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加强自己的思考能力,我们一定要认真写体会,你是否觉得写心得体会都是一件过于复杂的事情呢,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为一做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为一做心得体会篇1
围绕如何开展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全面推进“三会一课”三贴近、三改进活动。让党员思想教育不但要学,还要懂;不仅要懂,还要会做。通过全新的“三会一课”,党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党员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大家主动参与到重大工作和建设发展的问题讨论中。而通过互联网视频会议,手机党课等“互联网+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兴隆街道的在外党员也积极参与到“三会一课”学习教育中,为更好地服务外迁老百姓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创新“三会一课”三贴近三改进“以前开会就是传统形式上的把党员干部召集起来听领导讲课。”兴隆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对此有着很深的感触,“现在党的思想教育活动从会议室搬到了新区建设工地、规划馆、兴隆湖。让我们对新区发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更美好的期待。”兴隆街道负责人介绍,要解决“三会一课”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党员参会率不高的实际问题,就要让使其更贴近中心、贴近实际和贴近党员。同时,还需要改进会议形式,改进会议内容,改进会议场地。改变会议形式就是要打破领导一人讲的会议模式。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在外创业的党员和年轻普通党员自己讲、一起讲。这样既能使会议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为党员搭建了展示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而改进会议内容就是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传达文件精神的方式。要将党员关注度高的问题纳入宣讲内容,实行领学者先学深、学懂,再用大家听得懂的土话、大白话讲出来给大家听。最后,通过将会议的场地从传统的办公室搬到户外,让党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感同身受新区建设成果。
兴隆街道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其作为学习政策、研究交流、统一思想、议决事项、工作部署的桥梁。党员之间打开了心扉说亮话,大家积极征询对全村重大工作和发展的意见建议。这样的“三会一课”不仅有着强大的魅力,还使得党员与党员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据了解,兴隆街道还面向全体党员开展“三会一课”满意度问卷调查,使“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具备了强大的成长性。
当好传声筒让党小组流动起来
曾强是三根松村的一名党员,由于城市建设暂时搬到了距兴隆街道20多公里以外的双流区公兴街道,像他这样情况的临时安置户还有很多。他告诉记者,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三根松村找到居住在公兴街道的三根松村党员成立了党小组。“我们通过‘三会一课’思想教育将会议内容告诉给临时居住在这里的党员和群众,给他们传达信息、宣传政策。”曾强告诉记者,“我们既是党支部的传声筒和收音机,又是群众的‘百事通’。群众有困难找我们,我们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反馈给党支部。”
据了解,兴隆街道通过设立三根松村党支部优化了党小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外设了三个党小组。通过新的“三会一课”,这些党小组根据各自划分的区域流动起来了。党小组组长主动入户为在外群众做思想动员和释疑解惑。群众的话用心听、群众的事用心办,这样的党小组不仅起到了党支部与群众的润滑剂效果,同时还为党支部发挥着传声筒作用。
“我在外地工作,但这并没有耽误到党内教育学习。”三根松村党员陈应龙目前在安徽合肥工作,他告诉记者,这并没有耽误到他的党的学习教育。“现在的科技很发达的嘛!通过互联网的电视电话会议,三根松村的每次大会,小会我都没有落下过,还有积分奖励!”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街道开具流动党员介绍函,在外工作的党员可以选择在当地参加党的教育学习活动,也可以选择通过手机党课、发送资料、电视电话会议参加到三根松村的“三会一课”学习教育活动中。
三为一做心得体会篇2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8700多万党员迎来一场新的时代大考。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落实到每名党员,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严明纪律和良好作风把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严肃党内教育、严格党内生活,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总结历次党内教育的经验,抓出实效、坚持长效,并不容易。正因为如此,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围绕总体要求、教育内容、主要措施等做出具体部署,要求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不虚、不空、不偏,关键在于“走心”,要拧紧“总开关”、找准“切入点”,杜绝“空对空”、“两张皮”的误区。
拧紧思想认识的“总开关”。思想认识高,行动才会更自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集中一定的时间、精力来开展学习教育,达到教育党员、提高能力、正风肃纪的目的。开展“两学一做”,必须首先摒弃模糊认识,扫清思想障碍,打牢理论根基,充分认识开展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两学一做”深深扎根于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躬身实践、自觉践行,确保学习教育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找准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只有找对方式,才能取得实效。影响党内教育实效的因素,主要问题是怕接地气不够、联系实际不紧,说不到党员干部心里,激不起思想共鸣。因此,开展“两学一做” 必须找准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坚持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两手抓、两促进,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上下功夫,多一些集中学习、多一些讨论交流、多一些有效载体,以党员干部易于接受、贴近心声的方式,使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更接地气、富有生气、卓有成效。
三为一做心得体会篇3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如火如荼开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基础在学,就是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学好党章党规、学好系列讲话,这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注重学习,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掌握党理论创新成果,不坚持党的政治主张,不履行党员义务,不遵守党章党规,就不是一名合格党员。
我们党是一个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党。为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从党委中心组学习到党支部三会一课,内容上和时间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次两学一做对学什么、怎么学也有着明确的部署。
为了提高了理论学习的约束力、引导力,一些单位、部门也通过检查学习笔记等方法,以引起大家对理论学习的重视。这些做法都很好、也很有必要。但为使理论学习更有效,对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也要有所创新。
事实上,在一些基层组织和少数同志那里,对这个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突出表现为思想观念陈旧、组织方法单一、检验方式老套。有的习惯于搞一般的死记硬背,追求笔记本上的整齐划一,讲究记录本上的名言警句;有的不重视青年党员接受信息途径的新变化,不研究、不琢磨理论学习的新手段;有的不善于了解党员的需求;如此种种,党员不但学不到多少东西,还影响了理论学习的兴趣。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方法比喻为过河的桥和船,指出: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