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写体会,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要长篇大段地照抄照录,对于体会的写作,我们需要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感想表达出来,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生写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生写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1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能够参加20xx年xx月份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觉得非常的荣幸。自己先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是很了解,通过这二十多天的学习和交流,在听了几位名师们独到的见解和讲座,受益匪浅,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对自己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策略。尤其是听了李明军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分析之后,知道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对于问题频出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想就此浅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处在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的转折,像我校中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工,父母离异,家庭贫困,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而且是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感受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能平衡过去,最终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到:
(1)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一个和平,积极,温暖的学习环境,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
(2)在教学中,有效的使用“成功教育”原则。使学生从被动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使学生由自卑自弃走向自强与自信,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到学会,让学生今后用得上,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
学习态度。学好文化知识,长大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二、作为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是否健康,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通过这次培训,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知道了要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爱每位学生,从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对个别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也了解了一些解决策略。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他们会在教师的感召下,表现出兴趣,体验到愉悦,充分的展现自我,并表现出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教师也从而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目标。
(2)乐于为工作奉献,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与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善于调节自身对工作的倦怠。在面对学生时要关爱学生,真诚自然,多听少说,不要无故打断学生的话,站在学生立场,舍身处地了解学生。在面对同事时,要给予别人真诚的赞美,重视互动关系,弹性处理问题,控制与疏导情绪。
(4)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为提高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奋斗。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到的是情感,真实的自我,留下更多的是感悟与思考,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了解自我,欣赏自我,在自我赏识的环境下生活,成长。
小学生写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
一、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健康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
1、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最后,引用美国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小学生写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3
在现在社会,身与心健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小学生也如此。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逐渐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育也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包括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这也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
下面就我自己的工作体会谈两点: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原因分析物质生活逐渐丰裕,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造成部分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对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忽略了对品质方面的基本要求,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学生比较自私,不知道回报父母和社会,在班级表现为不团结其他同学,以及没有荣誉感和责任感。
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占有欲较强,在班级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过于自私,缺少与他人合作意识,不懂得互相帮助。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已经习惯被老师和其他人关注,以个人为中心,往往更加孤立和孤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家长过于关注分数,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使用过分严厉的暴力手段,使孩子在长期的压抑之下产生了逆反心理。在家里表现乖巧听话,到了学校就任性放纵。长期下去,就形成了性格表里不一,行为过激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学校教育的缺失和不健全,传统的教育只注重了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其自身品德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越来越难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