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对书中情感纠葛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解读,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冲突和矛盾的思考和感受,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风中的玫瑰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风中的玫瑰读后感篇1
合上这本《行走中的玫瑰》,我的心中暗暗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激动,眼前仿佛出现那朵英姿飒爽挺立在伊拉克战场上的“战地玫瑰”……突然就有了这样的冲动:我也要做一朵勇敢而坚强的行走中的玫瑰。
本书作者是闾丘露微,她是一名著名的电视记者,现供职于凤凰卫视。她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故事也以她的亲身经历而书写。总体分为两个大环节,一是以自己七年前的眼光来叙说自己所经历的坎坷,再以七年后的自己来叙说。虽只是一笔带过,其中的艰辛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故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一处:露薇在凤凰卫视工作期间,有段时间是以写报告文为主,可是她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经常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处理,就即将播出,因此,那段时间,她的压力非常大,因此当她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所有这个时候和她说话的人,都要看她的脸色。因为这样,大家的心情都变得不太好。有的同事也会觉得非常委屈,虽然,露薇只是对事不对人,但时间一长,这就变成了恶性循环。甚至,露薇和记者或摄像师之间,只要在一起一个星期,总会大吵一架,起因都是因为嫌摄影师动作太慢,不够抓紧时间。因此,现在露薇尝试去改变自己,她发现,当自己因为压力过大,快控制不了情绪时,最好把手头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让自己换一个环境。她会用几分钟的时间,到公司楼下去买一杯咖啡,也就是这样几分钟的时间,之前的那种冲动自己就消失了。如果是在出差途中,她会自己走开,避免和摄影师发生正面冲突。因为每天相对,加上每天只能够休息及格小时,一直在不停地变换城市和国家,不停地采访,每个人的耐心都在慢慢丧失。因此露薇渐渐懂得不能够要求所有人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的熟练程度都和自己一样,毕竟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
转念,不禁联想到自己。我早已经从懵懂的小学生变为一名即将参加中考的应届生,随着作业量的不断增加,考试频率的提高,自然压力也随之上升。我开始劳累,开始厌烦,开始消极,开始抱怨为什么如此的累,如此的烦,我甚至有过离家出走的幼稚想法。尽管我知道这只是一种逃避的行为,但还是没有办法去面对,就更不要说去想办法解决了。而在读了这本书后,我看到了露薇的这种善于改变的生活方式,不禁也想尝试这种改变。如果尝试着把压力化为动力,把中考当为一次阶段性的检测,不再抱怨有多累有多烦,会有效果吗?我相信,我一定行!!!
现在的我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女孩,渐渐的也将会面临众多的压力,学习,成绩,人际……而在忙绿中的我,一直不懂的调节,放松,只会发牢骚,抱怨着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事情去做,我没有尝试着去接受,一直是被动的学习,没有感受到快乐。我想,我也应该学习露薇的善于改变压力。当然,书中也有其他的真理——关于做人,关于学习,关于公平,关于名利……
最后,我想说,从露薇简单而又不平凡的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一束束玫瑰花在风中摇摆,在风雨中坚强的行走。我要做一朵行走中的玫瑰!永远。
风中的玫瑰读后感篇2
一日,与友人闲逛“季风书园”,一个相对精致的书店。这店里可点上20元一壶茶,坐着慢慢品读。许是疏离书店太久,对购书又有了几分饥渴,捧回了十来本书,《行走中的玫瑰》是其中一本,这本书是冲着作者闾丘露薇买的。
对于闾丘露薇,只知道她是凤凰卫视有名的记者,其它一概不知。带着一究香港成功女人生活面貌的好奇购买了这本书。原本以为她是香港人的,看过书才知道其实她是一个普通上海人,因婚嫁随夫去了香港。这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凭着自己的努力进取、追求卓越获得了今日事业的巨大成功。
这本书,闾丘以真诚面对自己的心,坦呈自己40余年来的生活与感悟。
读过书以后,最大的感想是:同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名人能成功,如自己这般平庸之人却只能平庸,只能在职场忍辱负重过活?不是不能和人家拼爹,也可能不是资质差异,而仅仅是你有没有抱负?你有没有决心与行动。
闾丘露薇自小就父母离异,跟奶奶一起生活,这样的起点,可能很多人就不能健康成长了,逞论其他?但她却能以自己的实力考上上海最好的中学——华师大二附中。被激发的旺盛的生命能量还让她在学习之余参与了不少社会活动,担任学生干部,学计算机、在《青年报》做学生记者,就是这个重要的经历,成为她以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生的身份能加入凤凰卫视等媒体的重要基础。
在深圳,她换过几个工作,特别是她居然有进会计师事务所做会计师的经历,我真叹服她超强的能力,想到就能做到,还能成功。她在香港职场中,也看到她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的身影。所以,才会有进入巴格达地区采访伊拉克战争的唯一的华人女记者,被誉为“战地玫瑰”。
躬身自问,没有自小就那样的努力却要那样的成功,不是强求而求不得的事情吗?过去的自己好像一直不明白,总在强求一些自己实力并不到的东西,自己做得也异常辛苦。其实,成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是自内而外的东西。
人生几度秋,逝者不可追,今生只能安于此庸常生活。不过,名人有名人的生活方式,名人生活也可能不是尽如意的.。闾丘露薇的婚姻不能算是美满的,与她自身的太过优秀有关吗?我不得而知,也许有那么点关联吧!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事业的过于忙碌,没有事业成功带来的喜悦享受,但我却可以有离开职场时的自由自在,其间也可能有别样的愉悦,生命于我同样可以绽放欢颜。写着写着,又为自己找出了不思进取的理由,不能不承认人与人之间这客观存在的巨大差距啊!
风中的玫瑰读后感篇3
一直以来,就不喜欢很自我的女人,那种成天打扮奇特,自恃多情的女子。而闾丘绝不是这样的女子。“从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我身边所有的家人都告诉我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没有可以骄傲的容貌,看她的照片,齐耳短发,黑色的衣服,素面朝天,单凭相貌,绝对是一个淹没在人海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人,但她的笑——不加修饰,让人恍然间觉得这应是邻家的阿姨吧,整个人的气质也自内而外地流露出来,正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想把她书中觉得很有感触的文字分享一下:
“在过去的七年里,我曾经苦苦抗拒‘战地玫瑰’这个标签,终于有一天,我想通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标签是别人给的,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它都会在那里。但是做一个怎样的自己,是不是去迎合标签,这是自己可以把握的,所以,接受它,然后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继续自己所有的努力,则其实就足够了。”
“曾经有一天,我的口袋里面只剩下两块钱,看着他们,看着这个地方,我真的想哭,因为我不知道,这两块钱用完之后,明天如何生活下去。”
“这些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要考虑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困难。比如在去阿富汗之前,要假设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想怎样去解决。”
“只要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了足够的努力,那就足够了。如果困难还在那里,那就接受这样的现实,不要失望,继续努力,至少记得,有的困难,凭一己之力无法解决,但是如果自己不去做自己可以做得到的那些,那就永远没有解决的可能。想要坐顺风车,面对困难,那是妄想。”
“很多时候,争取到了机会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的了解的话。”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