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蜗牛去散步读后感6篇

时间:2024-05-11 作者:Monody 学生文档

优秀的读后感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应该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写一篇读后感,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带蜗牛去散步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带蜗牛去散步读后感6篇

带蜗牛去散步读后感篇1

有一首诗叫《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写得很好,文字很清新也很动人,但同时也写到心坎里去了。记住了那淡淡的文字和淡淡的感觉,却也记住了文字后面那浓烈的爱和深刻的触动。今天,只是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题目很适合现在这个阶段这个时间拿出来思索一番。

如那诗中写的那样,养育孩子的过程,不正是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吗?我们总是催促着这只蜗牛走快一点再快一点,可是蜗牛总是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爬。我们心急、我们焦躁,却总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看看蜗牛每一步爬过的痕迹和每一次进步的过程,同时也错过了路边美好的风景。

晚饭后,我带着孩子去公园里散步。小家伙总要抱,我总是说宝宝长大了可以自己走了,妈妈抱不动。这个阶段,我们总是期待着孩子快点长高长大,快点懂事听话,快点独立起来,可每个小孩子都一样,不都是慢慢地蜕变成长慢慢地破蛹而出化茧成蝶的吗?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变化,可父母的期许总是过高或者相比于其他孩子的盲目对比。其实孩子陪伴我们的时间真的很有限。十个月呆在肚子里,十多个月抱在怀里,十多个季度牵在手里,十多年陪伴在身边,再长大些离开父母生活就独立起来,到那时也许反而有种失落和空虚感了吧!

牵着孩子在湖边的小路上走着,追着,玩着,我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小家伙发出嘎嘎嘎的笑声,多么无忧无虑的童年,多么天真烂漫的年纪,银铃般的笑声感染了我,面对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存在,还有什么是真正不能放下和介怀的吗?他会时不时哼一两句歌曲,然后我接着唱,他会叫停,他会糯糯地说妈妈不要唱。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一个秩序的敏感期,他的世界里有他的规则,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去他的世界里违反规则,即使不小心真的触碰到他的规则然后惹他哭了,只要静静地让他哭会,在事后告诉他抱歉我忘记了怎么怎么了,下次一定注意。我想小孩子都是天使,号啕大哭一会就忘记了,没心没肺一会就开怀大笑呢!

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有一定的历程。不要太多的干预,不要太多的期许,不要太多的违规,只顺其自然,尊重彼此。把陪伴孩子的每一刻都当作是都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有时候恰恰是这只蜗牛牵着我们去散步,教会了我们看到了世间百态和曼妙风景。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年华,虽然也有被气疯气炸气哭和失去耐心无比抓狂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又何不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其中收获最大的何止是孩子,更多的是我们自己。

带蜗牛去散步读后感篇2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真理,当作座右铭。大人需要陪伴,老人需要陪伴,孩子更需要陪伴。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家长的事儿,也是老师的事儿。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肩负着陪伴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重任。我们在孩子眼里不仅仅是老师,更是朋友,姐姐,妈妈……来到幼儿园,我们就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告诉我们。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放下老师的身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陪伴孩子左右。

中午,一个小女孩儿对我说:“老师,你能不能搬个椅子坐在我身边。”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就想让你陪着我,坐在我身边,因为我爱你呀!”孩子的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我不忍心拒绝她,就搬了个小椅子坐在她身旁。当我坐在她身旁后,她时不时看看我,再笑笑,然后才安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或许陪伴就是:你静静地坐在她身边,不用说话,却能让孩子感到心安。这种安全感是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感受到其中力量的伟大。

不仅仅是老师坐在孩子身边,孩子能够感受到安全感。有时候孩子也会主动依偎在你身旁,主动寻找安全感。班里有好几个女孩儿,每次走到我身边都喜欢抱着我,抱一下还不行,她会抱着你不肯放手。当你告诉她抱一下就可以的时候,她眼神里渴望的目光,告诉你不要松开我,抱紧我。还有的小女生总是喜欢搬着椅子坐在我身边看书,有时候我也会好奇地问:“为什么非要坐到老师身边看书呢?”孩子有时候还很不正经地说:“我就是要给你坐一起嘛,就是要跟你在一起”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还会趴在你腿上,或者两只小手搂着你的胳膊,特别紧。当你试图松开的时候,她就会拉的更紧。我知道,拉起的不仅仅是一双手,拉起的是安全感,是爱。虽然说女孩儿一般喜欢跟老师撒娇,可是我发现男孩儿也如此,他们也总想和老师坐一起,离老师近一些。每天身旁左右两边,似乎成了孩子们“争宠”的胜地,他们会争论谁先来的,谁应该坐在老师身边。有时候看着他们争论的样子,天真可爱,就不忍心去批评。我知道,你们太需要老师了,太爱老师了。我知道,你们就是想让老师多陪伴你们一会儿,我都懂。

每天,能被孩子们需要才是我最大的幸福。当有一天他们不再需要我陪伴,我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趁着孩子们还需要我们,趁着我们还有被需要的价值,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多给孩子一些爱。陪伴孩子学习,陪伴孩子游戏,陪伴孩子度过每一天。

带蜗牛去散步读后感篇3

初读此书,说实话,看不懂,倒不是那种语言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只是我感觉,简单温暖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我还直到现在都无法理解的东西,会与“养儿方知父母恩”有相通之处吧。

书以上帝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为起始篇章,在经历焦灼,不安,烦躁之后,拨开乌云,重见日出,豁然开朗,突然明白,原来,在这段看似艰辛却又始终被幸福笼罩的路途中,真正的导游,一直是被自己有时几乎有些嫌弃的蜗牛。

书有十五个章节,内容更不似小说般连贯,中心,却始终围绕在如书中的我般的家长和如蜗牛般的孩子身上。无论是教我上课的毛毛虫,教我读书的螳螂还是来自蚯蚓的声声呼唤,小蝌蚪的赞美,都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成长道路上家长与孩子间那种无法言喻的默契而又深沉的关系: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些时候,看着孩子如蜗牛般缓慢移动的步伐,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一度怀疑自己聪明的基因为什么在孩子的身上的不到体现,为什么会这么笨,他们更想用自己超乎孩子百倍的力气去提着孩子走,可是做什么都是徒劳。

时处步伐匆匆的年代,为家庭生计奔波在工作的家长,很少会有人会停下脚步看看路边的`风景,理由很简单-他们想给孩子最好的。可是,你们是否想过,孩子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会是你们在他们取得优异成绩时大肆的赞美,在因为作业出错或是成绩不好时无休止的批评与谩骂吗!我只是想说,世间的人,被荣耀光环笼罩的时候从来不缺赞美鲜花与掌声;跌落谷底时,也从来不会缺少背后的议论嘲讽和批评。荣耀后的赞美与失意时的批判,真的不缺你一个。

培养一个孩子,会是一个家长一生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而自己,便是那个心智渐趋成熟的主人公。作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成年人,带着些许幼稚和丝丝成熟,对于教育孩子,我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对书中的内容,我只能从孩提的回忆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不管怎样,家长的一份耐心,一份执着,一点默默的支持,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成就孩子更好的未来。

人常说,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书写一个故事,而故事是否拥有完美的结

...
《带蜗牛去散步读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