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内心有了收获的时候就一定要认真写好心得,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苦难辉煌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苦难辉煌的心得体会篇1
党的十八大为每一个中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中国领导人将带领中国人民通过上自国家下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实现富国强兵人民安康的中国梦。在难得闲暇的一段假日里,我在几乎可以蒙尘的电脑前:我曾迫不及待地打开的金一南新著《苦难辉煌》视频;经过废寝忘食的一气呵成,我仿佛伴随作者的笔迹和镜头经历了一次苦难辉煌。看完之后,我的心情如潮水奔涌不息。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和近代因统治者昏聩而使中华民族蒙难的一幕一幕,跟随着作家的叙述,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民族一次次涅槃重生的历程。而今,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横空出世;我们在她的领导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际遇;而今,中国新领导人自信的目光和语气使我们有信心去实现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孜孜以求的中国富强之梦。笔者的这篇都后感名曰《凤凰涅槃重生中国梦》意指我们的今日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历经无数苦难历程后的辉煌;而今,在无数次凤凰涅槃之后;我们有理由坚信: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中国梦实现的世界。因为,这是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历史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成长历程的一个缩影: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到成长为一个自强自立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年轻栋梁或是普通一员,其成长道路至蜿蜒曲折如逆水行舟般道路绝对不是一帆风顺。咱们的国家由弱到强的历程也是这个道理。如书中所述的一样,1921年的那个夏日成立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拉开了开天辟地的序幕;然而,无人能相信这个东躲西藏的仅有几十个成员的政党能够带领苦难的中华民族赢得美好的未来。
在历经了来自自然的以及来自敌人丧心病狂围追堵截的炼狱般苦难之后,共产党和红军将革命和救国救民争取解放的火种播撒在沿途的城市乡村;当红军战胜了自然和肉体的敌人赢得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一些有识之士明白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就在这支面黄肌瘦步履艰难的队伍身上。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面对如此的艰难困苦,中国共产党人及其红军还能继续前进,还能取得战胜自然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以后不久的岁月里,他们明白了:只有那些经历过征服雪山草地和大河以及武装到牙齿的敌人的红军,才能肩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读苦难辉煌的心得体会篇2
读这本书的机缘是论文所需,杨奎松老师列出的期中论题:阅读《苦难辉煌》《中间地带的革命》,谈谈在学术角度写现代史的意义。
读这样的书是轻松的,因为它不是历史,只不过是以历史为原材料的小说,太多粉饰与自我意淫,好在出版商还算有自知之明地把它定位为纪实文学,遂想起于妈说自己把《清史稿》翻了十几遍后拍宫斗剧是为大家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觉得出版商还算守住了学术的底线。可是多数读者不会明白“历史”与“纪实文学”之间的区别……
真正的历史不是书中非a即b的简单逻辑,历史著作也不能是价值判断、任情褒贬。尤其是现代史,浩繁的材料、敏感的问题,太容易断章取义,太容易成为现实政治的木偶。书中扭曲史料的对领袖进行个人崇拜,对国民党的同情或理解更是追上了如今国共融洽的潮流,可是这样无视甚至修改历史的作品怎么能保持其生命力,当现实的政治发生转向后,马屁便也拍到了马腿之上。
于是同学告诉给我说团委要求各部门都对这本书研究学习,这才是它的作用,用时下流行的语言重写的教材。
如果抱着读小说的心态,看看无妨,如果是想读历史,请别被善意的谎言欺骗,去看看《中间地带的革命》吧。
读苦难辉煌的心得体会篇3
?苦难辉煌》是一本厚厚的书,共十六章,厚厚的书承载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我用了半年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看的很慢很慢,我时时是捧这本厚书,座在老藤椅上沉思、感慨,我看完了吗?但我又没看完......?
二十世纪的世界东方,最为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就过于救国与革命,这个世纪狂飙突进。没有那个世纪像这个世纪战争与革命风起云涌,金石掺瓦砾大浪淘沙。从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军阀割据,谁能救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即使红色政权动员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基础。
我感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壮大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从白色恐怖到五次反围剿,再到长征。在这段苦难的岁月里,仅1927 年4 月到1928 年上半年就有337000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人士献身.到1932 年前达100 万人以上,其中还有大批的优秀领导者皆被杀害,可以讲蒋介石集团在这个阶段制造了世界顶尖级的白色恐怖。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开始了最需要热血的长征。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以76 岁的高龄跋涉一万多公里,完成了对工农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寻访,出版了,译名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序言里他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国防大学博导金一南则在书中写到: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形成二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进,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不屈不挠的工农红军,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解放事业,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长征的艰苦以至于多年后许多伟人回忆起来都有切肤之感。
毛主席也对长征有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毛主席的大无畏精神,伟人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由此而体现。历史的伟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轰隆声,仍然如雷贯耳。
1910 年毛泽东在出韶关时给父亲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师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那个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及太多的仁人志士。蒋介石也算是个人物,只可惜到死他都不明白,共产党是靠什么发展成为如此强大,如此坚不可摧。大浪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常想,假如没有国民党五次反围剿,也许就没有长征;没有长征就没有西安事变,没有西安事变也就没有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可是历史没有假如,历史终究是历史。
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尽了百年的历程。瞿秋白说: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死开我的翅膀。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为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今天,金钱给我们带来富足生活时,我们可会翻开历史去看看,去充实一下心灵的空白,去缅怀一下无数先烈,告慰一下心灵那点空白·····&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