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将实际的故事内容与读后感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思考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注重结构的安排,使文章更具逻辑性,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流浪地球的读后感10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流浪地球的读后感1000字篇1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浩瀚的宇宙中埋藏了许多神秘。有黑夜中抬头望去的繁星闪烁,有五彩斑斓太空流浪的星球家园。发生在茫茫宇宙的科幻大戏,被定格在《流浪地球》电影之中。
原作出自刘慈欣大师之手——这位科幻界的大师级人物,与电影导演郭帆强强联手,凭借深入的联想与想象,结合实际与未来,对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展开了深刻的剖析。
未来某一天,太阳急剧膨胀,人类要想办法逃离太阳系。“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人类安装上万个行星发动器,把地球推离太阳系。伴随猛烈的爆炸与震撼的音效,我们更能感受到灾难面前人类的无助,同时也有坚强。
眼看就要撞上木星,机智的人们想到点燃木星上的易燃物质使其爆炸,把地球推向另一侧。主人公刘培强思忖过后坚定地驾驶空间站点燃木星,让地球脱离危险,可自己却英勇牺牲。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一个个平凡人挡在其他人面前;也许当耀眼的光辉过去,生命的闪烁才历历可见。想想生活中的我们,有多少人真诚地帮助他人,为社会生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有多少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坚持梦想,成为国家的栋梁?
镜头落在土地的贫瘠、空气的混浊、植物凋零、人类藏匿的场景时,是人类无休止地浪费资源,肆意破坏环境,摧毁了原本脆弱的生态,也摧毁了自己生存的家园。当今,庚子鼠年的大疫就又提醒了人类,威胁生命的不仅是病毒,还是人们对生态破坏的放纵。果不其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这部电影提醒了我,不要等到灾难降临,再感到无助与悔恨。我们要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坚持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禁食野生动物,普及节能措施。只有立即着手保护生态,才不会让地球的伤口流出人类的血。相信在筑成绿水青山的道路上,人类能与自然握手言和,看夜空的流星,品清幽的稻香;相信《流浪地球》的波澜起伏,唤醒了大家的勇气与担当,让更多的人们体会生命的意义,在奋斗的宇宙中荡漾。
流浪地球的读后感1000字篇2
在大年初六的那一天,我和爸爸以及妹妹我们三个人走进了电影院,看了一个大年初一刚上映的一部国产科幻片,名叫《流浪地球》。
其实在刚开始决定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并不是因为它的剧情有多吸引人,而是只是单纯的想要看3d的电影,但是3d的就只有这部和《疯狂的外星人》这两部。然后为了视觉上的享受,所以就选择了这部电影。
电影的刚开始是一个名叫刘培强的地球领航员,因为地球的危机,而不得不去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而对自己即将要离开儿子和父亲而去国际空间站的叙述。为了父亲和儿子能够更好地活下去,他把他们安排在了地下城。然后17年过去,他的儿子刘启长大了,但是不甘于一直在地下城生活而带自己的妹妹韩朵朵隐藏自己的身份逃了出来。并用从姥爷那儿偷出来的车钥匙,开着车带着妹妹一起上路。后来被后来被查到之后关了起来,但是在姥爷来救她的时候,突然,墙面开始晃动,地面也不断的抖动,这使他们明白了,是地震来了,所以他们拼命的往外逃生,并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还救了隔壁牢房的一个名叫tim的外国小伙,他们结伴而行后然后开上车,飞快的往外奔跑,但他们赶往下一个安全站的时候,忽然被一支cn171-11的部队因执行任务而征用他们的车辆,他要用他们的车运送火石到下一个安全的地方-杭州站,因为只有火石才能让停止的行星发动机重新运作。所以他们一路上都在艰难的运送火石,以至于连刘启的姥爷也送了命。最后,他们一心想要运送的火石还是没能保住,他们的希望也破灭了。当他们所有人都暗淡的时候,刘启忽然又想了一个办法,他想起以前爸爸曾对自己说过的话,说木星上全是氢气就像是一个气球,如果达到足够的数量就会爆炸。既然地球现在正向木星撞去,他们就可以改造一个点火装置,用它来引爆木星,然后再用爆炸的冲击力来推开地球使它离开太阳系的运行轨道。有的人负责装载火石还有的人负责改造点火装置,每个人都在拼尽自己的全力,只是希望能保住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最后虽然很不容易,但是他们终于成功了。这也多亏刘启爸爸的牺牲,虽然刘启之前想的这个办法很好,但是他们的点火装置在没有到达木生之前就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于是身在国际空间站的刘启爸爸,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或是地球上生存的其他人,驾驶着国际空间站以及带着20吨的燃料向着木星直直撞去。总算刘启爸爸的牺牲没有白费,木星的爆炸足以把地球推向远方。这时,地球就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看完这部电影我才知道,我们整天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于是我希望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保护环境,不要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在受到伤害了。
流浪地球的读后感1000字篇3
前天看完了书,今晚看了电影,觉得可以动笔了。先说说书与电影的区别,内容基本除了大背景一致外,没有太多重复的地方。这次的影版与其说是改动,不如说是续写,续写了一个在流浪计划下人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故事。
原著是一篇短篇科幻小说,不到一小时便可看完,但是原著的视角很大,让人看完了还得理一理思路。本书主要介绍流浪的背景、流浪计划的内容、后太阳时期人们的日常状态。其中有2个片断我印象比较深刻,第一个片断是主角的爸爸离开妈妈和小星老师一起,两个月后又重新回来,但是家庭中所有成员都没有过多关注这件事,大家更关心天花板上的全息影像。
引用书中的一段文字“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
另一个片断是主角在比赛中结识了新婚妻子,在经历空难后第一时间到基地找他的父亲,但是被告知父亲已经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这件事情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哭天抢地的事情,但是书上只用几行便带过了。“……但在基地,我只见到了追授他的一枚冰冷的勋章。这勋章是一名空军少将给我的,他告诉我,在清除地球航线上的小行星的行动中,一块被反物质炸弹炸出的小行星碎片击中了父亲的单座微型飞船。
当时那个石块和飞船的相对速度有每秒一百公里,撞击使飞船座舱瞬间汽化了,他没有一点痛苦,我向您保证,没有一点痛苦。’将军说。”
人类的苦难太过庞大,牺牲是常有的事,只要死的时候不要太痛苦便是一种幸运了。
说实话,不管是在看书还是在看电影,我都没有太多的代入感,因为我生于前太阳时期,我并不关心太阳,哪怕我刚目睹完电影里的灾难,我也不关心太阳。我关心的事情太俗,离人类的命运发展太远。我是万世沙砾中的一颗,今晚,只想有个好梦。
晚安。
流浪地球的读后感1000字篇4
?流浪地球》是以第一人称成文的,可视为主人公一生的简短传记。我个人认为,这种写作方法最大的益处就是很容易会让读者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主人公的经历。
太阳,也不知活了多少个几百万亿年了,现在即将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天天围着太阳做自转和公转的地球,没有了太阳,没有了春夏秋冬。
更可怕的是,如果太阳毁灭,太阳系遭到破坏,没有了引力,所形成太阳系的行星(包括地球)没有了原来的运行轨迹,由匀速圆周运动变为匀速直线运动,或者说所有的星体都会改变原来的运动轨迹,在宇宙间无规律的乱撞一气也说不定……
咱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边际。我就在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