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了新的感悟时,就可以写一写心得体会,为了记忆深刻,小伙伴们都需要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讲道德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讲道德的心得体会篇1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提出讲道德、有品行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无论是针对党的组织建设还是针对社会建设都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如何做到讲道德、有品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
一、 就是做人要实,对党忠诚。
对于党员来说,就是要忠诚老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一要做老实人。共产党人做老实人,就是要忠实地面对党、面对组织、面对人民、面对同志。二要说老实话。说老实话,就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错误不隐瞒,坚持真理、尊重事实,切实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三要干老实事。广大党员要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为要、以民生为大,对工作尽力,对岗位尽责,对事业尽心,崇实干、用实劲、求实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
二、 从小事做起,培养优良作风
党员的作风养成,要从日常处着手,从点滴中做起,从小事上破题,从细节上加分。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立德、修德、践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守住做人、处事、交友的底线。
三、公私分明,树立正确价值观、权力观
要做到严以用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源头上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权力观,切实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权和法的关系,时刻要对手中的权力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为民用权。
讲道德的心得体会篇2
行:就是道德品行。《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孔颖达 疏: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德行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落实德行教育任务,确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乃至世界和平的睿智之举。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延续,才有幸福的生活。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行教育活动,针对我们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思想单纯,我在班里实行了以身作则教学生,身教重于言教的活动。有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曾经都抱怨过这些学生怎么这么不听话,不讲卫生,自私等等,孰不知孩子们都是从父母老师那里学来的,你叫孩子们看到地上有纸屑要捡起来,你自己做到了没有?你教孩子们要有礼貌,你是否对他有礼貌?我们都做不到的事,凭什么让孩子们做到?要想让孩子们怎样做,我们自己就该先做到,孩子们才能学到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我从本学期一开始,每天早早的到校,打开教室门以后,我就在班里,整理一下桌椅板凳,把它们扶正对齐,然后拿扫帚把地扫一下,这时候就陆陆续续有同学到了,我指挥他们把书包放好以后,像老师一样扫地,等大家把卫生打扫好,学生基本也到齐了,这时候利用课前,大力表扬打扫卫生的同学,几天以后,不用我再说,早到的同学都能主动的打扫卫生了。
一个好作风,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教师的督促应当是经常的。我认为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发现孩子出现不好行为习惯时,往往采取的方式就是直接告诉他做
错了,应该怎样做,再继续发现时,还会问他是否忘了老师说的话了,怎么就改不掉呢之类的话,但现在想一想,觉得是自己的观念不正确,总是习惯性的强迫孩子改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耐心的帮助他懂得并改掉。原来督促非常重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如果这样做,孩子一定会易于接受并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的。我们班的魏涵予,中午午托不回家,家长怕孩子吃不好,买了一些零食放在午托班,她总是偷偷的带到学校,不仅吃零食,而且把废纸、袋子就随地乱扔,我批评了一次,下次,她就把杂物扔到抽斗里,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我没有立即批评她,而是找她谈话,告诉她这样做的坏处,经过一段时间,现在她的周围也和大家的一样干净整齐。
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本性虽然都是善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每个人的禀性和习性不同。如果不从小教育,就会随着种种不同环境的熏习,养成了他的习性,进而影响他的一生。从历史可以证明,好的学习环境足以教育成为贤圣之人。相对地,污浊的环境也会腐蚀人心,破坏人的本质,小者影响其一生与家庭,大者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国家安定。若因此而背离本善的心性,茫茫一生,如同废弃自己一般,甚是可惜!
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切地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其最根本乃是培养德行,次才是知识技能。故,让孩子们保持本善之心,常存善念、常做善行,进而培育其诚意、正心、修身的大根大本,这才是真正教育化人的目的。
古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凡事能谨慎于开始,就能免于日后的忧患,教育孩子更是如此。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善心易导、善行易养。所以,我们要把握先入为主的原则,把最好的经典在此时,教导他诵读、进而熟读、牢记不忘。如果不予经典教育,孩子一样会起妄想、妄念,易受环境污染,尤其是不法的网络、不良的电视节目,染其心智更加严重。若空过这段黄金时光,待其长大,就很难接受这种经典教育了。所以,在这一段还算是的黄金阶段,我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了尊老孝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讲道德的心得体会篇3
新春佳节已经过去,但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推出的“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让却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意义深远。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清正勤俭、务实诚信、求学上进等优良的传统家风家训能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习惯于将国家、家国并称,正如《礼记·大学》中提到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是有识之士所遵从的信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风可以说是党风、政风、国风之基础,正所谓“家风正则国风正,家风廉则政风廉”,家风、党风、政风、国风又能互相影响,而干部群体的家风状况,从某种意义上更是直接关乎党风、政风的'好坏。老一辈革命家以无私奉献、追求真理、光明磊落、艰苦朴素的精神作为家风传承,为新中国打下良好的党风、政风、国风基础。而当今社会,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之风气在社会蔓延。虽然我们也提倡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树家风之传统却已逐渐被人淡忘,特别是一些官员由于家风不正,造成所谓“官二代”的“拼爹”事件,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
如今中央“八项规定”扎实推行,党风、政风新风迎面,有网友评价:“干部离特权远了,离群众近了,党风为之一变;机关里花架子少了,干实事多了,政风为之一变;奢侈浪费少了,勤俭节约多了,民风也为之一变”。“家风”话题的热议,正是全社会重拾传统家风文化,促进我党党风、政风、国风进一步改善的好时机。树立良好家风,干部群体应一马当先。党员干部最应严治家风,其家风状况,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党员干部能否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也反应其管理能力以及能否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树立良好家风,应率先垂范,严肃家规。党员干部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纪国法,努力做到敬业奉献,勤俭节约,孝老爱亲,树立榜样力量,以行动影响家庭每一个人。同时要严格约束家庭成员,建立明确的家庭道德准绳,杜绝以权谋私,把好原则关,杜绝特权思想的渗透。
树立良好家风,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