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观后感都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交织和情节发展的评价和反思,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细腻和情节跌宕的感受和体验,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榜样2观后感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榜样2观后感篇1
对有的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成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本色英雄”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成、“扶贫之花”黄文秀、扶贫“硬汉”隋耀达、“大湖鸿雁”唐真亚、“环卫天使”李萌、揽月“天团”成员......他们中有的是“英雄闲日月,深藏功与名”的革命功臣,有的是默默无闻、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扶贫干事、第一书记,有的是十年如一日奔波在特殊线路上的邮递员,有的是秉承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精神的环卫天使,有的是在国家创新领域踊跃前行的科研工作者,虽然他们在领域不同,但他们都是在用生命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榜样”。
榜样以崇高的信念彰显英雄本色。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英雄张富清用实际行动阐述了老一辈革命家、爱国主义者是如何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功成身退,指的应该就是张富清老人这样的:在工作时,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组织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在为群众的利益、中国的崛起奉献一生后,他没有居功自傲,相反的是默默隐退,即使在可以享受离退休干部待遇时,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永葆党员本色。
榜样以平凡的举动展现党员初心。脱贫攻坚战是中国进入新时代面临的三大战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减贫幅度达到70%,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这些振奋人心的数据的取得是无数党员干部、扶贫专干、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成绩。不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收兵,正是怀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李连成、黄文秀、隋耀达等人默默地牺牲小我,服务百姓,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只要群众的日子富起来,生活好起来就是值得的。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牺牲了不少党员干部,也有不少干部聚少离多,全力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点点滴滴的付出汇聚成群众幸福生活之歌。
榜样以担当的精神激励我们同行。“历史烛照时代,榜样传承精神。”工作在平凡岗位的唐真亚、李萌是我们学习榜样,奋战在各创新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取得现在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这些奋战在各个战线上的工作者一次次对初心的坚守,一次次对困难的无惧,一次次对信念的执着。身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学习这种大魄力、大情怀和敢担当、能作为的精神,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我,服务群众。
榜样2观后感篇2
?榜样》让我几次落泪,革命先辈们的事迹使我荡气回肠;最美乡村女教师令我汗颜;大国工匠的执着让我心悦诚服;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映衬了我的渺小;院士用大数据描绘出的国家未来令人神往。
他们是亿万普通人当中平凡的一员,但他们又是伟岸的,他们是十三亿国人的骄傲,是民族的脊梁。榜样们不忘初心、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看看他们,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同时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而深感责任重大,油然而生的敬意使我产生了向他们学习的冲动,因为我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岗位可以平凡,但不能甘于平庸。将平凡做到极致,同样可以干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样可以成为周围人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2观后感篇3
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的专题节目《榜样》在央视开播,节目一播出,好评如潮。全国各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到场,通过先进事迹再现、典型代表访谈、嘉宾现场讲述等形式,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通过观看,我深受鼓舞,感触良多。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做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学习他的务实为民,干基层工作就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带头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真正把自己当做他们的一份子,赢得大家的认可。学习他的严于律己,求真务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廖俊波一生都谨言慎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经常下基层调研,因为他明白只有调研才能摸清情况,也只有通过调研,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实招。
塘约村党总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学习塘约村党总支自我加压,激发内生动力,主动作为的生动实践。两委成员每人向银行贷款,以个人名义为集体承担资金压力,这需要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需要多么坚定地带动大家致富的信念。现在,已经有很多村党支部已经建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建立股份合作社,不仅增加了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搭建起基层组织帮民致富、为民服务的新平台,村级党组织将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小区总理吴亚琴坚定、亲民、不辞辛苦。20年如一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对社区百姓的一片真情。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区改造成居民幸福指数位居前列的幸福里,她心怀百姓,经常深入第一线调解纠纷,克服困难,富有开拓精神,舍小家为大家,这些,正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应该学习的,是我们干好工作,赢得群众认可的必备素质。
古人云:“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面对榜样,我们唯有不断向他们学习,才能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榜样们就是一盏盏明灯,一面面旗帜,指引着我们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榜样2观后感篇4
黄文秀同志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忘初心:坚守扶贫第一线。了解黄文秀的人都说,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由于父母亲身体不好,家境贫寒,黄文秀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了学业,上大学后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以自己品学兼优的表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在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她依然决然地选择了下到最基层,偏远地区去工作,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那片贫瘠的大地,因你贫瘠的大地开满了鲜花,你留下的脚印,映衬了最美的风景。
坚守使命:干出一片新天地。扶贫之路充满艰辛。黄文秀白天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夜深了,她一个人孤零零住在村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没有脱贫产业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