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就是让我们用“心”去体会所做的事情,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我们要先发表自己的感想,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岗位与责任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岗位与责任心得体会篇1
在认真研读了我的岗位职责后,深深感受到,在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之际,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用心做好细节,体现完美,细处着手,大处着眼。这将是成为我今后工作开展中始终要秉承的宗旨。在“团队创造价值”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我体会到一个真正合格的中层管理者,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为下属提供服务的“服务人员”,而不是所谓的“领导”。应该时刻惦记着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秉持“服务大于管理,氛围优于制度”的理念。要做到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践行者,引领者。其次要努力增强七种意识,强力提升个人素质:榜样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协调意识、教研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
今天我的岗位职责学习发言是对我的诸多岗位职责中的两项主要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基于岗位名称是课程管理室主任,那我首先要学习的是学校开展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应从三方面即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出发:首先,推进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发展。其次,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所以我在实施课程管理和加强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本学期所要研究实施的导学单教学模式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做到为学生的需要而教。
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我认为由先前我校提出的“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才华”提升到“为每个孩子积蓄成才力量”为此项工作的宗旨。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关切每一位学生的需要,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赏识每一位学生的进步。我们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两大类,六大板块且相对稳定的30多门拓展型课程的科目体系,同时“初中语文小雨点读写网”的系列拓展活动课程也已是作为我校的精品课程在全区被推广,因此,在新三年规划中,推进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做最好的自己”品牌课程,将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实施课程管理和加强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还须注意的是:一个是要紧紧盯住“课程标准”,关注教学流程,关注教学反思,要让教师把标准溶化于教学的全过程,并进而成为教师心中的耙子,手中的尺子,真正把标准落到实处。
二、课程评价
许多校本课程不属于知识类,应如何评价?没有合适的评价方案,校本课程的质量与发展如何保障?
我觉得过程评价是一种跟踪式的动态评价,它能发现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可以为校本课程的后续开发提供信息与建议。它评估的是课程的实际使用效果,教师和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感受者,就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评价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优点或缺点,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课程的实际使用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课程是否可后续发展等等。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反思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由我们课程管理室部门设计相关问卷或其他评价工具组织教师参与评价,由教师提供必要的评价信息。学生的评价则可包含:是否喜欢该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课程实施的哪些环节需要改进等等。评价方法可以是由学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自评,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访谈、座谈或问卷调查等。实施过程的评价能体现其过程性、动态性,更能因此获得过程中的评价信息。
第二个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即校本培训。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也是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质量兴校的方向和重点。例如建立“课堂视导”的教学研究制度,开展类似“课例研讨”的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常态教学研究活动,特别要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实践,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学工作
具体的工作细则我不一一罗列了,只是谈几点设想:
1、对于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长例会,将把“布置—接受工作”的单向被动接受形式变为“发现—分析—研讨—决策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的双向研讨模式,以“本体知识,专业技能”两大内容为主线,借多种形式开展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工作。
2、有效落实教研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备课组“2+1”教研制度。“2”就是坚持两项常规要求:一是组员分别总结反思前一周教学知识点的达成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本周补救措施。二是备课组成员轮流主备后一周的授课内容,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完善。“1”是每个备课组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搞一个小课题,提升研究水平。
教研组“一学科一经验”教研制度。相对备课组而言,教研组应该更多的研究本学科在本校实施教学的共性问题,提出一些基本要求,并加以落实,形成教研组共同的经验。例如我们英语教研组可以把“双情模式”教学中的实践成效整理一下,数学组可以把分层评价中的收获梳理成有效的经验等。
我相信,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去做,一定会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最后,回到我的———用心做好细节体现完美,我要提的是我所追求的细节,并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用心,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于新的岗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学习,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在做各位领导的帮助和提点,谢谢!
岗位与责任心得体会篇2
2012年1月按照组织的安排,我认真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的伟大、共产的力量、共产的风采。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通过观看学习,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新的理解。我清醒的认识到,共产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员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贫困山区教师赵世术和特战尖兵——刘珪的先进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民的好儿女》展现了一些具有显著代表性的共产员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震撼人心。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上鹿村的小学教师赵世术是坚守讲台20年的乡村教师,双腿残疾后靠妻子背送坚持教学12年,他以春蚕蜡烛般的师者大爱,照亮了山里娃的希望之路。赵世术同志一个的山区小学教师,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师,却有一种奋勇当先的拼搏精神,有一种不为名利所动的高贵品质,坚守艰辛清贫的工作岗位;有一是非曲直“不是我生,却与我更亲”的爱生之心;这些都江堰市源于他无私奉献于事业的坚定信念。通过观看学习赵世术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认为,赵世术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名基层员教师对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
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做起。在前进的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勇往直前,
不达目的暂不罢休。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特战尖兵——刘珪。刘珪是特种兵连的连长,在一次跳伞训练中,刘珪与第一次跳伞的战士陈波的降落伞缠绕在一起,如果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