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先认真审题才行,出色的作文一定倾注了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鸟的来历小学生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鸟的来历小学生作文篇1
传说中秋节是这么来的,元代一个叫朱元璋的人和百姓们一起抗击元朝统治。军师刘伯温曾经想出一个计谋,既然元朝官兵守卫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那就把要八月十五起的消息纸条藏在饼里发送给予各地的起义军。果然计谋奏效了,大家团结一气,最后打胜仗了。起义军与民共乐,把发信息的“月饼”分发给大家吃,从此以后月饼就诞生了。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东西,中国人会在中秋节日都吃上一块月饼。那月饼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吧!月饼表达的意思是团团圆圆,月饼的外表是金黄金黄的饼皮,上面还印了一个个各种各样的花纹,十分漂亮,光看外表就让人直流口水,再加上馅就更加美味了。月饼的馅有很多种口味,数也数不完,吃也吃不尽似的,有绿豆的、有五仁的、有莲蓉蛋黄的、还有纯莲蓉的……我最喜欢的是莲蓉蛋黄月饼和五仁月饼。莲蓉蛋黄月饼是最经典的口味之一,轻轻咬下,我们会先尝到莲蓉馅的香甜和绵软,入口即化,再往里咬一口满嘴都是香浓的咸蛋黄味,这时甜与咸交融在一起,竟然不会冲突,而是相辅相成,让整个月饼不甜不腻,恰到好处,它的美味真让人抵挡不住。如果是吃货一定会一次吃个饱。五仁月饼的馅是杏仁、桃仁、花生仁、麻仁和瓜子仁,正因为五种果仁它才被称为“五仁月饼”。吃下一口会感到又干又涩,但当我们慢慢把馅嚼烂后,这时就会有满嘴的果仁香,一会儿是黑芝麻浓郁的香气,一会儿是瓜子仁清淡的香味,一会儿又杏仁的果香……
中秋佳节,我们开始吃团圆饭,好丰盛啊,有螃蟹、有鱼、有牛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美味佳肴,欣赏中秋晚会。
今年内天大家都那么开心,因为家人们都团聚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鸟的来历小学生作文篇2
“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今天一大早,外婆带着我跟她学包粽子。
只见外婆把三片芦叶交错叠在一起,用手一卷,就折成了一个漏斗,接着用勺子向漏斗里装入糯米,放了两粒红彤彤的枣子,最后把像宝剑似的芦叶一盖,再缠上线,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完了。
看着外婆不费吹灰之力就包好了一个粽子,我也笨手笨脚地把芦叶叠在一起,准备卷成一个小漏斗,可是我怎么也不能成功,外婆见了,说:“不对,不对,你应该左手拿着叠好的芦叶,右手将芦叶向内卷!”我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被我搞定了。接着,我把糯米小心翼翼地装入漏斗,可是刚装入的糯米就像断了线的珍珠,全部洒在了桌子上。原来漏斗的尖端——粽子的尖角出现了一个洞。外婆见了一边握住我的手,一边解释:“握住芦叶的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使芦叶松开。”在外婆手把手的指导下,糯米终于稳稳地在漏斗里了。
可刚一个问题解决完,另一个问题又迎面扑来——缠线。明明已经把粽子五花大绑了,可是一松手,粽子犹如天女散花一般,全撒了。“气死我了!”我生气地把芦叶扔在了桌子上。“小子,做任何事情不要着急,慢慢来!”外婆耐心地说。听了外婆的话,我暗暗鼓励自己:我还不相信一个男子汉会搞不定一个粽子?我努力使自己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外婆将线的一端咬在嘴里,右手拉直了线的另一端,然后线围着粽子缠上几圈,最后打上一个结结实实的结。我重新拿起芦叶,卷成一个小漏斗,眼疾手快地放入糯米和红枣,用多出的芦叶封住粽子,防止它再次散开,我缠了一圈又一圈,活生生地缠成了个木乃伊。“哈哈,大功告成!”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粽子终于包完了,我和外婆把粽子放入锅中蒸煮,一个半小时后,我拿着粽子,闻着它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不禁感慨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巧,不能蛮干啊!”
鸟的来历小学生作文篇3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都在包粽子,我家也在包,特别是我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
奶奶把粽叶放在已经煮开的开水中,烧上个几分钟。我问奶奶“为什么要把粽叶放在开水中煮?”奶奶说:“等一下,包起粽子来好包一些。”奶奶又把糯米浸在水中,浸好后,奶奶在糯米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搅拌均匀。糯米好了,该新鲜的'猪肉上场了,奶奶把猪肉一块一块切得特大,因为我最爱吃粽子里的肥肉。
材料准备好了,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桌子上,奶奶动手了,她把粽叶捥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底部放上一层糯米,在中间夹上一块肥肉,上面再铺上一层糯米,把多余下来的粽叶,盖上,再用线,一圈一圈的包紧再打上结,四只粽子为一串,奶奶一个小时不到就包了几十串。我看奶奶包得那么的轻松,自己也想包一个粽子,自己怎么包也包不好,奶奶在催我“快点,快点,要蒸粽子了。”我在奶奶催促下包好了一个粽子,这个粽子真是难看。哪能跟奶奶的相比呢!
开始蒸粽子了,奶奶把一个个粽子放在锅里煮。我烧火,我烧了个两个小时多,粽子虽然熟了,我烧得却像两红苹果似的,通红通红的。
粽子蒸好了,我开始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了,一揭盖,一阵一阵粽香争先恐后地扑鼻而来。我拿出自己包的粽子,虽然有些糯米露出了,但一吃,好难吃,但我把那只粽子吃了。因为那是我自己包的。
鸟的来历小学生作文篇4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鸟的来历小学生作文篇5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每当想起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这一首横扫千古的名篇大作,不禁心生感慨:重阳节又到了。老人高兴,儿女高兴,小孩也高兴,好一派喜庆气氛。
重阳节:节令名。阴历的九月十九,又叫重九。因为九是阳数,九月一个阳,九日一个阳,故名“重阳”,又叫敬老节,有登高的传统习俗。登高时,佩戴茱萸囊,据说可以避邪。
重阳节对於老人来说,是一个高兴的节日。老人门可以结伴,手握金菊,前去登高。可重阳节对一些特殊的老人来说,又有著不一般的意义,故历代文人墨客,对重阳节大加吟诵,各抒感慨!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内容描写重阳节的战地风光,借景抒情,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并从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自然观或宇宙观作了形象的诗的揭示,是富有深刻哲理意蕴的。而对於一些退役老军人来说,会勾起他们无限的回忆与遐想。抗战时期,他们是如此的风光,如此的英勇,充满了动力与奉献祖国的激情。可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重阳,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