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个人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5-11 作者:pUssy 心得体会

撰写心得体会是我们记录自己感受的重要方式,我们在写心得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思路梳理清晰,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色文化个人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色文化个人心得体会5篇

红色文化个人心得体会篇1

主题党日的正确打开方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要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是党的组织方式的重要创新,要求既要接地气又要有实效,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被广大党员喜闻乐见,那么如何组织一场“优秀”的主题党日活动呢?

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主要抓手。发挥支部主题党日教育党员、锤炼党性的作用,需要在突出“红色+”上下功夫,激发党员干部参与热情,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追循“红色足迹”,感怀峥嵘岁月,不忘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追寻红色印记是新时代党课教育的载体创新,是党员坚定政治信仰、锤炼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新疆可可托海,一个因矿而兴的小镇。一批批建设者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伟大实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淬炼出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这里也成了党员教育的重要示范基地,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内,一幅幅照片记录着功勋前辈为国分忧的峥嵘岁月。一幅照片就是一段故事,一个人物就是一个典型,它们共同孕育出可可托海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依托可可托海干部教育学院、县党建图书馆等党性教育资源,以沉浸式的情景动态之旅,让党员们追循“红色足迹”,感怀峥嵘岁月,不忘初心使命。

聆听“红色党课”,触摸信仰力量,传承初心使命

讲好党课,既是我们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有效举措,也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必备素质。如何把党课讲得让党员爱听、想听、接地气,是落实党课制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举办“清风满富蕴”讲故事比赛,紧紧围绕“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文化引领”“传承家风家训”等主题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演绎和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开展以“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为主题的“党课开讲啦”“牧区微党课”,围绕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这一条主线,使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48载初心不改、不问功与名”的最美老党员米那甫·堆山布、用生命倒计时诠释医者仁心的米兰·多勒达等本地先进典型为标尺,激励广大党员触摸信仰力量,传承初心使命。

书写“红色华章”,赓续红色基因,回望初心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薪火相传,更需要当代人的艰辛付出,其中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至关重要。富蕴更注重党课教育的内涵,激励广大党员铭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夏冬牧场,不少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上下功夫,针对牧区党建特点,建立“党群服务站”“毡房党校”,成立“马背服务队”,通过“望”民情、“闻”民意、“问”民忧、“切”民心的“望闻问切”党建工作模式,解决牧区党员生活困难。每年“七一”建党纪念活动时,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采矿路”活动,从宣誓中汲取无穷的力量。重走被誉为“功勋矿”的三号矿脉,接受英雄的洗礼,赓续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红色文化个人心得体会篇2

强基固本 党员教育守正出“四新”

广东省紫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常抓细,强基固本,守正出“四新”,着力打造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新时代党员队伍。

强化载体建设,打造新阵地。建设党校阵地。全面完成县镇两级党校及村级分教点规范化建设,实现党员教育三级主阵地全覆盖。一体多能打造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融合镇委党校分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建强党员教育基层阵地。蓝塘镇建联村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传统文化、脱贫经验、技能传授等内容搬进课堂,大力提升阵地教育功能。2019年县镇两级党校(含分教点)累计举办培训班857场次,教育培训党员干部3.8万人次。运用网络阵地。充分发挥“互联网+”特色优势,利用学习强国、“党建为村”、远程教育平台、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提升网上培训比例,强化党员日常学习频度。全面推动“掌上教育”,向党员干部特别是流动党员定点定时推送微党课,有效解决学习不集中、内容单一等问题。2019年开展党员网络教育培训100多场次,累计党员参加学习1.8万人次。打造红色阵地。挖掘柏埔镇方湖村龚苑香等革命先烈事迹,全面完成“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苏区革命旧遗址群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第二批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成为全省红色文化教育主要阵地之一。活化红色基因,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发展党员、主题党日、爱国教育的主要阵地,擦亮党员教育红底色,2019年我县共接收196批次6300人次参加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健全保障机制,构建新格局。建立“财政拨一点、党费支一点、龙华帮一点、单位筹一点”党员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支持县镇两级党校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并按每人20元标准安排村级党员培训经费。投资6000万新建县委党校,给予每个乡镇党校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建设资金,并将县镇两级党校的培训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镇级党校建设的实施方案》,持续优化镇级党校基础设施、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建设。建立充实党校师资库,挑选理论过硬、担当实干的党员干部作为县镇两级党校兼职教师。建立党组织“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党员教育培训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考评监督机制,把参加学习表现情况纳入党员干部考核考评、评优晋升指标,增强党员学习主动性。建立“县级党校重点培训、镇级党校特色培训、分教点普遍培训”机制,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实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轮训制,分领域、分层级对基层党员进行五年轮训一遍。

丰富教育内容,呈现新常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党员教育最突出位置,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县委领导以上率下,2019年以来共组织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专题学习54次。各级党组织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规范组织生活。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契机,把过好组织生活作为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学习。加强业务培训。将理论教育同业务培训高度融合,将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卫生教育等业务列入培训内容,科学精准制定落实“双计划”,2019年共统筹安排举办焦裕禄精神党性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专题班31个,培训党员干部2000多人次。

红色文化个人心得体会篇3

我校通过"传承红色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活动的开展,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团校阵地建设为主线,以文化活动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的红色文化建设体系。一年来,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学生学英雄,做好事的现象层出不穷,有30多人次拾金不昧,九年级学生捡拾手机立刻归还了失主,失主因此送来了表扬信;学

...
《红色文化个人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