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团课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7-02 作者:couple 心得体会

要是大家的内心对某件事情有见解时,需要把这些撰写在心得体会里,心得体会一直都是可以很好的记录自己心里感受的文体,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一期团课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期团课心得体会7篇

一期团课心得体会篇1

在基层,总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上面的政策很好,但一到下面就变了形、走了样。具体到民生领域,从近年来查处的众多案例来看,制度设计的漏洞、制度执行的不力、监管机制的缺失,往往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现实因素。从违规办理人情保,到挪用农村救济款、低保金,再到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资金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无不暴露相关制度的软肋及监管机制的软弱迟钝,宜宾市“引爆”的农村引水工程水渠腐败并非个例。笔者所在的农村,便民水泥路四通八达,但质量太差,多数已不“便民”了。随着国家对民生事业的重视,财政资金大量投放到促进就业、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项目上,使得民生福祉得以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在实施民生工程中,一些贪腐官员借机渔利的贪腐案件,也是层出不穷,并不断升级、蔓延趋势,一些民生工程已经成了腐败的温床,窝案、串案不断,俨然成为某些人手中的摇钱树,成为“捞钱工程”。究其原因,发展的投入越大,利益的土壤也就越丰厚,加上对权力缺乏约束,致使发展的空间“异变”成了官员寻租的空间,成为利益集团的饕餮,使得政府公信力受到损害。

曾有评论如此形容,目前农村民生工程的腐败至少有四大特点,一是钱不太多;二是项目多;三是权力集中;四是监管不到位。无疑,这是易出现腐败,容易引发腐败高发地的主要原因。因为项目多则腐败机会多,权力过于集中更容易滋生腐败。当这四个特点集中在一个领域,必然导致腐败几率高。归为一点,主管部门既承担管理职能,又承担部分分配职能,说白了既承担政策性负担,又能享受行政性特权,也就是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看来要治理能源系统的腐败,既需要削权,更得限权。至于给腐败分子提供了以权谋私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一些腐败分子利用制度漏洞大肆吞噬民生资金资源,是“微腐败”的常见类型,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形势下,对这类腐败现象更应严管严治,坚决防止一些人打民生资金资源的主意、触碰百姓的奶酪。

治理顽疾,既需要猛药,也需要治本良方。正反两面的经验告诉我们,针对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查处个案并不是终点,关键是举一反三、查漏补缺,让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不断挤压腐败滋生的空间,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环境,从而为民生福祉筑牢制度防线,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

一期团课心得体会篇2

有这样一些党员干部,干工作抓落实不是凭着党性、公心,而是全凭任性、私心,合意的就干,不合意的就躲、就推,甚至把少干一件事、多偷一回懒当做是占了个大便宜,沾沾自喜。说起这些来,他们不仅毫无愧疚之心,反而有得意之色,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工作中如果占着位子不作为,反而以偷懒耍奸为乐,不知廉耻,这样就会动摇了心态,消磨了意志,冷却了斗志,久而久之,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挫伤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背离了合格党员的标准,也远离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工作中不偷懒、不推责、不占便宜,反映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作风、精神状态和能力素质,也是衡量党员干部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的重要标准之一,三者密切相关,落实在行动上就是勤恳工作、敢于担当、廉洁自律。作为党员干部,要明白任何在工作上偷懒耍奸的行为都是不作为的表现,这样的行为,不仅群众不答应,党纪党规也不会答应。人之一生,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有所为。我们知道干事业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与其以偷懒耍奸为乐虚度光阴,不如脚踏实地去干一番事业,只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只有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知责奋进、尽责有为、担责不诿过,才能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牛玉儒、“人民的好村官”沈浩、“一辈子做好事”的杨善洲,这些朴实的名字背后,跳动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他们之所以能让大家铭记于心,就是他们心里装着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以为党和国家建功立业为价值取向,以为人民服务为不懈追求,在干事创业中须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样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天下一勤无难事。对于一个人来说,勤奋是成功的阶梯,偷懒是失败的泥淖。“人心一懒,则百体俱怠;百体俱怠,则心日荒而万事废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勤政不仅是为官之德,也是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党员干部:“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须知,共产党人不是“吃”世界,而是改造世界;不是享受生活,而是创造天地。责任摆在那里,困难挡在那里,如果不去干、不去解决,党员干部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干部的能力要靠实干去锻炼,水平要靠实干去提高,素质要靠实干去检验,工作要靠实干去评说。党员干部要永远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鼓足勇毅前行的干劲,不做偷懒耍奸者,勇做“拓荒牛”,放开手脚工作,撸起袖子干活,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击水中流,力争上游,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一期团课心得体会篇3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文章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带领大家走上新民主主义道路,夺取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在建国初期,党带领大家完成“三大改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带领大家一同开展“真理大讨论”,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在哪个时期,我们党都能坚持从国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走自己的特色道路。

然而,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其实,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走好“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历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前进,这是历史的结论,更是人民的选择。

走好“必由之路”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全面领导贵在全面,重点是全覆盖,目的是实现坚强有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和加强

...
《一期团课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