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廉洁故事读后感6篇

时间:2024-04-10 作者:Brave 学生文档

读后感可以通过精心的分析和深入的解读,引发读者对书籍中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好奇和探索欲望,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发掘书籍中的细节和细腻,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读廉洁故事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廉洁故事读后感6篇

读廉洁故事读后感篇1

近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廉洁教育读本》这本书,有了很深的感悟。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民族;敬廉崇洁,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两袖清风、清政廉洁的包公、今有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等,好像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直认为廉洁只是一种官德,其实它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美德。

本书主要讲了诚信、勤俭、益友、守纪、正气和理想这五个方面的小故事,书中一个个令人感动和让人佩服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什么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廉洁从教。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

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求我们具有更高的道德情操,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我们的一言一行将会直接对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更要做出表率。廉洁从教首先要为人师表。工作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廉洁从教还要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不被社会各种不良风气所诱惑。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坚守这一阵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选择了清平的生活。教师清正廉明是育人的品德基础,要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着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只有静下心来教书,才能潜下心来育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定要廉洁从教,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读廉洁故事读后感篇2

这个寒假,我读了《廉洁修身》这本书后,懂得做一名好孩子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其中,令我感悟最深刻的就是诚实守信这一美德了。

这本书中,最令我回味无穷、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了。曾子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而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子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就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回来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和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可闹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处处向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他骗人啊!说完,曾子就把猪杀了。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明白了: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虽小,但是模仿性强。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明天孩子就欺骗你、欺骗别人。这危害有多大啊!所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前途,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么大呀!

从今天起,我们应严格地遵守做一名好孩子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如果我们都能严格地遵守这几条基本准则,那我们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多么和谐啊!

读廉洁故事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一则毛主席爷爷的故事,廉洁小故事读后感。故事中提到了毛主席节俭清廉的事例,让我深受感动。

提到廉洁,大家一定会想到为官清廉的于成龙、公正严明的包青天、以身作则的周恩来他们都是廉洁的模范,我们学习的榜样。

毛主席的节俭清廉家喻户晓。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红军天天只能吃干粮和青棵面,有时候,只能吃糙红米和南瓜煮稀饭。开头吃几餐还觉的有点香甜,吃多了就会觉的难吃,可是毛泽东不搞特殊,仍然和战士们从一个锅里盛饭吃,读后感《廉洁小故事读后感》。警卫员小胡看毛主席天天深夜不眠,每餐都和战士们一起吃那些糙米和南瓜煮的稀饭,非常不忍心,便给毛主席蒸了半斤米饭。毛主席看了很生气,硬是不肯吃,还说道:我不能搞特殊。南瓜稀饭又香又甜,很好吃嘛。战士门能吃,我就不能吃吗?你要知道,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啦。快把饭送回去!小胡还想说什么,可是毛泽东已经把那碗白米饭塞回到他手里,小胡没办法了,只好把饭拿回厨房去了。

读了毛主席的廉洁故事,我深受感触,想到自己平时不太爱惜粮食的行为,也深感惭愧。今后,我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且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重清廉,能正确对待财物。相信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读廉洁故事读后感篇4

我读了许多关于廉洁的小故事,我觉得真的很“悲伤”,许多人都是因为贪婪而失去了心灵的纯洁。更不幸的是每得到一些就会去索取更多,最终却什么也没得到。是啊人得到越多就越贪婪,总是不能满足心里“伟大”的欲望。

小时候我停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渔夫,他和老婆的生活一直穷困潦倒。有一天,他捕到一条金鱼,金鱼让渔夫放了她,说她可以帮渔夫完成一个心愿,于是渔夫就放了金鱼。回到家的渔夫被老婆一顿臭骂,说放了鱼就没有晚餐了。郁闷的渔夫又走到海边,他说:“金鱼啊,你要是真的灵验就先给我一顿晚餐吧!”天黑渔夫回家的时候桌上真的出现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第二天,渔夫的老婆让他去要一套新的家具,第三天她又要了一座新房子,第四天要无数的金币,第五天把自己变得年轻貌美······无数天后,已经什么也不缺的她让渔夫去找金鱼把她变成统治世界的女王,不过这一次金鱼没有出现。回到家的.渔夫却发现一切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破旧的草房、呆若木鸡的老婆……

这就是贪婪的下场,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取有舍,有失有得。最主要的是控制自己的贪婪,否则你拥有的再多最终也会变成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读廉洁故事读后感篇5

杨震(公元59一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因功被封安平侯。他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震曾担任过荆州刺史,后又被任命为东莱太守。有一天,他正走在去东莱上任的路上时,经过昌邑。刚巧,在昌邑担任县令的王密正是他曾担任荆州刺史时荐举的官员。当王密听闻杨震到来,并担任了东莱太守后,便派人打听他如今居住的地方。待天色已晚时,他便悄悄地来拜访杨震,并将十斤金银作为见面礼送给杨震,一方面是对杨震过去对自己的的器重表示感谢,另一方面是想贿赂杨震,想让他以后多关照关照自己。王密心想着:“如今人人见钱眼开,如此多的钱应该能打动杨震。”正当他暗暗自笑时,不料杨震不仅拒收,还对他说:“我们在一起做事这么久,我很了解你的为人,为什么你不了解我呢?”杨震的言行让王密大吃一惊,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以为杨震拒收其实是在假装客气,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于是他又走上前去对着杨震轻声说道:“你放心,现已是深夜,况且我俩交情如此之深,今晚这事是没有人会知道的,你就收下吧!”杨震听后,立刻怒火冲天,大声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过他的话后,彻底醒悟,心中感到十分愧疚,只得狼狈回家。后来杨震又被调动为涿郡太守,品行公正廉洁,从不接受私下拜见或他人钱财,也从不因私事而请求他

...
《读廉洁故事读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