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心得体会是会给人灵魂以震撼的,要想给更多人启发,就必须认真对待心得体会的写作,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日》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红日》的心得体会篇1
读红色经典,品味抗战精华。我抱着对全国解放前的想象与向往,读了这本倾注了作者吴强大半生心血的《红日》,结果让我心中的那股热情与激情愈加强烈起来,让我愈加对那些为了抗战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产生了尊敬与敬佩之情。
初读书题,我我甚至以为这本书是介绍火红太阳的,但读完全书,再经我细细品味后发现,这“红日”指的应该是战士心中的太阳,也就是对新中国的向往和对好日子的憧憬。那股力量促使这战士们发出了更加强烈的能量去战斗。这本书主要叙述了孟良崮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尾,为我们描绘出了许许多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如秦守本、张华峰、沈振新、梁波、杨军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心中的“红日”。在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杨军,他是一名真正的抗战英雄,为了抗战可以抛弃儿女私情,为了抗战可以舍弃生命,是我心中最美的“红日”。
战斗场面的描写是我对这本书最喜爱的一点,或许是男孩的天性吧,每一看到那激烈又紧张的战斗描写时,我就有种说不出的激情。从字里行间,我也体会出了作者也有同样的感受吧。看着战士在书中出生入死,义无反顾地战斗,我也真想身临其境,成为和他们一样的战士,奋勇杀敌。我已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它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了我,让我越发感受到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及革命英雄的光荣伟业。啊,向革命英雄致敬!我望了望胸前的红领巾,那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啊,那是他们革命的标志,努力的方向,心中的终点,他们如此浴血奋战,就是为了理想的新中国,为他们的后代谋福祉。红领巾的担子重啊,这是一份期望,一份信任,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心中所望,是我们少先队员的警钟啊!啊,向革命英雄致敬!鲜艳的五星红旗,已从战士们的手中传给了我们新一代接班人,他们光辉的历史,也将永久的刻在我们的心中。当然,那一缕红日,那红日的万丈光芒,也将永远地闪烁,照耀下去!
《红日》的心得体会篇2
?红日》这部小说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华东野战军与国民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1946年底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嫡系王牌部队,国民五大主力部队的第一主力,号称“天之骄子”。发起了涟水战役攻占涟水,与华东野战军交锋。华东野战军的一支“常胜英雄军”沈丁部队在涟水与敌主力部队二次交锋后,实行战略后撤,退到山东,休整训练。当时,国民集中兵力,企图压逼解放军在沂蒙山区决战,妄想消灭华东野战军。沈丁部队在莱芜西北的吐丝口地区,配合友邻部队,包围敌军。在莱芜战役中,消灭了国民军队五万多人,活捉了敌军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国民在各个战场上连吃败仗,途穷计拙。1947年4月,张灵甫又以所率领的74师王牌军作为核心和中坚,再一次向沂蒙山区的华东野战军大举进攻。华东野战军把这股敌人逼进沂蒙山区的孟良崮一带全面包围了敌人。沈丁部队配合兄弟部队围歼在孟良崮一带的国民74师。国民的外围后援部队,冒死向解放军阻击部队冲击,企图救出陷于绝境的74师,都被华东野战军打退。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华东野战军英勇的战士们,攻上了孟良崮高峰,把躲藏在山洞里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他的残兵败卒,统统歼灭。华东野战军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经过了无数战士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本书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中华大地上有多少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在茫茫黑夜追求马列主义真理,高擎起革命的火把。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们出生入死、视死如归。是他们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关键时刻舍身为民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永垂不朽。我们生活在今天幸福的时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为祖国明天建设的更好做出贡献。
《红日》的心得体会篇3
今天我读了《红日》这部红色经典,作者吴强以解放战争时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华东野战军与国民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涟水战斗,描写的是1946年秋末冬初人民解放军沈振新军守涟水城,国民王牌军74师进攻连水城,人民解放军经过苦战以后,撤出阵地,北上山东的故事。
吐丝口、孟良崮两次战斗,描写的是1947年2月至5月17日,蒋介石为一举全歼山东解放军,调集汤恩伯兵团20余万人,以张灵甫74师为前锋由南向北齐头并进,又命令济南的李仙洲兵团由北向南推至莱芜、新泰一线,企图南北夹击我军。华野解放军陈毅、粟裕两位司令员决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线阻击,大部队则围歼李仙洲部,著名的莱芜战役打响。莱芜5万敌军企图向吐丝口方向突围。沈振新率部飞兵攻占吐丝口,截断敌军退路,全歼李仙洲兵团。蒋军不甘失败又以张灵甫为先锋,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华野于沂蒙山区。陈毅、粟裕两位司令员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围歼74师,张灵甫却不顾死活,占据孟良崮,妄图以中心开花、四壁合围的战法置我军于死地,两军72万人在小小的孟良崮山区激战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后,沈振新部从山后小路攻入孟良崮主峰,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无路可走便自杀身亡的故事。
本书犹如一幅气壮山河的画,又像一首气势磅礴的歌。吴强老先生把人物写得正直,把一幅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仿佛看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中华大地上有多少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安宁和和平而光荣牺牲,他们总是赴汤蹈火的与可恶的敌人搏斗,用他们宝贵的生命,保卫人民的利益。烈士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永垂不朽,一代一代的传送下去。我们今天幸福的时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搏斗的精神换来的,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
这本书很好看,吴强老先生成功的塑造了沈振新、刘胜、石东根、秦守本、黎青、张老大娘等善于指挥的高级军事领导到英勇善战的普通战士和热情善良的人民群众,我想:如果没有他们的不怕牺牲,团结一致,对敌人无比的恨,对人们的无限爱,就不可能消灭74师,也就不可能扭转山东战场的局面,我们要感谢他们,向他们学习,努力学习本领,做一个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红日》的心得体会篇4
读完《红日》这本书,我心中有一丝悲凉的感觉.
?红日》讲述了共产华东野战军与国民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1946年底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嫡系王牌部队,国民五大主力部队的第一主力,号称天之骄子.发起了涟水战役攻占涟水,与华东野战军交锋.华东野战军的一支常胜英雄军沈丁部队在涟水与敌主力部队二次交锋后,实行战略后撤,退到山东,休整训练.国民企图压逼解放军在沂蒙山区决战,妄想消灭华东野战军.沈丁部队在莱芜西北的吐丝口地区,配合友邻部队,包围敌军.在莱芜战役中,消灭了国民军队五万多人,活捉了敌军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