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2-25 作者:betray 心得体会

大家在写心得体会时一定要用心对待才行,它是记录我们内心想法的文章,当我们对于工作有了新的体会时,我们需要提笔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医护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医护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8篇

医护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

2018年3月就任、目前在国家卫健委4名副主任中排名第一的王贺胜现已“空降”湖北任省委常委。2月8日早间,微信公号“湖北日报”消息称,近日,中共中央批准:王贺胜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此次任命前,作为中央指导组的一员,王贺胜已赴湖北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多日。他指出,大疫面前,既是考验,也是检验,考验我们是否能战时冲得上去,更检验我们平时的工作基础。

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领导干部,是带领部属、群众干事创业的“领头羊”,是万民百姓的“主心骨”,为官从政,就是要为国分忧,为民请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焉能没有担当?在疫情到来的时候,大多数干部员冲在一线干在实处,为疫情防卫阻击战冲在一线,但也有一部分干部遇事推诿,不担当不作为,被免职的湖北省卫健委主任就是一列,面对严重的疫情却一问三不知,不担当不作为,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带领人民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视死如归社稷心。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人要有所作为,关键在于敢担当,敢于担当、积极干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疫情面前,箭在弦上,百姓的期待摆在那儿,组织的要求也很明确,谁也没有理由逃避责任,都应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尽心尽力。年2月8日,湖北日报发布消息称,经中央批准,王贺胜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王贺胜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多年,此次出任湖北省委常委之前,他担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分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政医管、基层卫生健康、宣传等方面工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贺胜很早就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他的到来,一定会给疫情防控保卫战注入新的活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与全国人民一起,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医护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篇2

“目前,所有重症病人都已转为轻症,马上就能出院了;而且已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收到典型病例,每天出院的人数远比入院的多,住院部的两层病房都空了……”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嘉鱼县人民医院,沈雯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沈雯是云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也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1月27日来到咸宁后,便带队在嘉鱼县奋战。

嘉鱼与武汉接壤,已融入武汉1小时交通圈。疫情暴发后,这里防控压力相当大。

嘉鱼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两个定点医院之一。院长熊安岭告诉记者,该院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医护人员较少,疫情暴发又特快,医院的接诊和处置能力几天就达到了饱和,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将全院300多名医生护士全部重新分工,分为8个病区,24小时对发热病人、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诊疗。但没有专业医生,救治真的太难了,“医疗队来后,帮了大忙!”

“我们到嘉鱼的第一天,就发现这里的预案做得很完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2003年曾经历过非典,期间咸宁唯一的确诊病人就出现在这里,所以很多人经验都很丰富!”沈雯告诉记者,这次疫情防控刚开始,嘉鱼县就做了相关预案,而且开展得非常迅速,县里不仅成立了指挥部,还成立了院专家组、县专家组,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还制定了一系列非常适用的、创新的方法。

沈雯他们到达嘉鱼的第二天,就全部进入一线,直接参加救治工作。她进入了专家组,负责参与会诊、诊断的确立、病例的报告、危重症的诊治,其他人员就进入到了最危险的病房。他们总共15人,其中6名都是专业医生,除沈雯外,赵常迪、孙聪、王杰3人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医师,杨芳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感染管理科医师,李瑜华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医师。

感染科是最危险的地方,援鄂医疗队员们进去以后,就把该医院原有的部分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替换了出来,开展新开病区的工作。整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作,迅速融合,时不时交流心得,探讨救治情况。

终于,救治措施逐现成效。2月2日,首例治愈患者出院,随后,天天都有“捷报”。最多一次,有8个病人一起出院,当时沈雯很队友们非常开心,在同这8个人一起合影留念时,其中一个病人哭着告诉沈雯:我的同事在武汉那边,已经不在了。而我跟他一样的病,却在嘉鱼得到了完美的救治……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做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原来已得到了这里的医院和患者的肯定!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嘉鱼模式squo;的重要性!”沈雯说。

“本来,在面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时,我们是有困难的,但第二批援鄂队伍的到来后,我们就不怕了!”沈雯告诉记者。

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嘉鱼组是由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宁选波带队,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宁选波他们刚成功抢救了icu病房一位危重症患者。

“目前,还有两位80多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家人不愿意转院,也不同意有创抢救,我们正在想办法无创的条件下对她进行救治。”沈雯说。

医护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篇3

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者每一位病人。

和时间赛跑!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病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感染到其他人。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在我们身边,政府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从下令让民众“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便坚决不出门”,到设置关卡,测量出行民众的体温,再到进行楼层、大街消毒,封路、禁止民众出行,甚至延迟开学。这一系列的举措,无不让我们意识到这场灾疫的严重性。同时,我们也知道,只有积极配合政府,这场“战争”才会早日结束。

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疾病、意外,都可能面临困难、挑战,正因如此,在灾疫面前,我们尤须保持一颗同理心,彼此宽慰、互相支持。从不远千里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到

“武汉加油”“今夜我们都是武汉人”的声声呐喊,再到来自各方的物资支援,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有网友感慨,鼠年春节恐怕是最冷清的一个春节。但恰恰因为所有中国人都都心系疫区、心系彼此,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最暖心、最热闹的春节。

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

...
《医护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