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的写作,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大部分人在写心得的时候也是会感到非常头疼的吧,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疫情志愿者防控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疫情志愿者防控心得体会篇1
致敬每一个选择“就地过年”的你
临近春节,面对形势依旧严峻的疫情,多地委政府都纷纷向在外务工就职的人员发出了《致省外务工人员的一封信》,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呼吁出门在外的人们减少流动和聚集,通过电话、视频方式与家人一起“云过年”,一时间引起了广泛热议。从去年千万网友宅家“云监工”到今年与家人“云过年”,看似小小的抉择却折射出了顾大局、为大家、成大我的可贵的精神风貌,令人心生感动和敬意。致敬每一个选择“就地过年”的你,是你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同舟共济,必然守得云开见月明!
致敬你“就地过年”的果断,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舍小聚、顾大局”的担当意识。“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回家过春节是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风俗,无论多么远、工作多么忙,出门在外打拼的人们都会回家同亲人聚一聚,共话亲情,但新冠疫情的暴发成为了横亘在回家过年路途中的一道天堑。犹记去岁之时,为了抗击病毒对生命的侵害,万千白衣战士寒风中果敢“逆行”,无数干部风雪中奔赴一线,十几亿中华儿女自觉宅家“不添乱”……危急时刻,每个人都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而正是这涓滴细流汇聚成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抗疫伟力。而在今年,面对形势依旧严峻的疫情防控,在各地委政府的倡议下,大家积极响应,勇敢带头,听从委政府的正确安排,再一次以“就地过年”的坚定彰显出了舍小聚、顾大局的担当意识。致敬每一个选择“就地过年”的你,正是你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给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致敬你“就地过年”的坚定,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度责任感。艰难方显勇毅,数千年以来,从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抗战时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无不彰显了中华儿女高度的责任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家”代表的是身心的寄托,是精神的港湾,是不得不回去的神圣之地,然而新冠疫情暴发之后,不少医生、干部、战士等都还没来得及踏上回家的征程就再一次投入了抗疫战斗。想家了,只能隔着电话、视频和家人互道一声平安、一声珍重。时下,不少在外想回家的人们听从委政府的号召而坚定地选择了“就地过年”,通过减少流动和聚集来阻断疫情的传播,以高度的责任感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可贵精神。致敬每一个“就地过年”的你,令人心生感动的同时也给这个显得特别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温暖,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决心!
致敬你“就地过年”的勇敢,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舍小我、成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危难面前,总有那么一群人,不计报酬,不惧生死,勇敢地站了出来,宛如英雄般横空而降,将一束束光照耀进了人们的心里,令人感动,使人尊敬。就在2021年的第一个月,河北省再次暴发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正是此时,三千白衣战士再次勇敢“逆行”,势必打赢疫情阻击战。为了表示对这些“逆行”英雄崇高的敬意,无数人勇敢地选择了自行中断回家的旅途,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的,自觉做到不出村、不出城,不出市、不出省,不给别人“增风险”;家在中高风险地区而人在外的,选择了默默忍受思乡之苦,不给家人“添麻烦”,甚至不少人自觉加入当地的疫情防控队伍,为打赢疫情防控战默默无闻地贡献出了属于自己的力量,以无私无畏、勇敢刚毅的行动彰显出了“舍小我、成大我”的奉献精神。致敬每一个“就地过年”的你,你亦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从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
疫情志愿者防控心得体会篇2
“看着您眼生啊,不是住我们社区的吧?现在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一律不能进入,没有特别的事情,请您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小区的朋友!”3月16日一大早,正在马田街道石家社区下石家2号岗亭值守的志愿者李家祥,又一次十分“硬核”地劝返了一名外来人员。
据了解,为了减轻社区防控压力,石家社区志愿者李家祥、肖立军、肖创茂、谭英团、张守红等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组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全面投入到本小区的卡口值守、病毒消杀及宣传倡导等工作中。志愿者服务队以轮班轮岗的形式,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18点,在不同防疫点值守,对出入社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防止非本小区人员随意进入。“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来小区干嘛?”成为了志愿者们最常发出的“灵魂拷问”。“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大家不要串门,不要聚集……”志愿者李家祥从大年初二便投身社区防疫工作了。一线卡口值守环境简陋,工作艰苦,志愿者们面对艰苦环境没有退缩,主动与社区工作者们并肩作战。
此外,志愿者服务队还以小区业主维权群为依托,常态化推送防疫知识、发送防控倡议,并在小区内向居民发放防疫特刊、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强化普及防控常识,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科学防疫。截至3月16日,累计共出动542人次,去往11个监测点提供服务,派发约6385份宣传资料,劝返414名未戴口罩居民,劝返未带身份证254人,测体温155186人次,登记车辆46358量,扫码登记12920人。
“我是老志愿者了,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义无反顾!”志愿者李家祥表示。据悉,这位1984年入,退休之后加入志愿者队伍的老员,目前服务时长超过1100小时。
疫情志愿者防控心得体会篇3
非常感谢医院可以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我参加了门诊的疫情防控工作,对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在这里我想把它分享给大家。
_年初至今,我们被新冠肺炎疫情所笼罩,全国人民、各行各业上下齐心、毫不懈怠的进行疫情防控,看着在疫情防控中付出巨大努力的前辈们、英雄们以及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们所做出的看似微小却又伟大的事,强有力的鼓舞着我,他们那为国为民、全力以赴、不求回报的精神,也深深的感动着我,让我为我们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冲到前线,保护人民的健康是我们的使命,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更加深知疫情防控的艰辛与不易。伟大而艰难的事要有人去攻克,微小而简单的事更应该有人去努力,于是我义无反顾,怀着激动的心情加入了医院疫情防控门诊志愿者的队伍。
在门诊志愿者工作开展前,院领导召开了鼓舞动员会,强调了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讲解了志愿者工作职责和内容,使我对此次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被分配的岗位是院外预检审核,预检审核是疫情防控的第一关,我深知把好第一关的重要性。上岗前张娟娟主任与门诊办的老师们对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岗前培训,并带我们到实地岗位进行了现场学习,让我更加明确预检审核岗位的工作应该怎么去做。
上岗后,我们首先对来院患者和陪同人员逐一进行一码通的查验,并且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是否有接触发热病人以及是否有境外旅居史,是绿色一码通以及没有发热、咳嗽,没有接触发热病人和境外旅居史的患者和陪同人员,才可以走一码通审核通道测量体温正常后进入门诊大厅;对于没有一码通的老人等,走人工审核通道逐一进行实名制登记,询问情况和测量体温正常后,才可以进入院内,有些老年人因年纪过大表达不清或行动不便,我们便耐心的去和老人交流,一步一步的引导着老人进入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