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记录下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就是不错的方式,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社会实践培训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会实践培训心得篇1
八月的西宁,碧水蓝天,万物勃兴。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对办公室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办公室具有沟通信息、参谋咨询、协调关系、督促检查、掌管公文、处理事务等职能。在新时期,我认为当好办公室主任,要具备以下六种素质:一是讲政治、善思考。政治上、思想上同中央、上级单位保持一致,保持办公室的政治方向,围绕公司领导班子的中心工作部置办公室工作。二是讲严细,求高效。胆大包天,心细如发,守口如瓶,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敏感。善于从行为变化发现隐伏其中的大问题,小中见大。三是讲技能,多面手。适应多种需求,做到“三熟两强”:上情熟,下情熟,政策熟;办事能力强,文字水平综合能力强;拿笔能写,开口能讲,有事能办。四是讲奉献,肯吃苦。甘于吃苦,甘于寂寞,甘于清贫学会克制自己,既任劳又任怨;受到批评时,着重检查自身,不能有委屈感;
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大局出发;做到“不可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五是讲纪律,守规矩。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切忌影响机关形象和领导声誉;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洁身自好,慎独慎微;不仁之人不交,不义之才不取,不礼之言不说,不规之事不做。做一个品德高尚、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人。六是讲团结,顾大局。内讲团结,顾全大局;外讲协作,维护整体。
公文写作方面。公文要体现记录性和实效性。公文的质量,直接反映机关的思想深度、政策水平和对重大问题分析掌控能力,直接体现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准。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会议管理方面。开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真正组织好一个成功的会议,需要完善的策划、有效的组织、细致的服务,以及很高的管理技巧。会议过程是有组织、有目标、有秩序、有领导的社会活动。首先,会议是群体性活动;其次,会议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再次,会议是一种以口头交流为主的多向沟通活动。做好会议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会议的效率,而且能表现出会议组织者的管理才能和独特魅力。大型会议的管理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及会议准备阶段、会议进行阶段、会议善后阶段。在会议准备阶段,要确定会议议题和名称、确定与会人员、确定会议时间、确定和布置会议场地、会议文件材料准备、会议后勤保障准备、会议通知、会前检查等。在会议进行阶段,要明确会议组织领导、集中活动的组织、分散活动的组织等。在会议善后阶段,要整理会议纪要和文件、安排与会人员离会、报道会议消息和传达会议精神、做好会议财务决算等。
短短几天的学习,只是掌握了大概,要想将培训内容全部吃透,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融汇贯通,从而更好的指导工作。
社会实践培训心得篇2
201x年暑假,作为才转岗三年(此前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现在任教语文学科的我,接到要求去参加沙坪坝区暑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学习的通知的时候,心中有一些忐忑。此前知晓班级中有这样一门课程,自己对这门课程的了解仅仅只停留在它只是综合学科中的一门。通过本次培训学习,通过教研员余朝利老师,以及其他几位知名专家的讲座,指导,点评等等,让我此次培训收获颇多。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为了弥补当前中存在的缺陷而规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以活动为,以实际的工作案例为课程教学让教师学习和借鉴,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养成,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我们还认识到坚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成长也有极大的推进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综合与融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各学科知识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且具备融合各科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注重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探究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而要想指导学生探究,教师首先要具有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发挥自身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实践培训心得篇3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学习。本次培训活动的队伍庞大,我的的收获也满满的。回想当初,“综合实践”这个词语作为陌生的事物进入我的思想,就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抵触、怀疑到认识、比较熟悉的过程。老师们的学术报告,加深了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实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所谓经验性课程,一方面是指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上的。一般来说,经验课程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现在的结论或定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经验的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意义。经验课程的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验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而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以教师讲解为主、以书面作业为主的课程都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不存在内在的知识逻辑和体系,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组织的,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是以活动的形式来开展的。如在制订年级和班级活动方案时,就可以事先向学生进行调查。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四大内容,这四大内容又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来组织活动内容,确定活动。
1、人与自然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选择和确立活动,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植树造林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学校应根据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环境中发现他们感兴趣的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的问题。
2、人与社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地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与人的社会关系问题的活动。3-6年级的学生应能逐步熟悉基本的社会规范、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问题,了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学会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3、人与自我
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对自己个性与能力的了解,是中小学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和研究一些有关了解自我的活动,如我的名字的由来、我的兴趣、我的小秘密、我的一日生活以及我的内心世界等,并通过探究自我和同伴交往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来间接地认识自己,从别人眼中看自己。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
1、成立教师指导小组
学校可以设立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专职教师,还要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