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就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的,心得体会的格式要求不多,但是里面的观点要明确,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得体会社区参观8篇,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社区参观篇1
为了拓宽思路,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20——年5月15日,我们在民政局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利水社区工作。在参观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利水社区在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走进服务大厅,大家立即被墙上所写的字句所营造的温暖氛围所包容,保健社区创建以“一个中心、八个工作室、九个服务站”为主要内容的精品社区。一个中心即:社区社会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八个工作室即:党务工作室、电子信息报刊杂志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社区办公室、社区议事室、社区档案室、社区警卫室、书画室。九个服务站即:教育培训站、文化活动站、体育活动站、少儿活动站、家政服务站、法律援助民事调解站、社区救助站、社区医疗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党务接待、家政料理、心理咨询、医疗救助、法律援助、文体健身、居家养老、青少年社会教育等十多项系列服务,不出街道就能办理包括民政、社保、卫生、教育、城管等22个部门的64项社会事务审批业务。保健社区的主任带领大家一一参观并讲解,大家都觉得制度化的管理方法、人性化的服务手段、网络化的服务平台、科学化的服务配置,给居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效率。通过一上午的学习参观,我们社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先做好“服务居民“的工作,再凝聚民心,旺盛人气,培育社区文化的亮点,打造一系列特色的活动品牌,充分展示我们军安家园社区在文化生活层面上的魅力。
心得体会社区参观篇2
今天参观了董岭社区,村支书介绍了“三变”改革的前前后后,也进行了互动交流。
学习的目的是借鉴,所以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成功的结果,而是分析成功的原因,研究可复制的价值。
土地流转的前提是农民愿意流转,愿意流转的前提是就业能解决、收入有保障可预期。
董岭社区土地流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村支书是个致富带头人,种了两百多亩核桃比较成功,支书用自己的成功说服了村民,村民愿意流转土地种核桃。这是可以复制的方面,那么不可复制的地方又在哪里?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就业能解决、收入有保障可预期。董岭村和白鹿原影视城距离仅仅几百米,解决就业还不容易?
但不是每一个农村都有白鹿原影视城这样独特的优势,也不是每个农村都能像董岭村一样把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解决了。所以我的提问主要围绕核桃种植业,两千多亩的规模年收入是多少,能解决多少农民的就业问题,核桃有没有进行深加工等。由于有记者朋友提示每一个“记者”朋友只能提一个问题,我已经三个了,所以只能识趣地收场了,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没有收场。
“三变”改革怎么改?不能盲目,首先要创造“三变”改革的条件,那就是培养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有以下作用,一是种植业致富的引领示范;二是致富带头人的产业能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三是致富带头人具有壮大产业的资金、管理经营、市场视野等条件;四是致富带头人能解决农民流转土地的其它疑虑。
种植业必须深加工,比如把核桃加工成核桃油,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收入分配要素,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能把没有白鹿原影城解决就业和收入的短板补上。同时,一定要打造农产品品牌,一方面可以扩大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彻底改变农产品依靠成本定价的局面,让更多的因素如质量、信誉等更多地参与定价,进而参与利润分配,提高收入。
这个社会不缺好的制度设计,缺的是把制度落到实处;也不缺设计制度的人,缺的是很好的致富带头人。此外,制度、利益分配需要设计,还需要利益博弈,所以不要把功夫下在设计制度上,当务之急是培养致富带头人。土地流转不可能一次完成,也要星火燎原,这个星火需要致富带头人,否则很难发展成燎原之势。
心得体会社区参观篇3
20xx年4月12日在学府街党工委的精心安排下,在俞书记、苏书记等的带领下,学府街道14个社区的主任、专职党务共同到和平区的文化村社区、大都会社区,河西区的谊景村社区、龙江里社区参观学习先进社区的创新经验和做法。通过交流沟通,深感社区工作的责任重大,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还有很多。
一、信息化建设助推社区管理水平
谊景村的电子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我触动很大。该社区充分发挥“2+x”工作模式,结合信息化网络资源管理,利用数字化平台和“五位一体”管理方式精确提高了对辖区群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各种社区信息的及时更新收发,各类社区档案的电子化存储和调运,切实做到了“四知四清四掌握”的电子化运用和全面灵活掌握。网格化的管理和运行已经远远走在龙兴里社区的前面,我倍感落后的差距如此之大。入户走访才是社区工作人员的主要内容,在现有社区人员分工基础之上,进行全面的岗位间互学互帮,深入“2+x”模式和“三化建设“的开展,做好贴切为民服务的本职工作。
二、把服务做精做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1.文化村的为老服务为其特色工作。社区建有近500平米老年活动场地,配有健身器材休闲室、订有老年报刊杂志,电子阅览室、图书室、配有老年食堂、聊天室。围绕活跃社区老年人生活的目标,结合社区居民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体现在:1、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落实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整合社区优势资源,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3、开展老年维权活动,保障老有所依、老有所为。现在社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锻炼、购物、用餐、参加文娱活动。龙兴里社区要根据其社区居民高知高龄的特点,以“为老管理服务”为重点,积极深化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努力为老年居民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谊景村的“1+1+1”助老服务为其特色工作。多年来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奉献爱心互帮互助关爱老人”为主题,深化开展“1+1+1”社区志愿助老服务活动,通过一个志愿者+一个好邻居+帮扶对象的方式,为社区空巢、独居、困难老人就近便捷的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安全维护、权益保护等六大类服务,切实解决了老人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让老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形成了敬老爱老助老的新风尚。
三、把社区当成“家”来管理,提升服务理念。
无论是谊景村社区还是龙江里社区,他们都把居委会当家一样建设管理和维护。真正体现“社区是我家,维护靠大家“的理念。具体工作中要做到:1.在建家过程中居委会要倾听居民意见建议,做到民需我干。2.充分发挥居民之家中每个房间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依托社团组织进行管理,形成居委会和社团组织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3.居民之家由社区居民来当。这是党和政府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活动的地方,应该由居民当家作主。4.居委会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从心底认这个家,让这个家成为一个聚人气,暖人心的大“家”。5.一个家的建立,需要维护、需要经营、需要社区全体居民的爱护。社区居民把这个家当做自己的小家来爱护。在这里“建家、管家、当家、认家、爱家”成为这里的服务理念。
四、小区域大党建谱写融合发展新篇章
所谓“小区域”就是在社区管辖范围内,打破常规行政区域设置,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牵头协调,由社区党委负责组织,各社区支部书记抓落实,整合辖区单位部门、企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