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对过往的工作体会进行深入思考的书面材料,心得体会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有了收获之后所写的一种文字,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习感悟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感悟心得体会篇1
马丁·路德·金说过:“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够使你倒下,只要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着。”6月16日,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的一场山洪,让黄文秀这位优秀年轻干部永久停在了路上,用自己的生命唱响了新时代的长征组歌。
前进——义诗响应度阴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向贫困发起总攻的进军号。风华正茂的年纪,在殿堂和田垄之间,研究生毕业的黄文秀褪去一身白裙,告别都市繁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基层。诸多的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黄文秀的导师建议她留在北京,早已确定了回去建设家乡的志愿,对她的选择,她没有豪言壮志,只有平淡却充满真情的一句“我是从广西的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黄文秀的入党申请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份庄严承诺,黄文秀默默地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战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青春无悔,我们将沿着黄文秀的脚步,走完心中的“长征”。
突破——万水千山只等闲。黄文秀所到的百坭村是2017年新增的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883人,贫困发生率为22.88%。这条心中的长征路注定不轻松,刚开始不被理解,不被村民接纳,她并不气馁,而是给自己打气:“有人曾说‘要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阻止我继续前行。”黄文秀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多次去贫困户和村民家走访,脱下外套帮忙打扫院子,特意强化“桂柳话”发音,将自己的一切都与百坭村联在一起,一心一意当起群众的“自家人”,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百坭村的一个个喜人变化温暖了群众的心:2018年底,百坭村195户贫困户中只剩15户56人未脱贫。这是黄文秀交出的答卷,扶贫事业还在继续,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习黄文秀那种逢山开路、遇河驾桥的长征精神,既要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蹚过深水区去追梦,也要诚实劳动、开拓创新,以实干兴邦,以实干圆梦。
飞越——再作长征岂畏难。“百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 ”黄文秀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扶贫工作的信心。2019年3月26日,是黄文秀驻村满一周年的日子,她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那一天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黄文秀心中的美好蓝图渐渐实现,但无情的洪水却吞噬了她年轻的生命,长征未竟斯人已去,犹作春泥永护花,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他们选择泥泞,用心用情,一心为民,为脱贫攻坚奉献绵薄的力量,挥洒青春的热血,奔走在贫困的各个角落。黄文秀用闪光的青春照亮百色贫困人民,照亮祖国扶贫事业,照亮所有将青春献给祖国大地的无畏青年们。
学习感悟心得体会篇2
有人说,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种东西,就是爱。爱,它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或许,你完全可以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你年迈的父母、给你的男女朋友。但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再把你的爱带给你身边的学生,就像宽容自己家人的小脾气,原谅自己朋友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它饱含着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期待,文中这样写到:如果能让我遇到一位像沙利文那样的老师,用毕生的精力去陪伴一个孩子,将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动物,变成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的作家。即使让我盲百次、聋千次、哑万次我也愿意。看过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是的,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注入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能爱孩子的人,她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得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对学生无私的奉献。这种爱,不是出自于个人恩怨,而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用爱和生命来呵护学生的真实事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引人深思。
在洪水和井喷事故面前,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关爱每一位学生的誓言,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敢于挺身而出,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使学生一个没有少,一个没有伤,一个没有饿,一个没有病,一个没有亡。在灾难面前,他们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危险面前,他们身先士卒、义无反顾。他们是这样的尽责和勇敢,让人感动,令人敬佩,他们用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
想起这些,或许我们都会沉浸在感动之中。回到在日常生活中,想起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那理解的微笑、会意的眼神、无声的流泪,这不都是我们用爱换来的吗?——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的种子,它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能量。
学习感悟心得体会篇3
续写一首名为“黄文秀”的赞歌
2019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中央决定,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黄文秀,一个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并响应组织的号召,到广西乐业县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扶贫路上谱写出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动人曲调,当她在芳华之龄殉职,这首曲调戛然而止,只留余音绕梁、久久不绝。黄文秀的故事展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可敬、可信、可学的形象,呈现了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开拓创新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是一部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