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家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2024-05-06 作者:Trick 学生文档

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注重表达自己对作品所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在写读后感时,我们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讨论,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月亮上的家读后感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月亮上的家读后感优秀8篇

月亮上的家读后感篇1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书,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启发。

书中,米加的爸爸非常希望自已的九个鼹鼠孩子们长大以后可以和他一样成为一名名不虚传的“挖掘工程师”。因为对鼹鼠来说,学会挖掘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好归宿。可米加却和其他的鼹鼠不一样,他除了外表比其他鼹鼠兄弟长得黑以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爱搞发明创造。而且,他一旦有了目标就会奋发努力,直到实现目标为止。最后他终于成为一名发明家。他爸爸也接受了这一现实,并引以为骄傲。

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外,还要去上数不清的兴趣班,补习班,提高班。这都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成为天才而做的安排。可是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啊?我们不但要学知识,还要锻炼身体,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还需要快乐的童年生活,在玩耍中成长;我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不想成为“天生的蠢材”,我们要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月亮上的家读后感篇2

这本书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压的我踹不过气来。这本书对人的心里的细节描写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心里的分析,让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现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还没有得到平静,甚至是连语言这个我最为熟悉的东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说了。这是使我相信作者毛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伟大的心理学家。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主人公恩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喜爱虚荣,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才对,尽管这种生活未免太过平淡。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出去去了巴黎,抛弃了令外人羡慕的事业和生活。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原因时,人们发现的事实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

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在做加法,一个个身份,一个个角色,不停地往身上加,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将你困在生活这个大牢笼里,挣脱不得。思特里克兰德却在做减法。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了。

毛姆在书中这样写到:“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何处的家乡。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像是过客……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的栖身之所和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熟稔的一样。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一个终生跋涉的香客,不停地寻找一座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在小说行将结尾之即,他又借布吕诺船长之口说出:“思特里克兰德好像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一块圣地”。毛姆在书中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场景,丛林、椰子树、土人、古老风俗,妻子埃塔;在蛮荒乐园里终老,在棕榈树间漫步、作画,美无处不在。在那里,常识和道德失去价值,和谐不必刻意维持,人们无需社会规则,一切油然而生。但最终这一场景还是在主人公患麻风病惨死后被付之一炬,不复再现。

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查尔斯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世界是冷酷无情的、残酷的。

毛姆是讲故事的好手,其实挺无聊简单的事也被他讲得高潮迭起,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也显得很有内容。说起来大段的内容是他自己在说,既不是故事,也不是背景,夹杂了各种心理哲学社会的描写,但仍然不失有趣。

这部书的悲剧在于月亮与六便士无法兼得,为什么无法兼得?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又因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三观,不同的三观造就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话语会把另外角度的人逼疯。这也许真不是人的错。也许看到了这一点,如今的人本主义开始繁盛起来。这是一个缺乏理性的时代,先学会如何理性吧。少些道德审判,道德评价。

这本书有很多我想要分享的句子。“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查尔斯用他的一生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理想的生活,不管是不可企及的月亮,还是卑微平凡的六便士,它都应该是能照亮你内心的追寻之路。

读后我明白了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月亮上的家读后感篇3

一颗追梦的赤子之心谁也阻挡不了,一颗守护梦想的坚决之力谁也摧毁不了,而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它可以让人变得疯狂、变得坚强、变得勇敢、也变得坚韧,而有时候为了心中的向往,就算是放弃一切荣誉、信仰、财富和名利也在所不惜。而《月亮与六便士》当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果决、热血和狂热的人,为了自己心爱的绘画事业,他不仅狠心的放弃了证券公司稳定、高新、安全、舒适的工作,而且狠决地抛弃了自己温馨、幸福、健康的家庭,然后孤身一人去到了绘画事业蓬勃发展的巴黎,过着贫穷、饥饿、煎熬、凄苦、飘零的生活。可即便是这样身心饱受折磨,他也依旧没有想过要放弃,更没有滋生过后悔的念头,他这样像被魔鬼般附体的行径着实让人很难理解。

可是梦想的力量就是这样迷幻,尽管满大街都是六便士的踪迹,可是毛姆就偏偏只看到了清冷、孤独、纯洁、梦幻的月亮,所以即便是要经受世人的质疑、嘲讽、抨击和排挤,他也无所畏惧、毫不退缩,他这倔强、坚持、努力和执拗的精神也不得不叫人感到震惊和羡慕。是啊,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总是充满牛鬼蛇神的,所以一切的风雨、磨难、挫折和打击都是逃不掉、避不过的,追梦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永不言弃、永不放弃、永不妥协和永不屈服,唯有这样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而换句话说,就算结局再差、再狼狈,可只要心灵上和精神上满足了,那么人的灵魂也就知足了,也就不会在遗憾、不甘、不服的无间地狱里饱受煎熬了。

不过世人的顾虑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鱼与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当你选择了一样东西的时候就得

...
《月亮上的家读后感优秀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