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心里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字报告,体会是表达我们内心情感和想法的感受性的文章,我们一定要认真写,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陪孩子的读书心得体会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陪孩子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
孩子上三年级了,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自己在家里也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陪孩子读书对家长来说也由开始时的义务,变成了现在的乐趣。我谈一谈自己陪孩子读书的心得:
一: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身教重于言传,家长们空闲时读点书,而不是看电视、闲聊天、甚至打扑克,整个家庭有了安静的读书环境,有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自然孩子也有样学样,做完作业,适当玩耍后也有了读书的兴趣,渐渐也就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二:进行正确的引导:现在的孩子,知识的接触面广,但是他们小小的年纪很难分辨出语言表述的好坏,很多怪话,脏话他们一下就记住了;很多人物形象他们很难分辨出好坏。因此在这个对一切充满好奇,兴奋和求知欲很浓而又对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断的年龄,家长首先要帮孩子选择适宜他们的书籍,适当抽出时间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读书的乐趣,同时也助于帮助他们辨析是非好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孩子读书,家长要有选择地帮孩子选择对他们来说由易到难的书籍,小时候识字量小,自己看书连猜带蒙,慢慢识字量多了,生僻的字渐渐少了,但仍要准备一本新华字典,对于不好猜的字,让他自己查字典,明白什么意思。渐渐增加他们的识字量。有时孩子偷懒,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总是问家长,这时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孩子自己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得到收获知识的乐趣。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其实每位家长都有自己孩子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正确地引导,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陪孩子的读书心得体会篇2
自毕业后,便一头埋进工作,再无暇逛书店、图书馆了。但工作了这一段时间,才慢慢知道,其实这种想法实属不该,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不仅要教好自己所任科目,更重要的还是要丰富自己,更新自己。特别是作为一名毫无经验的班主任老师,更应该善读名著,用智慧来感化学生。
曾看过一本书——《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作者美国著名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在进行为时15的深入调查之后,终于完成了这本著作。
书中一个叫比利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小家伙喜欢思考,喜欢动手,经常发明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例如:他让水流带着乒乓球沿着水槽滚入洞槽,轮番撞击几只铃铛致其“叮当”响,一头的玩具小猪便跟着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巴,一个小巧精致的切削器便完成了。他发明的这些小玩意儿既富含创造性又具实用性。因为,他似乎不懂得遵守学校的规定,他甚至连最基本的数学问题都不会计算。
在不算长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身边也有很多跟比利一样的孩子,他们或许语文、数学学得不好,但对于英语的敏感度和记忆力却很惊人,又或者他们学习不好,但在体育方面却有着匪人的成绩。我们难道能说这些孩子是所谓的“后进生”吗?在我看来,答案是“否”。
看到此书之前,虽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也只是停留在觉得这个孩子“真可爱”的层面上。看完此书之后,我明白了一句话:应该用多角度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问题学生”,作业不做,考试又不及格,还经常欺负同学,爸爸妈妈在批评的时候也无法摆正自己的态度去改正错误,但就是这么个令老师、家长头疼的孩子,他的字却写的很端正、漂亮,甚至比班上几名学习好的学生写得还好看呢!于是,我尝试着把他的这个优点放大,几次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夸奖他,每一次,我仿佛都能从他因不好意思而涨红的小脸上看到一丝骄傲,我知道,他这时一定觉得自己很棒,而这正是我想要的——他必须先肯定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我惊喜地发现,他的进步越来越大,原本讨厌做作业的他,每天看到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看他的作业,我知道,这小家伙等着我夸奖他呢!虽然,他上一次的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相信,通过我和他一起的努力,他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它还介绍了许多方法,包括教家长如何发现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七个方法,等等。这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陪孩子的读书心得体会篇3
读完了《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接着看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龙应台34岁开始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人生三书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的龙应台面对孩子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感受这个世界的过程,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是对生命成长的的实景写生,儿童成长中的语言和行为引导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实操价值,如:面对孩子牙牙学语时候对外界的好奇,性意识的启蒙,青少年时期的叛逆,成长时期的“偷东西”游戏,第一次去见二胎家庭时候的做法和说法......
?亲爱的安德烈》通过书信的方式展示了两代人三观的碰撞与交流。平等的让人惊讶,坦率的让人痛楚。直面青春期男孩子好奇的“性,爱,摇摇乐”,一个睿智的父母大至如此,和孩子一起再成长一次。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和探索经历陪孩子经历。“我的妈妈是一个很厉害的妈妈,她总是能把我们不知道的事物和知识解释的有趣又明白”,为人父母,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儿了啊。当然,里面也有一些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的辩论,如,对待研究的态度,对父母离婚后孩子的心理塑造和影响......每一个方面都会引起我很多深思,如果此情此景是我该怎么做?作为一个从事行业的工作者,也依然有很大的学习和参考能力。
?目送》74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深邃,忧伤,美丽。
她笔触细腻,世间一丝一物彷佛都有了生命,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写世界各地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时候,她的笔触刀光剑影,寒气逼人。她是有智慧的,这个智慧再经过近70年岁月的打磨,你就感觉那是一把锋利的剑,点出你随意暴露的破绽。
我想我还会多读几次这几本书的。
陪孩子的读书心得体会篇4
学校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字叫《读懂孩子》。
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
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从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遇到困难,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书中说到:“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充满爱心的去思考问题。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