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后感,读者可以了解到书籍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吸引人的元素,阅读相关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出更具有深度的读后感,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改变自己》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改变自己》读后感篇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的事业是父亲》等教育类书籍层出不穷,特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畅销书中常居榜首,本书作者也做推荐,可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远高于老师及他人,本人未婚无子,教育类书籍自然接触少,不过看完《改变孩子 先改变自己》感慨颇多:作者贾容韬以一个父亲身份写的字字真切,他的问题也是中国父母的通病,但他改变了,改变了自己,更改变了孩子,把儿子从成绩倒数第一,打群架,几欲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一年多时间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孩子。
我的钦佩的不是贾容韬多伟大,而是他的改变从对孩子唠叨打骂不信任到对孩子的鼓励信任交心,多少父母可以做到呢?孩子逃学泡网吧打群架成绩倒数,家长只会对孩子责骂、武力,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从自身不找原因,永远是孩子的不对,当父母不易,孩子年少不理解,可父母又何尝理解自己子女呢?他们需要关爱沟通,需要父母和自己说知心话,理解自己。 虽然过了青春年少,长大了,对父母曾经的爱现在能理解,那时那日真的无法理解,真的很希望父母能倾听我们心声,为什么成绩不好,为什么叛逆,为什么讨厌你们的唠叨…….那时特别不喜欢父母自己与别人攀比,谁家孩子成绩多好,谁谁谁怎样怎样,父母永远不给自己孩子鼓励,一味打压,怎还有动力。如果父母都向贾容韬那么通情达理,我们的人生轨迹是否有改变呢。
总结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1、 棍棒下出成绩
2、 逼迫式
3、 从不倾听心声
4、 不理解孩子想法
5、 不认同自家孩子
人都是需要被别人认同的,无论成绩多差多调皮捣蛋的孩子都是有有点的,当父母的自暴自弃看不到自家孩子的优点,只看到缺点,孩子得不到父母认可,自然不会好到哪里,老师同学也会对其放弃。 《改变孩子 先改变自己》书中爸爸就是认知到这些,改变自己对孩子的认知,第一步说服老师对自家孩子认可,与老师交流教育心得,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思想认知,信任自家孩子是好样的。
父亲的改变:
1、 协调孩子和老师的关系
2、 做朋友
3、 对孩子有坚定信心
4、 换位思考,宽容的心态对待
5、 倾听、沟通
6、 理解、肯定、接受
7、 保护孩子自尊心
打骂只会让我们更叛逆,学会认可理解我们,我们自然与您做朋友,愿意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你们的信任理解让我们感到温暖,信心倍儿增,还哪会来的叛逆,那父母们操心呢。 父母们请试着改变自己吧,你们的改变对我们是动力,我们会变为乖孩子好学生,你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以您们为榜样改变自己。我们一起努力营造幸福温馨的家庭。
袁了凡《了凡四训》是本人生智慧书,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构成;曾国藩最为推崇,其《曾国藩家书》也不错,本人也略读过,父母子女共读,共勉。
《改变自己》读后感篇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愁吃愁穿,反而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身上。
教育孩子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话题,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想法,传统经验也好,某个教育专家也罢,无一例外都是希望能够把孩子教育成大人喜欢或者社会认可的人才。只可惜每个人拼凑出来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教育片段,不成系统,不能完美地满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教育困惑。读了贾容韬老师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悟。
教育孩子不是满足大人的教育愿望,而是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成长,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在我们无聊的时候陪我们打发时间,可是如此的教育期望到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结果不得而知。
生而为人,总是想着改变别人,甚至奢望可以改变世界,其实最应该改变的就是自己。改变自己需要勇气,改变自己需要理念,改变自己需要否定曾经的自己,开拓崭新的自己,自己改变了,理解世界的角度也便改变了,同时意味着自己眼中的世界也会改变,教育孩子亦然。
作为功利性的家长最先改变的便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阅读,去学习,去反思,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去鼓励孩子,去相信孩子,去改变传统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思路,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项人格发展。去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去修心,去修夫妻关系,去培养优秀家风。
当觉得改变孩子穷途末路,去试试改变自己吧!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身上花费心思,或许,你变了,孩子也一定会有所改变。
《改变自己》读后感篇3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本好爸爸贾容韬教子手记很实用,读完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以自己的两个孩子为例,详细讲解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对于我们这些在外工作很少能和孩子在一起的初为父母的人来说,实在是受益匪浅!
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不会生活的人,不可能会学习。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习惯,这种因果关系可以列出下列的公式:父母生活习惯→孩子生活习惯→孩子学习习惯→孩子学习成绩。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好方法是家长首先养成读书习惯,让孩子喜欢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首先热爱学习。有的家长吃一餐花掉数百元,买一套衣服上千元,一套化妆品需要一个月工资,眉头不皱一下,而他们却不舍得花几十元买几本书读读。好多家长并非买不起书,而是家长没有这方面的观念。作者在书中说道:“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程,并不是给你支两招就行了。正因为你不读书学习,没有教育思想、缺乏教育艺术,你的孩子才出现了问题。如果你固执己见,仍然不肯读书学习、不改变观念、不与时俱进,谁也救不了你的孩子。”多读经典,少读时尚。
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格。善良是立身之本。亚里士多德说:“行善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除非你善良否则你不可能快乐。”作者以五十余年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们,我们留给孩子最大的精神财富应该是健全的人格,它比优良的学习成绩重要得多。而健全人格的底线是善良,只有善良能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幸福。我们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善良的人无论他以后是大名鼎鼎的什么家,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他都能凭着自己的善良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对于我这个宝爸来说领略了很多作者独到的见识。关于孩子的教育千万马虎不得,想要改变孩子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先改变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
《改变自己》读后感篇4
当今社会,人们迫于生活的压力或者抱着终生学习的态度,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然后拿到各种各样的证书。奇怪的是,当人们成为父母之后,很少有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多数家长要么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而为,要么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放在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当孩子上学以后,又一股脑的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甚至花钱推到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老师那里,悲哀!
先有自己,后有自己选择的另一半,后有家,再有孩子;人的问题,造成了家庭问题,问题家庭培养出问题孩子。改变孩子先改变家庭,改变家庭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先改变观念,改变观念从阅读开始,阅读从经典开始。
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知道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反而来抱怨、责怪、谩骂甚至打孩子,何其悲哉!
每个为人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