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心得的过程中大家的思想一定都有所提升,相信很多人对写心得体会已经不陌生了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员同志谈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员同志谈心得体会篇1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的好干部,一个人民的公仆就此离去,带给人们无限的悲痛。走近廖俊波,我们可以看到,他曾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会见和表彰。在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感动和敬佩。
“扛”字显担当
廖俊波的优秀在于他的责任与担当。政和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是为数不多的贫困县。11年担任政和县县委书记,他实地调研,主动带头,扑下身去,真抓实干,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电商产业。短短几年,政和山乡巨变,不仅摆脱了贫困的帽子,2013年,政和县首次进入全省发展十佳。他用实干的精神诠释了“人民公仆”的内涵,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人民公仆”的感人篇章,他用责任和担当站好了人民公仆最后一班岗。
“民”字显情怀
廖俊波的优秀在于他对工作的尽职,对百姓的大爱。上任伊始,身兼重任,集思广益,绘发展蓝图。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能让工作欠账。一年到头,廖俊波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人民安居乐业。不仅如此,他深入群众,他到乡镇考察,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与老百姓一起沟通,帮助找原因、想办法、定措施,解决问题。在他的工作当中,始终贯穿的是老百姓的利益,他用自己一颗炽热的心与老百姓结下鱼水情深的群、干群关系,他用“一生心系群众”的情怀留给百姓温馨。
“廉”字显作风
廖俊波的优秀还在于他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纪律面前没有例外”,狠抓廉政建设。4年来,不仅经济加足马力,更拧紧了员思想上的“开关”,该县无一例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廉”字当头,以身作则,他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大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留下清白在人间。
逝者已逝,俱已往已。廖俊波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我们不能忘。痛苦和不舍不应该是生活的主旋律,应该化悲伤为力量,他所留下的精神也将勉励更多的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热情,让我们带着遗憾和感动,沿着廖俊波同志的足迹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有很多他未完成的梦想等待我们去实现。
员同志谈心得体会篇2
2011年6月,廖俊波出任福建政和县委书记。政和县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廖俊波带头扑下身子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3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2013年起,政和县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2016年,廖俊波担任南平市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工委书记,用真情和实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在经济建设中,他仍然奔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开发的工作一线,曾经3天跑了4个城市、会见了6批客商。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在同事的眼里,廖俊波就是一位典型的“拼命三郎”。廖俊波当年的搭档、现任政和县委书记黄爱华说,廖俊波同志是一位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的县委书记,他用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与作风推动了政和的山乡巨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对基层优秀员的深切关怀,对全国所有员的殷切期望。”廖俊波同志对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有力诠释了共产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忠诚与执着,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荣誉。村官虽小,责任千钧。我将以廖俊波同志为镜,时刻对照自己、修正自己,身体力行把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做一名让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干部。(李伟)
员同志谈心得体会篇3
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负重前行埋头干,杨军同志在出色完成审判任务的同时,还书写了多份调研报告在研讨会上学习,他在工作中还注重裁判文书的逻辑性和说理性,撰写的裁判文书在年度指导案例、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中连创佳绩,多篇裁判文书被评为优秀文书。
杨军同志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严格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兑现了把自己一生献给的铮铮誓言。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法官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
杨军同志忠诚担当、甘于奉献,表现突出、事迹感人,是践行法治思想的优秀员,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值得用一生学习的榜样。
杨军同志生前系x省x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厅长、一级法官,他长期奋斗在刑事审判工作岗位,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攻坚克难,因突发疾病,不幸去世,终年52岁。
杨军同志担任法官23年来,坚守法治信仰,秉持公正司法,他说:公正是法官的初心使命和生命,是一辈子的坚守。审判工作有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杨军同志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不错不漏、不枉不纵,始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我们要向杨军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心中有责。他始终坚守为民奉献的理念不丢弃,作为法律的执行者,要有所作为,还要有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气魄和勇气。杨军同志面对人民对公平正义期待越来越高的新形势,敢于迎难而上,这种对职业的尊重和敬畏,体现在他的每个工作细节中。我们学习杨军同志的爱岗敬业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多一份担当、少一份逃避或推诿,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更加得以彰显。
一生择一事,一事为公正。每一个挑灯夜战的夜晚,堆砌起的厚厚的卷宗;每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弥漫在扫黑除恶的主战场;20多年间审理近4000案件,0投诉,足以见证杨军法官浓烈的司法为民情怀,这是他对公正的守候,对法徽的承诺,他做到了。倒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线,生命定格在了52岁,他变成了守候着中国法治道路的一颗耀眼红星,永远照耀着我们,警示着我们,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员法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作为新时代法院人,我们为他履职尽责、司法为民、践行初心的精神触动,我们要向他学习人民至上、为民解忧的公仆本色,践行他忠诚尽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延续他对忠诚、清正廉洁政治品质。
作为一名法院的干警,我每天也见证着法院的忙碌,每次看到诸如邹碧华、李庆军先进事迹报告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就像是近在身边的同事一样,他们的事迹是那么真实清晰,他们英年早逝让人无限怜惜。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法院人对的事业的忠诚,对法律事业的坚守、对人民利益的无限热爱,对自己人格的无比尊重,这种精神从邹碧华到李庆军,再到杨军同志一直薪火相传。
杨军同志担任法官23年,最后倒在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线,年仅52岁,为了人民利益,他超额工作,与时间赛跑,践行法官的职责,用汗水和生命,书写了对和人民的忠诚,诠释了对法治和公正的坚定信仰。杨军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杨军同志那样,一生择一事,一事为公正,一辈子坚守原则,一生捍卫公平正义,惩恶扬善,用实际行动接力传承杨军同志的法治理想,为人民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29日,x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原刑事审判庭庭长杨军在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工作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2岁。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