一座高山,中间高两边低。

走出购票口,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棵棵高大的柳树,那些柳条我只要伸手即可摸到。提起柳树,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而且这条路非常的宽敞,人人一走进去就心旷神怡。它不像那些商业街,人多拥挤且热。这样的一道美丽风景使我的旅行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继续往前走,我们就到了检票口。这趟旅行算是真正的开始了。刚进去的时候,我感觉只是环境更好一些罢了。直到我们到达刻有“龙门”两字的石门后,我看到了一片湖,湖水如野马般向前跑去。在湖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船,船上的人用手轻轻抚摸着湖水。在我的右手边有很多很多的石窟,每个石窟的大小不一,但每个石窟里都有石像。遗憾的是有的石像被别人偷了!所以我看到的是有的没有头,有的半个身体没有了,有的全部都空了。

一些游客总是有手摸那些石像,那些石像被摸的像水一样的光滑,几乎感觉不到一点摩擦。有的石像甚至都凹进去了,所以现在都有栏杆围起来。我走上了台阶,看见了不同形状的的石窟,还有一些小石像,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不久,我来到了一座巨大的石像面前。在石像的对面有一个广场,那里有很多人在拍照。虽然现在已经非常的高了,但是我依然大胆的往前走。我之所以这么勇敢的往前走,是因为台阶边有栏杆。那栏杆对于我来说像墙一样,密不透风。这时候我面前出现了两条路,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选择了往下走。当我走下来的时候,我已经气喘吁吁了,但是我看见别人依然健步如飞!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有继续往前走。抬头看见天已经黑了。我也没有向那条桥梁走过去,就原路返回,没能看完真可惜啊!

龙门石窟拥有佛像十万余尊,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经过时间的洗礼仍然熠熠生辉。这样了不起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石窟观后感观后感篇2

我的家乡在洛阳,洛阳是九朝古都,它拥有许多的名胜古迹,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洛阳八大景之首的“龙门石窟”游览。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它全长大约有一公里。

走进龙门石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由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龙门”二字。前方不远处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从山上淙淙地流下来。

我们边走边看,最小的石佛只有两厘米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叫人惊叹。随后,我们来到了龙门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们先看到的是卢舍那大佛,她大约有十七米高,头有四米高,耳朵有两米长。从正面看卢舍那大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地俯视着我们,从下面仰望,她威严地盘坐在莲花座台上,她的手一只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据说:因为它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她的这个动作表示“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导游说:奉先寺完工于武则天统治的唐朝鼎盛唐时期,所以她的面容与武则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还雕刻有七尊佛像,两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这七尊佛像神形兼备,巧夺天工。

游览了龙门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赞叹:龙门石窟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宝库啊!我是个洛阳人,我为洛阳而骄傲!

石窟观后感观后感篇3

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分为西山和东山两部分。西山石窟最为密集壮观,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布满在参差不齐的山坡上。东山石窟较为稀疏,东一个,西一个的散落在很大的一片区域。不过,东山除了石窟,还有蒋宋别墅、白居易故园和香山寺等景点。把东西石窟分隔两岸的是伊河。伊河水就像一块翡翠流淌着千年,历史和自然风景在这里碰撞,擦出了一片别致鲜亮的火花。

我们先去了西山。进入大门后经过珍珠泉,看过几个不知名的石窟以后,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的精华,武则天时期开凿的卢舍那大佛面前。卢舍那大佛取地极佳,凿在一个巨大的自然凹陷中,此地身处山腰,地势开阔,加上大佛本身的体量很大,这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组佛像了。卢舍那大佛为一佛二弟子二观音二天王二尊士造像群。正中的大佛像端坐在六角形宝座上,双手平放于腿上,身披袈裟,目光慈祥,凝视远方。可惜在革命运动中大佛的双手及腿部均已遭到严重破坏,成为了碎石。大佛两侧分别立着弟子迦叶和阿难。迦叶目光沉稳,站姿端正,一看就做事老成;阿难目光活泼,双手卷为圆形,一副新弟子的摸样。左外侧的天王,双目怒瞪,威风凛凛,手持宝塔,身披铠甲,脚下踩着妖魔;右外侧天王手握夜叉,身躯更是强壮,脚下也是踩着鬼怪。二天王造像凛然之气均泛于言表,不愧是天王!

从卢舍那大佛处出来,我们来到古阳洞。龙阳石窟中有书法珍品“龙阳二十品”,其中的十九品就是在这个古阳洞里面哦。我向里面望去,这些石刻书法有的龙飞凤舞,天花乱坠,那是狂草;有的工工整整,方方正正,那是楷书;有的钢筋铁骨,入石三分,那是篆书。满洞的书法珍品,加上稀世的壁画,古阳洞确实担得起“龙门第一窟”的美名。

由于体力实在跟不上,加上中午太阳正烈,东山石窟我们只随便看了看便打道回府了。但龙门石窟,这宝贵的艺术遗产,我会永远珍藏于心,待日后长大,我还会再来的。

石窟观后感观后感篇4

河南洛阳,一座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的美丽城市,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像白马寺、龙潭大峡谷……然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龙门石窟。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两旁一棵棵高大的松树,就好像是一位位勇士守护着这里,这就是松涛阵阵。脚下是一块块石头砌成的路,由于龙门石窟名扬四海,年代久远,无数游人前来参观,现在已经磨的很光滑了。它的左侧是伊河,放眼望去就像是一块碧玉,水是那么的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游动。水是那么的清,清的能看见河底的沙石。伊河上横跨着一座龙门桥,十分的雄伟、壮观。

往前就忘见了一团马蜂窝似的小洞,他们有的深,有的浅,大小不一,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个佛像,他们脸上的表情,身上的衣服……都被雕刻的惟妙惟肖,一点细节也不放过。

往前走,那些黑洞逐渐变大,就来到了万佛洞,这里的洞可真多,里面还密密麻麻的刻着许多小佛,别看他们小,可是神态表情都是那么的精致,真让人叹为观止,其中,观音手拿柳条和净瓶,脸上还挂着淡淡的微笑,好像在用净瓶扫除人间罪恶。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奉贤寺,奉先寺里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据说,当初武则天为了建造他,把自己的粉脂钱都捐出来了,所以卢舍那大佛就是根据武则天的外貌雕刻的,耳朵有2米,比一个普通人都要高出一截,一直垂到脖子跟,卢舍那大佛坐在莲花宝座上,全身就长20多米有余了,那要是站着,就长50米了!真不知道古代劳动人民是怎么把它建好的,嘴上露着淡淡的微笑,眼角微微往上翘,用她那和爱的眼神,注视着神州大地,就好像在关注着人类的和平,

不过现在的龙门石窟已经不完整了,有的没有了脸、手……有的被当初的外国侵略者给偷走了或者销毁了,还有的在革命期间被破坏了,唉!真的好可惜!

古代劳动人民可真厉害,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人间奇迹,我为中华民族而感到骄傲!

...
《石窟观后感观后感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