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心得体会是能够帮助我们将内心的感受抒发出来的,若是我们的内心对某件事情有念头时,需要把这些撰写在心得体会里,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篇1
拜读了窦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读书一生”的阅读态度。她认为: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她看来,要以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龋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启蒙时的“小人书”叩开了她阅读之窗,读书看报的习惯培养了她的心性,只要遇到好书总会情不自禁的翻阅,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她博览群书,儿童经典令她和学生建立起了共同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人物的人格特质和道德勇气,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文学社科经典令她无形中拥有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对生命的质感和情调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经典教育理论书籍用理论去指导,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实用的,更是快乐的。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回到教育的原点》一文谈到,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读了这些文字,我也开动了脑筋,认识到不仅要学会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还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会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添一份人生的精彩。读了这本书后,我会更多地在反思中阅读,在阅读中反思,提高自己的素养,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篇2
我平时书看的不多,阅读十分浅薄。今年干训部推荐给校级领导的必读书目有一本是窦桂梅的《回到教育原点》。一日,打开书,一看便不能放下。这本书让我们分享了窦桂梅老师精彩的教育人生,领略了她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窦桂梅老师从吉林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走出来,1982年15岁的她走进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做文书工作,同学们都很羡慕她,可她认为既然学了4年的师范,就该当一名好老师。几经周折,终于来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由于分配晚了,她被分到教务处做辅助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先后教过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自然、思想品德等几门课程。这5年使她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各方面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开课的历练让她快速成长。1995年至1997年她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生语文教学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从此以后她成了中国小学界的一位名师。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博士。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特聘专家、专题课程主持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小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提名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被评为“建国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
窦桂梅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教育需要我们经常学习,不断实践。学习是会得到实实在在收益的,“学习让我们走向生命的高贵”。
窦桂梅在《回到教育原点》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与反思,我的读书意识还很淡薄,读书还没有成为我的生命需求。要想体会到教育的幸福,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生活质量必须多读书,我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不要再给自己拒绝阅读找任何理由和借口,阅读从今天做起。
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篇3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窦桂梅老师的又一力作,趁着假期,于春节间匆匆读完,但她那清新质朴的文笔、超前的教育理念、豁达的人生态度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语言总是能打动人心,触及灵魂,发人深省。
何为教育的原点?在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中,提出教育的原点就是师生中流淌的爱;在王阳明的眼中,教育的原点是在良知里;在犹太人看来,教育的原点是智慧;在爱因斯坦和罗丹心中,学习才是教育的原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语文教学一直奔走在改革的路上,奔跑中风景各异。现在,寻找回归之路的呼声不时响起,什么是教育的原点?窦老师心中的教育原点就是把“爱、良知、智慧、学习”融合在一起,做一个专业、有爱、有良知的老师。
窦老师认为,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读书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窦老师说:“阅读史,就是一名语文教师的生命史。”此话一点也不夸张。“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读书一生”是窦桂梅老师的阅读态度。她认为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她看来,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藏。我们来看看窦老师的阅读轨迹——启蒙时的“小人书”叩开了她的阅读之窗,读书看报的习惯培养了她的心性,儿童经典帮她和学生建立起共同的话语体系,文学社科经典令她无形中拥有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对生命的质感和情调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经典教育理论书籍令她更敬业更专业。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实用的、快乐的——因为阅读,她站上了“巨人的肩膀”;因为阅读,她激情投入;因为阅读,她卓绝睿智!是的,读书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保持智慧鲜活、散发人文气质的唯一途径。
掩卷沉思,反思自己,虽然平时也有读书,但大都是蜻蜓点水式,只浮于表面,只限于狭窄的阅读空间,根本没有深入领略书中的博大精深,就更别说阅读系统化和记录阅读所得了。语文传承的是人类文化,大量阅读、大量积累、勤于练笔,无疑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一个好老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个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三块组成。窦老师说: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不但自己要阅读、阅读、再阅读,更应该带动孩子们去阅读,为孩子搭建进步阶梯的第一个平台,共同接受文学、社科经典的洗礼,获得根部滋养,让自己的教育回到原点,让孩子的学习回到原点。五尺之躯能够站在讲台上驰骋古今,畅谈中外,只有阅读才能产生这种奇迹。
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篇4
这本书给我们分享了窦桂梅老师精彩的教育人生,领略了她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要“无条件的热爱学习”,学习是会得到实实在在收益的,“学习让我们走向生命的高贵”,她的人生经历令人感叹、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精神的震撼、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