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柏坡心得7篇

时间:2023-02-19 作者:Trick 心得体会

优秀的心得体会是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的,写好一篇心得体会能够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参观西柏坡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西柏坡心得7篇

参观西柏坡心得篇1

西柏坡是闻名全国的革命圣地,两个务必赶考精神在这里诞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为深入推进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19年6月20日至23日,农工党滨州市委组织骨干党员同志赴西柏坡,开展重温红色历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我有幸前往。所学所思,沁入内心;所感所悟,激励行动。

深学精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西柏坡,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从1947年起,中共中央移驻于此,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大政方针,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步入纪念馆,参观馆内历史陈列。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座座沙盘,生动展示了党中央在西柏坡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故事,有两个务必思想,更有铁一般的六条规定……这些要求,蕴含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革命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国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永不停顿,依靠群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神。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西柏坡之行,凝结赶考意识、以史鉴今,用一场政治寻根宣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从严治党的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律师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律师,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拥护基本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精髓,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律师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向而行,同时发力。

身体力行遵规守纪争做表率

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2012年12月4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到20天,习近平就召开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短短600多字的八项规定,对调研、会议、简报、出访、警卫、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提出具体要求,很多都是从小事抓起,从现实问题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由此起步,把规矩立起来、严起来。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久而久之,规矩才能深入人心,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使规范内化成人们的习惯。律师队伍是中国建立法治社会的一个中坚力量,应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律师的能动作用。坚持依法、规范、诚信执业的底线。不管官司输赢,律师都应该站在法律公正的角度上,让每个案件的委托人接受一次守法、尊法、敬法、畏法的教育。

知行合一增强本领担当作为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商业模式的发展,律师业务的分工也逐步细化。律师在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不断钻研、不断提升,才会使当事人感受到最优质的法律服务,也才能提升律师的竞争力、品牌效应,专业化才是律师的最终追求。短短几天的学习,让我感同身受,倍受鼓舞,我要把西柏坡参观学习在工作生活中转化为西柏坡精神,不忘初心,积极践行。

践行西柏坡精神,就是要弘扬主动作为的精神,紧紧围绕公正司法,积极思考,认真工作,努力为司法为民贡献力量。践行西柏坡精神,就是要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不断强化思想认识,把握服务需求,提高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律师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职能作用。践行西柏坡精神,就是要弘扬乐于奉献的精神,时刻以一名新时代律师的责任与使命鞭策自己,勉励自己,筑牢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6月2日,集团学习领导小组赴西柏坡参观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心灵上的净化,思想上的启迪,备受鼓舞,备感振奋,有很多收获和感慨。最主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赶考精神的意义

进入西柏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赶考二字,对我感触十分强烈。当年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入北平之际,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表示不学李自成,争取考出好成绩。毛主席提出的这一命题可谓意味深长!实际是提醒、告诚共产党人,能不能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能不能永远保持清醒、自我革命?能不能实现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取得全国政权的历史转变?能不能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管理好这个国家、管理好城市,搞好经济建设?能不能带领全国人民走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新长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由此联想到我们集团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历程,如今又将进入未来30年的新时代。未来30年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场新的考验?我们应该有赶考的信心和勇气,要不断提高我们的心灵品质,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不辜负这个时代,为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精英事业的大发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第二,凝聚团结的威力

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10个月的时间,就指挥了中外闻名的三大战役,消灭蒋介石军队150万,真是世界军事史上了不起的奇迹!从这里看出毛主席及他的团队这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和能量。更重要的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浴血奋战,艰难困苦,历经28年,这既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体现了万众一心这种势不可挡的气势!取得这么伟大的成绩,当然有很多积极因素。这与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正确指挥、英明决策有关系,也是党中央调动起广大农民积极性的必然结果。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分田到户,从而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老百姓把保家为地和保家卫国、个人利益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迸发出无限的能量。在淮海战役中,一个战士背后就有九个民工做后勤、做支持,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人民战争的力量多么强大!如果我们精英事业能做到关心每一位员工,能让每一位员工感到家的温暖,感到当家做主的自信,能够和我们上下同心,我想,任何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任何奇迹我们都能创造。人心齐、泰山移!天地万物一体!我们做领导、做高管的,都要思考和做到,怎么能够发自内心地爱护我们的员工,怎么能够使我们上下同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围绕一个目标、一个理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样,我们这股力量就一定势不可挡!

第三,物质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要素

精神、意志,尤其是心理品质的高低、人的因素是决定任何事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三大战役中,我们解放军从人数到武器装备都不如国民党强;党中央的指挥所,党中央各级领导人的工作环境,如此艰苦简陋,但依然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这充分体现了人的精神、意志、信仰、心灵品质、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三大战役、解放战争胜利的再一个决定因素,

...
《参观西柏坡心得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