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思考事情的发展经过,记录心得体会才是有意义的,当我们在生活经历了特殊的事情后,写心得体会就是最好的记录方式,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党廉教育心得体会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党廉教育心得体会篇1
最近发现小朋友看书的习惯越来越差了,刚开始的时候是出现了撕书的现象,我还有点不太在意,渐渐地过了一些日子,撕书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了,有一天当我在去看书架的时候,发现书架上的书已经面目全非了,有些书不但被硬生生地剥了皮还东倒西歪地躺在书架上,有几本书有一半露在外面,摇摇欲坠的样子,我看了后很是生气,到底是怎样在看书呢,能把书看成这个样子。于是我想:现在还不整顿什么时候整顿呢?于是我将书架搬到前面对孩子们说:老师刚刚有听到很多书在哭,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书架上的书,他们怎么了?很快小朋友一看就说出了原因:因为它们没有放好,我继续问:是谁没有把它们放好呢?小朋友们纷忿推卸责任:不是我,不是我,我放好的。
我觉得好笑:都不是你们,难不成是我吗?但是没必要和孩子计较这些,这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特点,于是我又问:书说我们没有放好很难受,我们一起帮书宝宝放放好好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讲:好!于是我请小朋友们一人拿一本书,请小朋友看一看书有什么地方坏掉了,有些说撕破了,有些说被折过了,我利用小班幼儿还存在着泛灵心理请他们揉一揉被撕坏的书,把书弄弄平,但我们今天的重点是怎样放书,于是我请孩子讲一讲怎样将书放在书架上,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讲起来,许多孩子讲得很对,但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但最最关键的其实就是书比书架的空位多,要把书放在空的地方这才是关键,突然我的脑子中冒出了一个想法:在放书的时候有写地方书放满了但孩子们还是往里塞书,这样势必会导致书被弄坏,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们应该把书放在什么位置呢?
你可以把小手伸进书架的空隙里如果小手能伸进去那书就可以放,如果小手伸不进,那就要找别的地方放书了。讲完后我请孩子们拿着书一个一个上来请他们把书放进书架里,到最后一个孩子放好书后都很整齐,我想还不错,但这是在我的眼皮底下放的,如我没在看孩子们也能这样摆好吗?于是在第二天下午的餐后活动,我特地组织了孩子进行看书活动,在收的时候我没有提醒幼儿,接过看到李昕哲是最后一个去放书的,他把小手伸进空隙里,这边伸伸那边伸伸,最后终于把书放进去了,看到这我不禁笑了。一星期以后再次看到被摆放整整齐齐的书架的时候我更是在心里笑开了花。
其实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怎样要求孩子,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能够做到的,只是在这里你需要适当的方法。
党廉教育心得体会篇2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女儿吴xx今年7岁,学习上她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她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她就比较懂事,时常能带给我们温暖、感动与惊喜。进了小学后,在老师的悉心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先,我们感觉她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王老师以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因此每对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用爱心、责任心给予关心指导。但是尽管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一定都能够如愿以偿。家庭孩子的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孩子的教育水平。刚刚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感觉有很多收获。在座的老师也都是孩子的教育专家,你们关于孩子的教育的理论以及孩子的教育的实践都比我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深知在孩子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专家面前谈谈有关孩子孩子的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正。
一、创造温馨环境
(一) 达成孩子的教育共识。尽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我们购买或借阅过有关孩子的教育的书籍,在一起交流对孩子的教育的认识。当出现孩子的教育上的分歧后,我们能坐下来坦诚交谈,直到达成共识,这样使得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都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决办法,不至于今天告诉她这样做,明天告诉她那样做,让她无所适从。
(二) 营造学习氛围。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真理。活到我学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铭。在我家,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灯下看书学习。女儿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在学习,她也就很习惯地捧一本书,小的时候她就缠着我读给她听,后来我就鼓励她自己阅读。慢慢地,她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因为我经常让她读些散文诗歌,她有时还会写出一些小诗歌,充满童趣。我和她爸爸会细心地帮她收集起来,有时静下来与她一起重温她写出来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觉是一种享受。现在每天午饭后,她都会静静地坐在那儿,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二、培养良好习惯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通批评或在训斥就能实现,必须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一) 鼓励少说多做。经常孩子的教育孩子应把空想、说空话的时间用在实事上,告诉她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
(二) 注重循序渐进。比如:培养孩子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一开始只能要求背2~3个,以后习惯养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儿4周岁就开始学钢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学,但我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渐渐放松了学习。我想,必须培养她独立学琴,否则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把独立看谱、练琴的想法与她以及钢琴老师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可想而知,回课的质量非常差,不是节奏不对,就是乐谱看错,但我没有慌张,她愿意自己练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和钢琴老师不断鼓励她,并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使她渐渐适应了自己联琴。半年之后,我们已经把孩子的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从此,她进步非常快,而且在烦恼的时候她会用弹琴去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我偶尔也会站在她旁边听她练琴,但已经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听琴,再不用愁没有陪练时间而内疚万分了。现在我开始动员她写日记,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写,而是告诉她把每天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长短不限,她坚持得也不错。
三、勤于沟通,多加鼓励
(一) 平等沟通。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孩子去拒绝父母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爱心。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稍微懂事时,我就告诉她:“你和妈妈是平等的,我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但你必须把你遇到的或是高兴、或是委屈事情统统告诉妈妈,这样就等于妈妈陪着你又长大一次,我会很开心的!”的确,我非常乐意与她谈天,我会把我对事情的看法尽量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告诉她,与她无所不及的交流使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她也就非常愿意听我的评价,很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观点。
(二) 真诚鼓励。我深信: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善于发现她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着她一点点进步,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并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简单呵斥或冷言冷语,而是耐心开导,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还没有回家,她给爸爸打电话,言语中透露出情绪不高,似乎有心事。我们赶回家后,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