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写心得体会这件事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写好相关的心得体会是很关键的,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杜绝粮食浪费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杜绝粮食浪费心得体会篇1
20__年10月13日至19日,__区粮食局与自治区农业厅、团委、妇联共同举办了20__年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整个活动周期间,共组织培训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义务宣传员1400名,发放宣传册13万余份,开展粮油科普宣讲100多场,参与社区互动活动的居民10万多人次,取得了预期效果,增强了城乡居民对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知识的理解。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部门联动,鲜明。此次活动由自治区粮食局、农业厅、团委、妇联共同举办,各部门间加强相互沟通协调,相互支持,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和“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突出节约粮食相关知识,紧扣时代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准备工作充分,任务落实到位。为组织好这次宣传活动,自治区粮食局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小组办公室精心策划,对整个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召集筹备会和协调会,自治区粮食行业协会也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两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筹备,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间,为宣传周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宣传及时到位,社会影响面广。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期间,__卫视、__晚报、__电视台及各地、州、市新闻媒体及时进行了采访报道。各地发布电视新闻10多条,报刊登发稿件9篇。自治区粮食局政府网、自治区农业厅政府网区、共青团网站、妇联网网站也进行了报道,在全区各族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热烈的反响。
杜绝粮食浪费心得体会篇2
同学们,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的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是早晨__钟的太阳。这就是我们,身上寄托着父母、老师、祖国的希望,心中涌动着绽放、高飞、长大的渴望;这就是我们,家里父母瞩目的焦点,学校老师关注的中心。处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又像春天竹笋日夜长。然而,有的花还没开放就凋谢了,有的笋还没长大就夭折了。痛心之余,我们苦苦反思: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在快乐玩耍的时刻;在归心似箭的回家途中,有些同学忘了“安全”两字,忽视了安全问题,让我们的老师、家长时时担心着,刻刻牵挂着。
经常在报刊在上看到,有的儿童游泳时出了事故;也经常在广播中听到,有的少年在公路上出了车祸……无数的事实撕扯着人们的心。上个星期,在那样喜气洋洋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时,莼湖小学两名学生去大水库游泳时由于底部水冷抽筋而死亡;上几天,一群小孩正兴高采烈地在工地上捉迷藏时,一个叫文文的小男孩不慎掉进滚烫的石灰池,身体严重灼伤;在兴高采烈的除夕夜,几个小孩没有大人看护燃放烟花,被质量不合格的烟花炸掉了两个手指;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有少年横穿马路,被无情的车轮夺走了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生命……无数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由得痛心疾首……
可是,光悲痛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赶走威胁到我们生命的恶魔,让安全、健康的天使常伴我们左右。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交通安全为重视首要交通法则一定要遵守,如:过马路走人行道;走路靠右行;不能闯红灯等等。并且坐车不做超载的,骑车不骑病车。谨遵交通安全法则,交通安全便有保障了。其次,在欢乐之余,别忘了无处不在的危险。如过年时一定要在大人看户下燃放__尽量不要燃放。烈日炎炎的夏天,若一定要游泳也要有父母的陪同;在嬉戏玩耍时,也要注意安全,别让危险恶魔有机会可趁。再者,我们对于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要掌握些防护措施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
最后,我要说,请你们时时将“安全”刻在心上,时时保持警惕。安全不仅是你个人的,也是父母的,老师的,祖国的,请把安全当作一种“责任”。我相信亲爱的小读者你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能大声地说:“安全在我心中!”
杜绝粮食浪费心得体会篇3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