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某一部影片中收获不少感想时,应当认真写好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可以使我们内心感悟很好的表达出来,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美援朝观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抗美援朝观后感篇1
最近突然对朝鲜战争感兴趣,就借鉴英语学习中的透析法,连续阅读了两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大书。第一本是《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第二本就是这本《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之所以称为大书,他们都是厚厚的700页+,都强调提供了对朝鲜战争的全景刻画。虽然囫囵吞枣了两部巨著,我依然觉得不具备资格谈朝鲜战争本身,所以只是简单对比一下两本书。
首先要注意,这两本书都不是所谓亲历者的全景记录,即回忆录格式。两个作者在朝鲜战争发生时,都只是中学生。他们都是后来通过查阅公开材料、走访亲历者、引用其他出版物从头编纂出来的专题历史巨著。这种著作能力着实令人钦佩和羡慕。
从这两本书来看,《未曾透露的真相》选择记述的事件更多,刻画的细节也更多,所以,对于大多数人如果只有时间读一本的话,我觉得《未曾透露的真相》更适合快速全景掌握朝鲜战争。
另外,《未曾透露的真相》从美国国内政治角度,态度更中立一点,或称政治判断视角更高一些。相对于《最寒冷的冬天》几乎将全部屎盆子都扣到了麦克阿瑟头上,《未曾透露的真相》对杜鲁门和艾奇逊也颇多微词和批判。(当然,我没仔细研究两个作者的党派背景,只是怀疑这种不同观点可能和此有关)
但是,《最寒冷的冬天》从写作上,用了更简洁有力的架构,这样就显得主线突出,脉络清晰。《最寒冷的冬天》对中方的评价用词更中立些,对中方的态度也更同情一点。
开始还疑惑作为战争巨著,书中写具体战争的笔墨太少,后来发现《未曾透露的真相》也是如此。尤其是朝鲜战争后期的战斗,也就是我们习惯上称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即便刻画双方的胶着,似乎也笔墨不多。以我小人之心揣测,朝鲜战争对美国人可能主要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最后,虽然耗费了大量时间集中阅读了这两本大书,我原来以为将要结束的话题并未到来,等着我打开的是《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观后感篇2
20日上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迎来一批_岁的“银发”老兵。
70年前,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今天,他们特地来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
“看了这个展览,我感觉又回到了战场。”92岁的吕长浩老人看到志愿军缴获的美制中型坦克活动地区分判图时分外激动,时任炮兵第二师3团指挥排长的他常常需要借助地图指挥打炮,“太熟悉了,这个展览非常真实,年轻人都应该来看看,不忘历史,缅怀英烈,奋发图强。”
坦克兵刘健老人在参观过程中“几次看不下去”,参加过朝鲜黄海北道涟川郡老秃山战斗的他感慨万千。
“我不敢回忆啊,牺牲太多了。”刘健说,“我们那时候武器装备不如人,步兵有一支旧枪就不错了,但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我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大国地位,凭借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毅力、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17岁入朝作战后拍摄的黑白照片、战胜新型冠状病毒后与医护人员互致军礼的照片、火神山医院出具的出院证明……与志愿军老兵张兆堂有关的4件物品在展览中展出。
站在展柜前,张兆堂老人拿出黑白照片原样展示给记者。“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相当于又打了一仗,这一仗,我又打胜了。”老人说,志愿军敢打必胜的信念一直烙印在自己身上,他住院时给军队的白衣战士们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也是为了和他们相互鼓励。
“不论是70年前还是现在,我们的人民军队在任何时候都敢打硬仗。”张兆堂说。
看着朝鲜李大娘与志愿军战士张喜武拥抱辞别的照片,志愿军老战士孙秀德想起了入朝作战第3天遇见的一位朝鲜老妈妈。
“当时部队在露营,我和两名战友看见一栋房子就想去借宿,到了门口发现里面就住着一位朝鲜老妈妈,我们语言不通只能给她比划我们的意思,她没等我们比划完就一抬手把我们拢进屋子里了。”92岁的孙秀德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回忆那位朝鲜老妈妈给他们打洗脸水、趁他们熟睡给他们盖大棉被、走时给他们的水壶灌满开水等细节犹如场景再现。
“我看到我们的炊事员拿菜刀抓过俘虏,文工团员用小提琴抓过俘虏。”时任38军后勤部审计员的孙秀德说,当时志愿军在战场上就是想尽全力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
在一幅作战图片前,炮兵第八师作战参谋张汉杰久久驻足。“那时我们吃不饱宁可挨饿、渴了就吃把雪,甚至还在零下25摄氏度穿着单衣打过仗,但我们还是为了国家勇敢战斗。”
“我怀念我的老战友们,他们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为国牺牲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张汉杰老人声音哽咽。
老兵永恒——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抗美援朝观后感篇3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们追求和平,可是战争却每一天都在发生,小到同学之间的分歧,邻居间的争吵;大到将一亿人送入天堂的二战,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朝鲜爆发的战争,主角就是中国和美国。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枪口;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愿军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时刻支援他们:
在前线,朝鲜人民顶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拿起斧头,木棒,甚至菜刀冲向联军,保卫祖国;在祖国的东北,无数人民,志愿军家属在家里做炒面,支援志愿军。志愿军四十二军就是从我们齐齐哈尔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队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军,这样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是啊,谁喜欢战争?其实在朝鲜战争中,谁也没有获胜,双方都因为这场战争让无数家庭破碎,让无数人留下伤疤,谁都不想要战争,但战争却一定要发生。
长大以后,我一要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才能有美好的人间。到现在为止,叙利亚问题还没有解决,美国的军队,还在世界各地“捣乱”,各种核武器还在秘密研发,来往的船只还在忍受海盗的劫持。虽然战争的利益像一座金山,但不要忘记,金山是无数人的生命堆积成的,生命越多,金山才会越高。我们更不要忘记五星红旗就是无数解放军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不要让它,让中国在染上鲜血。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这是七十亿地球人共同的心愿!
抗美援朝观后感篇4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同时,国内开展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热度。
广大青年学生纷纷报名参加志愿军和各种军事干部学校。他们还走上街头,以活报剧、快板剧等形势,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侵略行径,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道理家喻户晓。工农群众努力增产,支援前线。各界人民群众还开展了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共捐献战斗机3710架以上,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战斗。抗美援朝运动既保证了前线的军事行动胜利,又促进了国内政权建设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2)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