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书心得6篇

时间:2023-02-07 作者:Iraqis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在写作方面是没有太多局限性的,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事情的发展过程就好了,当大家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余华《活着》读书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6篇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篇1

周日晚上,我花了3个多小时,一口气读了一本爸爸的小说——《活着》。

合上书以后,我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想哭却哭不出,说他们可怜但好像又不可怜。

余华是在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看似悲惨的一生。地主家儿子福贵好嫖、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在还债路上又被抓去当兵,误当成了国民党。几年战争后,死里逃生,逃出来回到家,发现父亲已经死了。接下来女儿因发烧耽误医治也变成哑巴了,原本好好的一个家变得支离破碎。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风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还有外孙苦根也相继遭遇不幸,这一大家子最后就剩福贵一个人了,最终跟老牛相依偎。

以多数人的想法看来,他最后的命运一定不是疯就是自杀。可福贵依然乐观地活着,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也是全书的亮点所在——活着就有希望。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本应是余华在讲述福贵的故事,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可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让人觉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书中的我,在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坦然。

家人一个接一个相继去世,富贵被一次次的打击,这里面,不仅有活着的真正道理,还有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他没有抱怨、仇恨,而是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抱着乐观的态度活着,这才是“活着”的真理。

活着本身就很艰难,延读生命就得艰难地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了。

活着,就够了。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篇2

我最早接触《活着》这部作品的,是通过葛优和巩俐演的电影版,那时候是初中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放的,作为背景来了解旧社会的生活。再后来就是余华的原著和后来出的电视版,我都一一看过,感触更加加深。

第一次看电影版的时候我对剧中主人翁富贵的一系列悲惨遭遇给予的只是同情,而引发我更深思考的是度原著的时候。文字的力量总是比荧幕要来得更有冲击力。那鲜红的封面首先就给了我很深的视觉冲击。作为旧社会的一个地主少爷,从一开始的嗜赌如命,败光家业到后来父亲被活活气死,母亲患病去世,再是儿子、女儿跟妻子的相继离去,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陪伴富贵走剩下的人生。痛失亲人,一无所有,这就是主人翁富贵最后的结局。读余华的文字,总是很煽情,总叫人动情落泪。依然记得家珍在弥留之际对富贵说的那句“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看见你们”让我感触颇深。其实说实话,如果我在这世界上一无所有,我也不会怕死亡。可是当我有了亲人,谁也没有面对死亡的勇气,都怕剩下来的人会孤独,会思念,会有无尽的痛苦。一个原本完好的家庭,原本残留的一丝温存,都一一随着身边亲人的离去被死亡这恶魔撕扯得粉碎。如果我是富贵,我不会再有跟老牛一起苟活下来的勇气,绝对没有,这种打击并不是常人所能接受的,可是作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麻木殆尽的主人翁,一个身心俱被旧社会那剧毒的汁液所吞噬掉感知的主人翁。不过,唯一可喜的是,富贵在这些致命的摧残面前没有放弃生的念头,他还是活下来了。尽管心如刀绞,尽管行尸走肉,也敌不过一丝对活着的坚持,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活着?这才是我们更值得去用心体会的。虽然活着并不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但起码我们有别人没有的活的权利,纵然艰苦,纵然崎岖,但也得咬牙坚持。活着,有心跳,总是好的。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篇3

?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福贵的老农民的故事。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曲折坎坷,从高贵的小地主到破落的老农民,从兴旺的六口之家到孤家寡人,从赌嫖娼无恶不作到赶着老黄牛默默耕地,他的一生不可谓不精彩。曾经的他风光一时,“穿着白色的丝绸衣衫,头发抹得光滑透亮……一副有钱人的样子。”整天往妓院跑,往赌场钻,把光耀祖宗的事留给儿子做,戏弄丈人、嘲讽妻子、顶撞爹娘,完全就是一个小恶霸的形象;结果一次赌场失利,把家产全部输光,一百多亩地一夜之间成了别人的资产,父亲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倒在了粪缸边上,妻子也被丈人带走了,可怜的母亲一辈子没有干过粗活,现在也只好拿起锄头下地干活,结果累病了,躺在了床上。福贵上街买药,却被抓去当壮丁,整天在炮弹中穿梭,寻找大饼充饥,两年后才得以回到家乡,家乡此时已物是人非,但善良的妻子仍在家中等他,辛苦照顾两个孩子和一个瘫痪的老人。后来儿子上小学,却因为抽血救县长老婆时失血过多而死,福贵和妻子接二连三的倒下,这个家已经衰败不堪,只靠两人硬撑着。可怜的大女儿是个哑巴,但是有个好命,嫁了个好人,但生孩子的时候因为医疗条件不够死了,留下了儿子苦根,家珍也因为劳累过度死了,女婿也因为意外事故死了,而唯一相依为命的苦根却吃豆子噎死了,整个家就像在一夜之间被飓风扫过,只留下了福贵一个人和一头名叫福贵的牛。

读完这本书我开始认为作者余华有些残忍,他把所有的不幸都让福贵一个人承受,但是面对那些常人无法接受的事实,福贵他毅然坚持活着,经历了种种磨难的他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对自己的过去可以冷静的回忆与论述,这需要一种勇气,他的坚持,他的忍受,只为活着。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篇4

鲁迅曾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的确,人活着不可能是为了吃饭,但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或许这本《活着》能给予我们答案。

比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相比,余华笔下的主人公——福贵,却拥有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一生。可以说,他人生的道路上注定是崎岖不平的。

读完这本书,让热泪盈眶的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形容福贵。说他不幸,他又度过了这个孤独凄凉的黑夜,坚强地活了下来;说他幸运,他又失去了他所有至亲的家人,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比他还大的老牛,孤苦伶仃地走在田野上。人生就是这样,当你觉得苦的不行之时,你摔倒了,你以为会有人来扶你吗?不会的,身的石子会硌得你更疼,但它也只是告诉你,你还活着。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二喜死时的画面。二喜在这本书中也是一个善良淳朴的人,当家里的人都相继死亡,最后只剩下福贵、二喜和苦根时,二喜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开销。但是徐家的人都命苦啊!二喜也逃不过这命运的捉弄。那天他在工地上搬水泥板,但不巧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块水泥板突然向二喜砸去,当二喜感到死亡降临时,大喊一声:“苦根!”多么伟大的父爱呀!可是最后,二喜还是被夹在了两块水泥板之中,血肉模糊。

余华虽然是真的残忍,但是他也十分的智慧。他用精妙的语言将场面的描写的淋漓尽致,并且加上了十分戏剧性的一幕。当二喜临死前还在呼喊自己的儿子苦根时,正在不远处玩石子的苦根,转过头应着说:“诶,谁喊我?”见许久没人搭理,便继续玩手中的石子。当有人告诉苦根你爹死了,苦根头也没抬地回答说:“哦,我知道了!”说完便继续玩石子。年仅四岁的苦根,甚至都不明白死亡的意义,可是他的父亲却已经死了。

我读到这,眼泪哗哗的流了一地。我甚至有些埋怨余华,他为什么要这么狠心?但是,可能这就是徐家人的宿命吧。当年老的福贵带着他的外孙子苦跟去村西头认坟时,一边指着坟墓一边说:“这是你娘的,这是你舅舅的,这是你姥姥的。”突然,苦根指着一座坟说:“这是我爹的。”月光

...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