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的时候,需要认真回顾事情发展的过程,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悟,就可以通过写心得的方式来记录,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看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心得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看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心得篇1
经过艰苦的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毫无疑问,当前防控工作也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我们相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最终会取得胜利。这种自信,来源于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力量——同心合力。
这种力量,来自于心怀天下、力挽狂澜的国士。84岁的老院士钟南山,在发出病毒“人传人”的警示,提出“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建议后,义无反顾地逆行赶往武汉最前线。前不久,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接受采访,视频中的他,率领100人的中医医疗队伍在武汉奋战了半个多月后,已然瘦脱了相。
这种力量,发自于勇往直前、舍身忘我的医疗工作者。疫情告急,武汉不是孤岛,湖北并非孤立无援,全国各地组成的医疗队以作战“兵团”的形式从四面八方奔赴武汉,19省区市驰援湖北16市,打响了疫情歼灭战。最难的时候我们并肩作战,等到口罩摘下的那一天,让我看见你的微笑,让我们分享胜利的喜悦。
这种力量,源自于自告奋勇、义无反顾的青春担当。“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90后’;后,我们‘90后’要保护大家。”一位奋战在一线的“90后”护士的这番话情真意切,收获无数点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四批赴武汉医疗队的136位队员中,“90后”将近一半。哪有天生的英雄,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穿上了一身战衣,便像前辈那样勇敢。
这种力量,也凝聚于各行各业的人们众志成城筑起的道道生命防线。城市里,社区工作人员周密防控,筛查潜在病源;乡村里,各级干部恪职尽守,密布层层防线;工地上,建设单位昼夜施工,为增加病房加班加点;厂房里,生产企业开足马力,为前线生产口罩和防护衣物一刻不闲;国内国外,爱心人士、海内外侨胞捐款捐物,调动一批批紧缺物资驰援前线……社会各界被广泛动员,亿万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
这种力量,我们在抗洪救灾时见过,在20抗击非典时见过,在汶川大地震时见过……中国人民迸发出磅礴伟力,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你身后有我,我身边有你”“再大的风雨,也只是插曲”,一首名叫《坚定希望》的歌曲,直击人心。任何大灾大难都挡不住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的步伐,一场灾难,更能凝聚起中国人民如钢似铁、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面对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有足够的理性,也有足够的信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看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心得篇2
我有幸错过了非典和埃博拉,但却没能躲过新型冠状病毒。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总有那么一群白衣天使,为我们的健康负重前行。
猝不及防,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感染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长着,这让人们不禁惶恐不断。几乎每一座城市都被限行,每一个小区都被限行。然而,在这种危机时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穿着大白褂,戴着医用口罩,冲在了疫情的最前线。
武汉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最多的地方。源源不断的从武汉走出来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感染了其他的地方,现在导致全国各省无一幸免。几乎所有计划外出的人都退了票,改了计划,待在家里生怕感染。但是啊,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们,都纷纷拿起了护士资格证医师资格证,对各地的售票员义无反顾地说:“我是医生,我是护士,我要赶往武汉,那里需要我!”每每看到这种视频,我都会默默的在心里祈求每位医护人员能够平安归来,希望新型冠状病毒那个调皮的小家伙能够识时务,早点消失。
也许医护人员的家人们才是最最担心最最难受的吧。当他们冲在最前线的时候,家人们都为他们深深捏了一把汗。我前些天看到了一个视频,讲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双双把自己奉献给了祖国。还有一个参加过非典救援的女医生,有丈夫有孩子,但左右摇摆之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因为担心丈夫不同意,先上车再补票的报了去武汉的名,在最后的节骨眼儿上才给丈夫写了封信。我难以想象他们的决心和毅力,我也难以想象他们穿着防护服面对患者时内心的忐忑与恐惧。
有这么一张照片,狭窄的病房里,四周都是白墙,只有一张病床,和一个小柜子,患者正输着液躺在病床上,一个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年轻的女医生坐在患者旁边,靠着墙,身边还有一个随时记录患者情况的报告。就这样,一直坐着,就这样一直陪着患者。当看到这张照片时,我的心都揪了起来。她是那么的年轻,明明其他同龄人这时不是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就是睡觉打游戏。而她却要在这孤零零的病房里守着患者,一步也不能离开。这不仅仅是孤独和寂寞的精神折磨,也是在和病毒打交道的身体折磨,稍不留神,说不定就被病毒感染了。
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这些白衣天使们,扛下了救人的重担,忍下了救人的艰辛和寂寞,陪伴了一批又一批的病人,照顾了一个又一个的患者。所以,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相信,我们的幸福生活一直都有人在守候,因为,白衣天使,一直都在!
看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心得篇3
冬日已至,春节已至,疫情也至……
从前,门庭若市,一出门便会碰着摩肩接踵的场面,参入敲锣打鼓的队伍里。如今,因为疫情,路上竟然不见一车,空荡荡的街道不禁让人打起一个个寒颤。
湖北疫情爆发后,便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如今,浙江,成为了第二个重灾区。
遵听钟南山院士的话:“春暖花开再动一动。”每天,我都会趴在窗子上,看向窗外——北风“呼呼”吹过,树叶没有一点翠色欲滴的样儿,花儿也不知在为谁低头哈腰。有时,火红的太阳便会当空照,使世界看起来充满活力些。
收听新闻是我每天的任务。我常常安适地坐在床上,打开手机,刷着有关疫情的新闻。或是打开电视,和家人共同收听各地疫情情况等。看着白衣天使们辛勤地付出,流下一滴又一滴汗水。我不禁紧皱眉头,抿住双唇,想要跳到他们跟前,拿出手帕,为一位位医护人员逝去他们额上那一粒粒晶莹的泪珠。但是,他们哪有时间?就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了……
其实,家,是温暖的港湾。被疫情袭击后,人们每日待在家中,除了医生与患者,每一个人都与亲人相处在一起。我们与家人一起喝着清新的茶水,吃着柔软的米饭,下一顿顿象棋,猜一次次谜底……每个未患病的家庭中,都充满了小脾气与次次欢笑,充满了过期零食与飘香的饭菜。
但同时,我也想到,那些患者的家庭却沉浸在痛苦与悲凉中。疫情如同一片广阔无垠的海,将他们隔离在海峡两岸;疫情如同一座险而高的山峰,将一个家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山头,另一部分却在山脚下;疫情如同一扇没有钥匙的门,将一个家庭隔离在门两侧。
这个假期,一个特别的春节。一日复一日,疫情并未好转,确诊病例愈增愈多,却也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些事——生命是无价之宝,亲情是上帝赐予的珍贵礼物。
看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心得篇4
这个年,所有人都过得异常艰难。病毒感染人数成十成百的上涨,病毒肆虐的侵蚀着神舟大地,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华夏大地,全部被疫情点亮。而此时此刻,正有一群人冲在疫情最前线,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17年前领军非典,17年后亦是如此。用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冲在最前线,与死神争夺生命;86岁高龄的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