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心得6篇

时间:2023-02-23 作者:Trick 心得体会

我们都想让自己写的心得体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我们动笔写之前就要写梳理好自己的写作思路,心得体会想要写得出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融入自己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心得6篇

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心得篇1

疫情就是一面镜子,检验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果,反映的是干部的态度、能力、作风。疫情一线,领导干部必须做表率、打头阵。

初心不变,使命在肩。报告!“我是员我先上”。面对疫情,各行各线的共产员们成立临时支部,医生、护士、民警纷纷递交“请战书”,基层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村书记带头做好排查,科学有力部署,组织员志愿者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让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入誓言,他们把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里,这样的员干部让人放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疫情紧急,有的干部作风不实,对基本情况一问三不知,当起了甩手掌柜。前几天中央派出督查组前往湖北黄冈区调查疫情情况,当地卫健委主任的回答是遮遮掩掩。“不知道,搞不清楚!”蛮有信心地将“一问三不知”说得理直气壮。这种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慵懒心理抹黑了我们共产员的形象,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网友们热议:“作为一个领头者连基本的数据不知道,如此作风怎能经不起我们的考验,就该下课,让能者上,庸者下。1月30日晚,黄冈市委研究同意,提名免去唐志红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其免职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在内绝不能容忍这种“不作为、慢作为”继续泛滥。

一名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共产员就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古人云:“人而无责,于世何益”。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员干部容不得一丝懈怠,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在关键时刻来不得“拉稀摆带”,用过硬作风高质量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心得篇2

尊敬的白衣天使:

您好!

正当大家准备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病毒肆虐着人间。此时只有你们挺身而出,告别了久违的亲人奔赴武汉,做最勇敢的逆行者。

如果人间是炼狱,那你们一定会为我们赎尽罪恶;如果人间充满黑暗,那你们一定是为我们带来光明的使者;如果这场病毒是一场战争,那你们一定是像战士一样奋斗在这场战役的前线。为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祖国的繁荣清除阻碍。

在一个平常的夜晚,爸爸告诉我说:“将来长大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好奇的我便会问爸爸:“长大了做什么事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呢?”当时爸爸正好指着电视机前播放着医生抢救病人的画面时说:看,他们就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实只要是对社会对国家负有责任心的人就是有用的人!

我一开始不懂,直到我看到了白求恩的故事,才让我明白医生这个职业是多么的伟大而神圣。自抗击非典以来,83岁高龄的钟南山先生再次挂帅。而此次病毒死亡率最高的也正是60岁以上的人群。钟老不顾个人安危,仅为天下苍生着想,不得不让天下人敬佩和赞叹!

而在这场疫情中,有许许多多和你们一样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不幸被感染。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你们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而一整天不吃不喝。你们每天和病毒打交道,在最危险的地方工作。你们在春节期间却因为工作和就住在附近的家人不能见面。

而每当记者采访你们的时候,你们却总是忘却辛苦,乐观面对。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信念,你们的无私奉献。深深的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病毒虽然如蚊虫一样肆虐着全国,而你们却化身纱帐将其隔离在外。给我们温暖,互我们周全。你们的爱,像天使的翅膀,守护着我们成长。

祝你们:身体安康,凯旋归来。

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心得篇3

谁说90后、00后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这些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有担当的一代,是“奔涌的后浪”。90后、00后在抗疫中的优秀表现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全国两会期间也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称赞这些年轻人有情怀、有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

被抗疫的年轻人所感动,90后是可托付的一代

“在武汉疫情期间,我觉得90后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可圈可点。”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在武汉抗疫期间的所见所闻。他说,90后是让人放心的一代,可托付的一代。

今年1月27日,72岁的张伯礼临危受命奔赴武汉,在武汉抗疫82天。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疫情期间,一名滞留武汉的大学生志愿者让他至今难忘。

△疫情期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90后医务工作者

“她过年没有回家,疫情发生后成了一名志愿者,帮急需药品的小区居民买药。有人需要药时,她记在自己本本上。有的药不好买,需要跑十几家药店,还要买最便宜的,送给居民时,她会很用心地写一张纸条告诉药怎么吃。”张伯礼说,除了这名大学生,还有奋战在方舱医院的年轻医务工作者都让他难以忘怀。

在医院一线,这批年轻医务工作者每天都坚持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张伯礼说,“在困难时刻、特别危险的地方,他们抢着往前冲,我觉得他们是让人放心的一代,可托付的一代,非常好,被他们的精神感动。”

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心得篇4

自抗疫人民战争打响,这位中医大家挺身最前线,老当益壮、当仁不让,以“中药漫灌”的理念,科学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诠释了阻击疫情关键时刻一个中医药科学家和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仁心大爱,不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年逾古稀的张伯礼院士,从天津来到湖北,以科学报国的精神,充分发扬中医药特长,在疫情阻击战中指导建起一家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率领由来自天津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书写了挑战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为新冠病毒患者解除病痛,为阻击疫情蔓延争取了主动和时间,充分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魅力,印证了中西医结合在抗击疫情中的功力和成效。

张伯礼院士身患胆石症,在抗疫斗争前线微创切除胆囊,成为“无胆英雄”,他不曾从抗疫火线退下,而是毅然坚守,而且他的儿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执行院长张磊带领天津第十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也来到武汉,父子在一线红区共同抗击疫魔,如此情节,多么感人!

张伯礼院士是一位英勇无畏、敢于担当、忘我工作的抗疫英雄,一位白衣天使的代表,一位老共产员的代表,一位天津人的代表。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必将激励我们把抗疫斗争进行到底,夺取最后的胜利。

张伯礼院士离汉前写诗告别

4月16日,江夏方舱医院总顾问、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凯旋,离开了他苦战82天的武汉。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导防疫的张伯礼院士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电话,要求当晚到武汉。72岁的张伯礼不惧危险,来到武汉。

1月27日开始,张伯礼院士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研究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

创建武汉首个中医方舱医院推动中医治疗新冠肺炎

2月12日,张伯礼院士率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该“中医国家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专家组成。随队进驻的还有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2月14日开

...
《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心得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