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另老师们满意的作文呢,想要记录下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写作文就是个不错的方式,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清明作文1000字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清明作文1000字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间过得真快,再记起这诗时,又到了清明。那个令所有人都沉默的节日……
一大早,我和父亲就坐在颠簸的车上了。望着来来往往的汽车,让我感受到了这几年的时光匆匆,几位亲人也时光匆匆。看着阴沉沉的天气,不禁难过起来了。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她把地上黄色的纸钱和一些元宝拿起来,放在了我的手上,接着父亲和叔叔拿起了两把锄子,一把耙子,一把镰刀缓缓的地山上走去。
上了山,我们艰难地走在崎岖的小路上,感受这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望这成片的竹林,吸收这新鲜的空气。听着悦耳的鸟叫声,知道春天来了……俯下身,一棵棵笋宝宝在向我招手,我惊喜的叫了起来,叫父亲赶快来挖笋,父亲闻讯而来,对我笑了笑说∶“这是人家的山,我们不能挖。”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之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到了我的太爷爷的坟那儿。
只见父亲和叔叔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和镰刀在太爷爷的坟墓上快速地清除着杂草,那动作利落而干净。经这么一打扫,跟我们刚来时的样子完全焕然一新。我的任务呢,只要睁大眼睛去找笋。突然,我觉得自己踩到了一个很尖的东西,俯下头来才发现是一颗露出地面只有三分之一的笋,我像看到了宝了一样,高兴的欢呼了起来。
父亲立刻用锄头把笋周围的泥土弄走。然后轻轻地把笋拿了出来。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真大呀”。接下来,父亲三两下就把那个笋的竹根给拔了出来。我在一旁对这个行为很不理解,于是我就去问父亲:“笋是竹子的幼苗,拔掉它不是就不能长竹子了吗?”父亲笑了笑说这是习俗,坟墓上是不能长笋的,他也不懂。我这才恍然大悟。之后,我们又找到了几棵笋。最后,父亲拿那些纸钱和元宝烧了起来,让我磕头,还让我嘴里要念叨,我想,这也是习俗吧。看着这漫天飞舞的灰,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哭出来。正当父亲和叔叔在磕头时,我已经筋疲力尽地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我突然发现虽然这满山都是绿色,但仔细一看,还是会发现在嫩绿的小草中,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无名小果和小花。它们只默默无闻地开在石缝里,山溪边,人的脚下……但如果春天没有他们的话,世界将很孤单,只会有一种颜色。离开了太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向另一个亲人走去……虽然我们的脚已经很酸了,但前往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过,思念亲人的心也从未停止过。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肚子也已经在叫了,我们背着笋满载而归。
吃完了饭,我们就回家了。虽然时间是这么短暂,但今天的时光我会永远记着的,永远埋在心里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作文1000字篇2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清明作文1000字篇3
清明节,不禁忆起了我的相思。一切都是断魂!一切故事犹新!
小时候,真不知清明节是干啥来的?自己还没会走路就跟着大人们到坟墓里祭奠太公太婆什么的,在家乡,如其说祭奠,用家乡的土话还不如说是分太公肉吃。在南方山坡丘陵的,哪有什么公墓,墓地只有一堆土。在家乡,土堆墓随处可见,不论是外头的还是本地的,简单一句话,只要死的,在谁的山地埋都可以。所以每至清明,墓地总不免长起密密的草根来,墓在我们这里人们常称它为草坟。辈份较高的死人,往往要一族人去拜。(我们土话把祭奠称拜山,简称拜。)例如说太太公,太公等。
拜山其实就是拿把锄头与刀把草坟修理干净。然后捧上鸡公,有钱的就烧猪,没钱就猪肉。加饭茶等。最后烧香蜡烛放鞭炮轰天雷等,这样一个山就拜完了。不过就是不惯祭花。若说公家,也就是说拜太公等,因为当太公子孙后代多,往往要凑钱一起拜的。在这里有个习俗,要是拿一年谁家新添个小人儿,谁就要主持凑钱管理清明关于拜山的事,如买鸡猪啊香宝蜡烛鞭炮等,还要在自家搞好然后奉神,最后再分配一个个担子到各个地方的草坟里,一拜就得兼并拜几个,分好主。若全村没有添儿子的呢,就新添女儿家的主持事物。
在草坟一切修理好了,拜上几拜。我们拿饭去的,就要拿出来放在平平的坟地上,并揭开盖子。大人们常对我们说,如果拿有饭来不拿出供奉,孩子就会读书不聪明,我总记得这个。当拜完之后,负责担担的人就叫人切肉。然后分成一小盘一小盘的,
然而我们就只在一旁用小刀削筷子。很快就可以享受这墓中之餐了,人们说这是“太公分的龙肉”其实就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猪肉。我们通常八个人做在一起,其中餐盘还有一点炒得脆香香的花生。所以到清明,总有许多人咳嗽。若是晴天,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