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师心得体会精选7篇

时间:2023-02-19 作者:Trick 心得体会

为了锻炼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大家需要认真写好体会,平时对体会做好记录,对工作、生活有所指导帮助,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教师心得体会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小教师心得体会精选7篇

小教师心得体会篇1

现在处处可见放养型教师,保姆型教师,有的孩子甚至上了大学,生活还不能自理,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把成功的机会换给孩子。其实孩子都是很喜欢动手的。生活方面有的时候家长们喜欢包办替代孩子穿衣服,给孩子喂饭,导致孩子喜欢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依赖父母,吃饭没有家长喂饭就不吃,衣服哭闹等着家长来穿。学习方面,可谓是家长占据了孩子的主动权,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都给孩子抱各种课外班,幼儿自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逐渐下降,所以我认为改善这一现象有以下几种办法

1、提供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教师与家长主动放手,大胆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如果你一味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会遇到什么问题都会请求你来帮助他。逐渐的让幼儿主动解决问题能力下降,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候,可以重复幼儿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延长思考的时间,带着幼儿在家或者在班级里转一转如果这时候幼儿看见一件东西,他认为能够解决问题,你确认为不能,但是你要憋住,让他自主探索,只有经过不断尝试,孩子与材料充分的接触了,孩子才能发挥这个材料的更宽更广的用途。当看到他们自己解决字的问题时候,他们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自信的笑容。既给幼儿增加了自信,又使幼儿自己解决了问题,增加了幼儿的成功经验,家长和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每天给与幼儿一种成功感一种习惯需要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完成,幼儿的成功感也是一样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予幼儿成功感,使他们产生自信,可以在班中为动手能力不强的幼儿或者自信心不强的幼儿,最大限度发掘它们的优点,设置专门的小专题的墙,给与幼儿自信,内容有观察幼儿制作的过程图片与文字,还有观察到幼儿进步点。给与幼儿展示作品的空间,让幼儿感受到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支持幼儿自主发展,成功总在细节中体现,或许孩子不知道可以尝试哪一种材料帮助自己时,你可以给幼儿两种选择,请幼儿选择一种进行尝试,当孩子用这种材料帮助自己把作品完成,这就是一种成功的感受。

当幼儿像你展示作品时候,即使你能够看出画面的所有内容或者你认为这幅画面没有内容,你可以踏实下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向幼儿请教一般,可以问你可以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我很好奇你这个用绿色的笔画的是什么?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这又是一种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方法。孩子像你清楚地讲述了他的作品内容,也许你认为他画的是什么。但是他给你讲述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融入了自己的创意,以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和成人的关系进了一步。

小教师心得体会篇2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活动,

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上海市学前纲要》、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反复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徐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论文《影响幼儿好问好表现的家庭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在县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市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培养中班幼儿学会关心的实践研究》获科研成果二等奖;我设计的教案《家乡的风景》获全国epd教案评比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小教师心得体会篇3

初头朗小学 吕传凤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

...
《小教师心得体会精选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