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日》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5-06 作者:Mute 心得体会

心得是简略写出自己在学习中阅读过的书籍,心得是对学习后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红日》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红日》心得体会5篇

读《红日》心得体会篇1

这是一部全景式展示解放战争改朝换代、气势恢宏的生死大决战,是一部史诗式描绘人民英雄气壮山河、舍生忘死的主旋律。杨军,张华峰,秦守本和金立忠四个人是我们的英雄,他们打退了敌人的七次进攻。终于,在孟良崮,战士们用汤姆枪扫射山洞,把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射死了。

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作家通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东战场上力量的强弱对比,为解放军的最终胜利造成强烈对比,以说明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进一步刻划国共双方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作家一开始就把解放军放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之中,这样的结构布局在当时习惯于描写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文学作品中显得独特而又真实,体现出这位战争小说作家在当时的时代共名下对表现现代战争的独到眼光。然后,作品再以莱芜大捷的胜利作为过渡,最后以集中描写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达到高潮,三次战役虽有主有次,却浑然一体,作家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对时代共名的印证和阐述: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现代革命战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经过了无数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红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更重要的贡献还在于:在应和时代共名的同时,小说在战争观念和小说美学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探索性。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于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不禁钦佩于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那是要多团结的军队才能做到啊!战士们,你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真不愧是惊天动地的英雄。你们在战争中逐步克服缺点,不断前进,为中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你们是人民的骄傲!

读《红日》心得体会篇2

读完《红日》这本书,我心中有一丝悲凉的感觉.

?红日》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1946年底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嫡系王牌部队,国民党五大主力部队的第一主力,号称天之骄子.发起了涟水战役攻占涟水,与华东野战军交锋.华东野战军的一支常胜英雄军沈丁部队在涟水与敌主力部队二次交锋后,实行战略后撤,退到山东,休整训练.国民党企图压逼解放军在沂蒙山区决战,妄想消灭华东野战军.沈丁部队在莱芜西北的吐丝口地区,配合友邻部队,包围敌军.在莱芜战役中,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五万多人,活捉了敌军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国民党在各个战场上连吃败仗,途穷计拙.1947年4月,张灵甫又以所率领的74师王牌军作为核心和中坚,再一次向沂蒙山区的华东野战军大举进攻.华东野战军把这股敌人逼进沂蒙山区的孟良崮一带全面包围了敌人.沈丁部队配合兄弟部队围歼在孟良崮一带的国民党74师.国民党的外围后援部队,冒死向解放军阻击部队冲击,企图救出陷于绝境的74师,都被华东野战军打退.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华东野战军英勇的战士们,攻上了孟良崮高峰,把躲藏在山洞里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他的残兵败卒,统统歼灭.华东野战军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经过了无数战士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看完这本书,我感到自己现在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都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战士们虽然都不在了,但他们那永垂不朽,宁死不屈,舍己救人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家长点评:当看到共产党那种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献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国民政府由美国人支持,有全美的装备,有最先进的战斗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产党只有普通的枪支弹药,而且还要经常饿着肚子战斗,但他们有最勇敢的战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就是共产党最终胜利的原因.我常想,如果张灵甫能以大局为重,能以百姓利益为重,能以国家为重,也许他会成为第二个傅作义,那么,我们也就不用为他哀叹了.一个人拥有才华固然不错,但如果不用在为民谋福利上,那他的才华也就失去了价值.最后,由衷地赞美我们的党---一心一意为百姓的党!

读《红日》心得体会篇3

?红日》这部小说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1946年底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王牌部队,他们发起了涟水战役,与华东野战军交锋。华东野战军的沈丁部队在涟水与敌主力部队二次交锋后,实行战略后撤,退到山东,休整训练。经过修整后的人民解放军在莱芜战役中,灵活运用毛主席伟大的战略战术思想,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五万多人,活捉了敌军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国民党在各个战场上连吃败仗,途穷计拙。1947年4月,张灵甫又以他所率领的74师王牌军,再一次向沂蒙山区的华东野战军大举进攻。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华东野战军英勇的战士们,攻上了孟良崮高地,把躲藏在山洞里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他的残兵败卒,统统歼灭。华东野战军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的战争,经过了无数战士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正确指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人民解放军服从大局听指挥,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用小米加步枪的简单装备打败了用清一色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蒋介石军队。由此,我想到上次学校组织广播操比赛。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一次次反复练习枯燥机械的动作,同学们重复着蹲、转身、弯腰……汗水湿透了同学们的衣服,长时间的运动使同学们的腿都在发抖,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放弃。因为老师说过,我们是一个团队,是团队就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地抱成团,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比赛当天,同学们穿着统一的衣服,在老师的指挥下,整齐划一的动作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誉,取得了全年级第二的好成绩!

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读《红日》心得体会篇4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

...
《读《红日》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