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让我对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他人的观点左右,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展的观后感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展的观后感篇1
美术馆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许多名画全在此展出,由此引来了很多的中外游客。
刚刚进门,一堆抽象画扑入眼帘,抽象画说来也奇,看着人不像人,树不像树,可走近一赏也却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继续往里走,那是应天齐老师的作品,他的画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油墨为人们展现出一种立体的感觉,他的作品有的平淡无奇,有的波涛汹涌,有的则栩栩如生,而的却热情奔放。一进他的展厅,我就被眼前的“景色”一下子震住了,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明”,还是平淡无奇“竹帘”,全都让人感到瞠目结舌,大厅中间,一块“金砖”极为醒目,据说这“金砖”是为了纪念西递老城而制作的,砖上刻有“西递”二字,这是一位老人家赠给应天齐的,赠后却去世了,应天齐就把这块砖当模子,制作了一块一模一样的“金砖”。旁边的墙上挂了三幅单色调的油墨画“厚黑”、“无极”、“王者”。其“厚黑”是用特别多的油墨为人们展现出十分立体的艺术,走近细品会令人感到浩瀚大海上的波涛汹涌;“无极”则是纯白色的,它则让人感到自己再天空中自由翱翔;“王者”却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它以红色色调为主,使人感到充满希望。
再往里走是革命右派廖冰兄老人家的漫画作品,他是悲愤画神,老人家出生于1915年,2006年去世,他生前最有名的漫画是“禁鸣”,这幅画是一头肥硕的猫头鹰用力咬住一只瘦小的公鸡,不让它打鸣,这幅画反应了文革时期社会的黑暗与腐 败,文化知识分子们就是这只瘦小的公鸡,没有光明,不能自由,此外,他还有“自嘲”、“破炉”、“血腻鱼肥”等作品非常有名,这真是“悲愤画神”呀!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长了知识,而且还让我看到了悲愤画神廖冰兄,还让我见识到了用油墨感动世界的应天齐老师,这次参观收获不小呀!
美术展的观后感篇2
暑假里,我们来到拓福美术馆,参观了第二届亚洲漆艺展。在这里,我们不仅观赏了精美的漆艺作品,还学习了丰富的漆艺知识。
讲解员首先为我们系统讲解了漆器的知识:从原材料“大漆”的采割,到漆器的发展、分类和技法等。原来,漆艺的历史居然比汉字还要古老呢,而且足迹遍布全球,真是大开眼界!
“生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白色乳胶状汁液,经过纱布过滤杂质,再加入各种天然矿物颜料,就形成了制作漆器的五彩缤纷的天然涂料,无毒无害,还具有特殊的漆香味呢。”讲解员娓娓道来,“你们知道吗?最早漆器的用途是防腐,现代它已逐渐演化为一门艺术,更注重审美及工艺。”
介绍完了漆器制作工艺,讲解员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展厅。进入展厅,我们立刻被琳琅满目的漆艺展品吸引住了:一件件工艺精美的漆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漆画映入我们的眼帘,令人目不暇接。
“现代漆艺分为平涂、镶嵌和指绘等形式,这件展品巧妙结合了这几种创作形式,采用了脱胎、贴蛋壳和螺钿镶嵌等漆工艺;颜色的层次感来自于漆料的.多层覆盖。”讲解员眉飞色舞补充道,“由于材料与工艺复杂,完成一件漆艺作品少则需要三个多月,多的长达一两年哩!”真没想到,每件漆艺作品,无不凝聚着漆艺师的智慧与心血。我们凑近展品,仔细端详每个图案,谁也不忍伸手触摸,生怕划伤了它。
聆听着讲解,我们一路观赏了各式各样的漆艺展品,有美轮美奂的漆茶具,有精巧细致的漆文具、漆首饰、漆香具等,还有典雅实用的漆家具。最吸引我们的就得数栩栩如生的漆画了:你瞧,越南大师的《两姐妹》,身着民族服饰的两姐妹正弹奏民乐,温婉随和的神态与古典式的背景相得益彰;韩国大师的《岛系列》以绿色为背景,三角形代表小岛,简约风格中透着清新与自然……
最后我们来到福州工艺美术大师黄文华的脱胎漆器瓶《空》前,讲解员为我们揭示了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原来“脱胎”是以泥土、石膏等制成坯胎,然后用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留下漆布器型,再经过上灰底,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了。哈,还真是脱胎换骨了,看来福州三宝之首真不是浪得虚名呢!
真希望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能够传承下去,也期待着漆艺能够走出艺术馆,“飞入寻常百姓家”!
美术展的观后感篇3
中国,像长城的两个方砖一样方正;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中国,是多少人为它而付出,是多少人为它而牺牲;中国……
这是我们的祖国,我们古老而青春的祖国,我们龙飞凤舞的祖国。它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总和,它是五十六个民族的起源,它是十三亿多人口的缤纷花季。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美景:是杭州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滔滔不绝的黄河,涓涓细流的长江,都是你留下的美景,是我们的骄傲,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中国,是许多传统文化的源头:如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兵马俑、玉雕……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都是你留下的瑰宝,留给后人发展的工艺。还有少数民族各具风味的地方特产,也是你给我们的宝藏,留给我们千年不失的传统。
中国,是孟江女哭倒长城的无限惆怅,是白蛇与许仙真挚的爱,还是梁祝、牛郎织女鹊桥会发生的背景;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大禹治水的智慧才华,都是你留下的想象,留给后人美丽的传说。无数神话故事点缀的美丽,全是祖国留给我们的故事,留给我们千年不失的传奇。
中国,我们的祖国,一千年前我们一度领先,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今天,我们再次起飞!
中国,我美丽的祖国,您是我的骄傲,是我的自豪,我永远爱您!
美术展的观后感篇4
其实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本独一无二的史册,记载着耻辱、光荣的历史,腐败、兴盛的历史,封建、开放的历史。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是探索、发展的历程,是每一阶段统治的记载,是能使世人借古鉴今的方式。
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唐朝时的鼎盛;元朝时,马克·波罗游览中国,把中国比喻成天堂;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的盛大;而到了清朝,却是遭人欺辱的时期,战争连连,几乎接近国破人亡的危险线。经历了屡战屡败后,人们开始觉醒,想要拯救中国,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21年建党。建党后,风雨依然未平息,枪弹不停袭击,经过枪弹的洗礼,沉睡的中国人民终于苏醒了,他们顽强战斗,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人民生活稳定的情况下,于1949年建国。此后,在多次探索的失败与成功中,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建设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实中国近代的路走得不容易,一边要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一边要发展本国工业。当别的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时,中国还是落后的封建国家;当他们的工业发展走入正轨时,中国却还在迷茫中寻找自己的道路。
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终于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从步枪时代走向航母时代,从腐败之国走向体育大国,从一个被封建冲昏头的庸君蜕变成有头脑的智者。
我们也共同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中国通过一国两制的政策收复失地——香港、澳门;成功召开上海经合组织会议、举办奥运会;加入金砖国家;全国的gdp排在世界第二……中国就像一头蓄势待发的雄狮。
曾经的中国就像一个不学无术的庸才,只会向有势力的人低头,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懦夫。谁会想到一百年后的中国,变成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敢向经济强国挑战,是一个勇于超越的强者。
中国的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