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5-18 作者:Monody 心得体会

一篇有价值的心得是需要结合真实的经历的,心得是能一种帮助我们分析个人情感的重要文本,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自考本科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自考本科的心得体会8篇

自考本科的心得体会篇1

四月的巢湖春意盎然,到处萌发着勃勃生机。春天是个播种希望的季节,每年此时我都要积极准备自考,播下自考的种子,希望早日收获自考的果实。

儿时的我,成绩一直很好,进入初中后,我依然在学校里名列前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选择了中专,但上大学仍然是我心中的梦想。1997年4月,带着对知识的渴求,怀着对上大学的向往,怀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我到市自考办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首次报了两门后,开始准备课本,我跑遍巢城所有的书店,结果两手空空,一本自考书也没找到。无赖之举只好向学长借教材,好不容易借到一门课本,剩下一门只好看中专教材,接下来准备应考,自考成绩下来后,一门通过,一门“红灯”,初次经历自考的我感觉自考是不容易的,但也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既然我选择了自考,就要坚实地走下去。随后的日子里,我怀着平静的心境全身心投入到自考当中,远离喧嚣,伴着孤灯,在书本中探索,在字行间耕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中专毕业后,我自考已通过10门,即将拿到毕业证书,这更加坚定了走自考路的信心和决心。

毕业后,我被区人事部门推荐至一乡镇政府工作,面对工作的压力,我没有放弃自考。工作之余,当别人坐在酒桌上推杯换盏、闲聊娱乐的时候,我孤身一人端坐在书桌前,认真研读自考书。可是因高等数学理论功底弱,又无时间题海战术,更无专题辅导,这只“难路虎”将我的毕业时间一拖再拖,直至4月,我使出浑身解数才将其顺利通过,终于拿到大专文凭。当我从自考工作人员手中拿到印有安徽财经大学和安徽省自考委员会鲜红的印章的毕业证书,手捧这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的毕业证书,感觉它是沉甸甸的,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炎夏的挥汗如雨、蚊虫叮咬,隆冬的身寒脚冻、瑟瑟缩缩……,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呀,但所有艰辛的回忆迅速被胜利的喜悦所淹没。

自考的过程是一种历练,是一种分享,只有经历的人,才能深刻体味其中的忙碌和艰辛;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细细读懂其中的忧愁与喜悦;只有经历的人,才能快乐分享其中的甜蜜与温馨。

拿到大专文凭后,恰逢多家市直事业单位招考,我顺利考入其中一家事业单位。我很高兴,自考给我带来人生转机,但不自满,也没给自己停息的机会,4月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会计本科的自考,并陆陆续续传来一门门课程被通过的捷报。我又参加了全省统一的公务员考试,顺利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进入另一家新单位,迈向工作新起点。这年也因公务员考试耽误了几次自考,自考一路走来坎坷不平、跌跌撞撞,但我用信念支撑着,用行动努力着,终于在1月通过了本科所有课程,于6月份拿到了本科文凭,随后顺利拿到了学士学位。

感谢自考,是你让我圆了一个大学梦,感谢自考,是你给我带来人生新的机遇与挑战,让我充实、快乐;感谢自考,是你赐予我的知识、学习的能力以及新的工作机会;感谢自考,是你教会我独立行事的自立精神、坚强意志。所有这些都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将在今后的岁月里陪伴着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自考本科的心得体会篇2

首先,要重视历年的考卷,充分利用历年的自考试卷。历年的自考试卷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

(一)在预习一门课程时,将自考试卷上的题目与这本书的大纲与课后练习题相比较,这样就能对这门课程试卷的出题规律有一个大概认识,比如大纲上没有的内容会不会考、书上没有具体明确内容的部分会不会考。更好的学习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我在学习《婚姻法》这门课程时,通过以上方法发现,上一年考卷上的简答、论述题全部出自课后练习题,于是我对于课后练习题重点学习掌握。后来我参加98年下半年的考试,考卷证明了我的分析判断。

(二)随着自学考试的升温,有关自学考试的辅导材料越来越多,历年的自考试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其中的优劣。

方法是将试卷上的题目与辅导材料上的题目进行对照,重复率越低,则这本辅导材料的可用性越差。原因很简单----不能紧扣考卷的辅导材料对于任何考生都是没有帮助的。就我个人三年的自考经验,我不建议大家购买除历年试卷和各科《自学指导》以外的任何辅导材料。

(三)更好的帮助进行复习。在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后,做做过去特别是上一年的考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在学习上是否还有所疏漏起到释疑补缺的作用,

而且自学考试试卷上的题目还有一定的重复性,上半年考过的题目下半年未必下半年不会再考!或许因此而得到的几分对于及格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要重视各科的《自学指导》。

各科的自学指导一般都是教材的作者编写,紧扣大纲与重点,特别是练习题更是精要,考卷上的题目常常一字不差的从中抽取。大家将考卷上的题目与《指导》上的练习题比较一下即可得知。

其实说到底,自学考试以其严格而著称,好的辅导材料与学习方法并不能帮助我们应付过关,而是能够较合理有效地吸收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考本科的心得体会篇3

沿着一条因暴雨变得格外泥泞、坑坑洼洼的碎石路,迈过散落各处的西瓜皮和垃圾,在七拐八绕后,记者终于找到了小黄位于肖家河的住所。

楼道狭仄,二楼的楼梯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只用几排铁管替代。这是一间连确切通信地址都没有的出租屋,一张写字台、一把椅子、一张高低床,屋内的家具屈指可数:一台电脑、一台电扇、一盏灯和一台饮水机是屋里所有的电器。屋角一个砖砌水池不断溢出下水道潮湿的霉气。屋里显得闷热,小黄把窗帘撩开,其实离窗户不到半米的地方就是一堵墙,根本没有多少阳光能照进这里。就在这样一间不到9平米的蜗居里,小黄的自考生活已有4个年头。

4年前,高考落榜的小黄不想再复读,经学长介绍,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上了一阵培训班后,就退学靠完全自学的方式参加自考。为给家里省钱,他干过不少零工,书桌上一本印有必胜客广告的日历就是他做外卖的见证。那时他一小时跑三四次趟,算上5角钱提成,也只能赚8元。他还在培训机构打过工,每天也不过70元,发传单时还经常被保安撵走。打工辛苦一点不算什么,小黄怕的是耽误学业。为专心做实践考核报告,他忍痛放弃了所有兼职。并不富裕的家庭,现在是支持他学业的经济来源。每月800元的日常开销,听上去不算多,可全部要向家里伸手,这让小黄有些汗颜。

尽管有自己的蜗居,可小黄一天最主要还是泡在北理工的自习室里,早上常常8点前到校,每晚赶10点半的末班车回肖家河。前两天赶上下大雨,他又错过了末班车,等辗转回到家中已是凌晨1点多。他说,之所以总泡自习室,一是为找学习气氛,二是能碰到在培训学校的同学,聊聊天,缓解一下难以排遣的寂寞。

这里离京郊旅游胜地百望山不过两站地,可他从没去过。小黄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有些人觉得看书复习很无聊,可也正是无聊逼得我只能复习看书。”

小李是小黄之前的同学,他住在离市区更近的北理工集体宿舍里,宿舍比小黄这里大不了多少,住了6个人,一张床铺每月300元,相当于小黄整间屋子的租金。几年来,小黄和小李的自考之路走得都没有想象的顺利,小黄刚刚拿到专科毕业证,本科毕业预计还得小两年。小李虽然专、本多数课程都过了,却被英语(一)这一门课拖了两年连专科毕业证还没拿到。

“生活的艰苦,学习的艰辛,寂寞的难耐,这些都没什么。最让人心酸的是,有时付出了很多,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次考试结束,小黄觉得应该不错,

...
《自考本科的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