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抗疫情心得5篇

时间:2023-02-21 作者:dopmitopy 心得体会

我们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通顺,逻辑清晰,这样才会吸引人,一场成功的活动是能够带给我们震撼的心得体会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医生抗疫情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医生抗疫情心得5篇

医生抗疫情心得篇1

李文亮1985年出生,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享年35岁。

2019年12月30日下午5点多,他在武汉大学临床04级班级群里发布消息说“华南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提醒同为临床医生的同学“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李文亮也由此成为最早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的人之一。

2020年1月8日,李文亮在接诊时遇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1月10号他自己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2020年2月7日,新华社发表题为《深深悼念!深深致敬!》的网评:“奇迹终究未能发生。李文亮医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作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李文亮以自己的乐观、坚强、无畏,再次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平凡与伟大。对这种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医者大爱,我们深深致敬! 战斗还在继续。我们必须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胜利的消息,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李文亮医生,请安息吧。你的精神不朽!”

像这样默默无闻、恪尽职守在岗位的医护人员有很多,李文亮医生只是其中一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各地医务工作人员勇毅地奔赴一线与疫魔战斗。为了打赢疫战,他们用行动展现了医务人员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他们用责任和担当为人民群众撑起了保护伞。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他们的牺牲和行动,每时每刻都告诉我们,什么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什么是中华文明中最优秀的东西。少先队员们,让我一起向英雄致敬,向榜样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担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

医生抗疫情心得篇2

庚子初春,新冠病毒袭来,病魔肆虐,全国各地拉响了一级警报,许多地区的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救援。在这次疫情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位我心中的英雄,李文亮医生。

李文亮医生去世了,引发了举国的悲伤与悼念。但李文亮医生虽死犹生。年轻的生命里闪耀着的光辉,警醒了许多人的梦。

眼看病毒凶险来袭,李文亮医生敏锐的提醒周围同事注意感染和防控,在医疗群里发出做好防护冠状肺炎传染的“哨声”,同事们都更谨慎了,相互转告,接着更多医生知道后都开始做防护,所以他真的救了很多人,他这种实事求的科学精神令人敬佩。轻轻吹一声哨,虽然吹得小心翼翼,但是有人注意了,捂住了口鼻,有人却听见了却假装没听见,觉得事情并不严重。当病毒席卷祖国大地时,他仍然履行着医生的职责,坚守在一线和病魔抗争。这份中华儿女威武不屈,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令我震惊和感动。

疫情突如其来,让人毫无防备。不曾想,那天接诊了病毒携带者,身为眼科医生的李文亮也不幸感染了。躺在了危重病室,在发布病情的微博里,他表示“等我病好了我就会上一线,现在疫情还在扩散,我不想当逃兵!”这份医者的乐观与顽强,感动了许多人。但李文亮最终因此获难,新冠病毒如燎原之势弥漫,整个社会被按下了暂停键,而他自己,永远失去了体验生活中点滴幸福的机会。

风险没能让李医生停下抗疫的脚步,训诫未能阻他冲向战疫的前沿,一颗赤子之心,为了父老乡亲,宁愿以身试“法”,以命雄辩!一路走好,李医生!你,活在了老百姓的心间。让我们向李文亮医生致敬!同时也向在这场病毒的抗争中,所有逆行者医护人员致敬!

医生抗疫情心得篇3

我叫程,19xx年出生,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人,初中文化,中共员,于19xx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40余年的老乡村医生,先后被评为安徽省赤脚医生先进个人,原徽州地区赤脚医生先进个人,原屯溪镇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多次被原砚忠乡委评为优秀共产员。现依然坚守在村卫生室从事基层医疗工作。

60年代末,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经过村里推荐我于19xx年到乡卫生院学习,跟老中医朱民槐学习中医知识传统医学和临床实践,并兼学西医解剖及其他知识。当时我毫无医学基础知识,学习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我想过放弃,但一想起村民对我的信任和期待,我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时卫生院西医知识也不是丰富,我自己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19xx年回到本村傍霞担任赤脚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担负起傍霞村930余村民的防病治病工作。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人随叫随到。当时参合资金每人每年5元。为了节约药费开支,能用针灸医治的尽量用针灸,能用中草药医治的尽量用中草药,我一有空就会上山挖集中草药,晾晒、烘制、制作,免费给村民使用。当时40%病人都用针灸和中草药治疗。在办合作医疗10余年中,因我用针灸和中草药为主给病人医治,所以在有限的参合资金里保证了病人有药用及合作医疗资金的正常运转。那时农村里牛、猪、鸡等牲畜还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发生意外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损失,为此村里决定还让我出去学习兽医。19xx年9月我外出学习,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并还获得原安徽省农学院阜阳分院畜牧兽医系学员结业证书,为我村的畜牧医疗事业保驾护航。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必需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我在1986年先后2次自费到屯溪区医院及黄山市人民医院进修西医内科。通过这2次的进修学习,提高了临床医疗水平,更好更有效的解决了病人的许多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又是一名中共普通员,我时刻把职业道德铭记在心,天天惦记着周围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非典期间,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我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按排,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外出归来人员进行随防工作,及时为群众测量体温、宣传防治知识,打消群众的恐慌心理,经常忙到深夜,一连几个月都没有休息。那时村卫生室已由我私人承包,业务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家里人很不理解,都在埋怨我说我傻,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在这重大疫情来临之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怎么能做视不管呢?作为一名老员怎么能对得起这个称号呢?经过我的耐心解释与说服,家里的人终于被说服了,还积极地配合参与这防非抗非的群众战争中来,支持我做好防非工作。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政策要求,我市加强了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拓展,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虽然一体化后会影响到我个人利益,但我觉得这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能把我们农村卫生事业做优做强。当时因新卫生室还未选址动工,我便出资几万元把自己的卫生室按照上级要求改造布置作为新农合的医务室,家里人一时难以理解,认为这是卫生院的事,我说现在都因的政策好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帮助政府解决下临时困难有什么不可以呢。而且后来政府对我卫生室的改造资金也给予了补助,所以我相信政府相信不会让老百姓吃亏的。

本村产妇杨金花,产后患上关节病,四肢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剧烈,在上级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疗效不明显加上经济困难只好放弃治疗。回家后产妇不能活动只能整天卧床,加之营养不良产妇无奶水,只好将几十天的婴儿托付她的姑

...
《医生抗疫情心得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