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心得体会这种文体都很是熟悉吧,一篇心得体会的写作很是重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琐碎,我们才能将心得写得更具意义,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民理科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民理科的心得体会篇1
一学期来,本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班子、教务处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组内全体同志的齐心努力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常规工作
依学校和教务处的安排,在本学期内,对本教研组成员成功进行了教学一课一坛活动,教学教学心得、反思的整理,教学论文的撰写等。推出蔡志敏、钟永老师的课堂教学;赵建刚、丁成闯老师的教学论坛,效果突出。
遵照学校对教研组工作的要求,每双周定期在高一办公室召开化学教研组工作会议,检查和督促各备课组及组上所有教师的教学常规的完成情况,加强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了解;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学习,教材教法的研究和讨论;依据教务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备课组内的创新课堂讲课活动,积极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积极探讨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
二、加强理论学习,改革课堂教学
本学期组内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湟中县 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20xx年《考纲》,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将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化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积极参与教务处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讲课、评课议课活动。
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备课组内的听评课活动,然后推出吕东雷老师参加全校栋梁杯课堂教学模式讲课大赛决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高三备课组结合高考调研,相互听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本组基本上掌握了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初步证明该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能力与学业成绩有一定效果。
三、注重教科研教学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老师
开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促进专业发展,教学、教研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本组研究热情高。化学教研组关注教学实际,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各种研究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是在反思中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得到了提高和成长,使自己不断向研究型的教师迈进。
五、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的模式是:教师依据教材,按照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论、误差分析等几个环节讲解实验,学生被动的听、接受,并划出实验手册里需注意的操作重点,分组实验,得到教材想要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有:1、整个实验由教师主讲,由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学生只能掌握教材上面要求的实验方法,遇到新型的方法就会出现混乱;2、实验器材由教师安装、调试,学生的任务只是做。只懂得机械的重复教材的步骤,不懂得器材的基本组装操作,不懂得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器材问题,不懂得选用新的仪器器材等。
传统实验课堂教学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懂分析,且造成学生做实验依附性过大,离开教师,自己就无法完成一个实验。
新课程教学中要求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改传统实验以师为本、以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以生为主、以师为辅。化学教材主要是两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学生先通过验证性实验的课堂教学和分组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器材操作技能,进而才能较好的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实验则更加关注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两种实验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本学期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多教学成果,这些都是教师们团结协作、努力工作的结果,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教法的研讨,认真撰写教学论文,继续深化课题研究,积极配合学校的活动,更好的承担起全校的化学教学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校荣誉为荣,努力工作。
民理科的心得体会篇2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时代对我们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们 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压力,并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我们教研组十分重视教师基本素质和 业务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组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新的教 学模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组建设的首要目标。
1、加强业务学习力度。本学期教研组活动 14 次。要求自学研讨,并经常交流心得,形成勤奋 好学,积极向上的好风气。
2、注重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教研组中每每位教师都能从基础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在课改的 洪流中不断进步。圆满地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3、关注科研新动态,注意收集新信息,虚心向兄弟学校求教学习。我们的途径:一是争取 一切外出学习机会,我们在这一学期中参加了区、市、片听课学习。二是各位教师与兄弟学校教 师建立联络网, 虚心求教, 互相交流信息, 三是通过网上下载和阅读期刊杂志了解界新动态, 以促进我们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四是积极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专业培训。
4、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我们教研组人员虽少,学科杂,办公地 点分散,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均很重,但我们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密 切联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增进老师之间合作精神,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 任务, 使每一个人倍感集体的温暖和同事的友爱。
对领导和教导处的指示和要求, 及时上传下达。
工作任务布置下来,大家互相帮助合作完成,集中精力围绕教学教改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教研 组内具有一种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二、常规教学方面
1、认真落实常规教学的各项任务全组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要求,落实在实处。在常规教学检查中老 师的教案规范,备课充分,课前分析细、课后小结实。无论是手写体教案还是电子文稿教案,都 能认真备好每一课,探究过程的形式十分完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全组教师听课任务均达到 学校要求。
2、推出高质量的教学公开课 一学期来我们组有四人上了教学公开课,这些研讨课都经过了反复试教,精心准备,集中全组教 师的集体智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获得同行的好评,充分展示了我们教研组强大的整 体实力水平。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 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思维的活 跃,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取得的成绩
1、我们的课时系数虽不高,而我们的奉献精神却是 100%。本学期我们教研组除了教学工 作以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