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堂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8-17 作者:Lonesome 心得体会

写体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索,我们从每次尝试中获取了宝贵的心得体会,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德育课堂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德育课堂的心得体会5篇

德育课堂的心得体会篇1

自20xx年10月,课题申报成功以来。我们课题组在县德育办的要求下。开学初,每位实验教师备好一至二节教案,课题组长根据他们的内容,拟定好各位教师上课时间,我们共有14节教案,基本上达到每周一节。有极少数教师认真完成了上课,但有大多数老师没有对德育课题引起重视,还认为是增加负担。当然在这一阶段中,谈不上完成的成果。把所做的事情作个总结:

本期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

我们立足本校实际,以德育创先有新举措,校园文化有新形象。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坚持以思品课和班队课为德育主要课程,本校是校长全面抓思品,班主任老师认真完成班队课。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学生情操,对改造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创设活动载体,寓于活动之中。

学校重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学生行为的标准,狠抓体验、规范。让学生分别能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体验,还能在大自然中进行体验,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学习、生活、卫生、劳动习惯。本期在开展实验竞赛,小制作比赛,六一活动中,成绩较为突出。

1、开学初,由少大队制定好班级德育评分考核方案,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为规范方面做到:在校园里不吃零食,提倡学生不带零花钱,应该懂得节约是美德;讲究环境卫生,在教室里、校园内、校门口看到任何废纸杂物都有责任和义务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教室里要做到绿化、美化、艺术化;同学间团结友爱,不打架骂人;由于是农村学校,学生的语言意识是特别差的,所以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开展说普通话从我做起活动,规范全体学生语言意识,树立文明学生新形象,以普查与抽查相结合,记入班级德育考核之中,要求师生之间交流多使用“对不起、您好、谢谢、没关系、老师好、同学好”等礼貌用语;礼仪更是重要,见车行仪,不乱穿梭马路,放学回家成路队。

2、开展光荣升旗手活动。三至六年级各班积极推荐有特长,为校为班级争光的学生为“光荣升旗手”,每周一轮流升旗,让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为了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变学生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上期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再开展切合实际的活动,对队员的心灵进行洗理,激励他们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四、做好阶段性总结,健全课题管理档案。

本期制订有关课题工作的规章制度,有德育课题研究管理条例,其中包括了课题申报、论证、立项、实施、结题、考核、评奖等一系列细则;课题组长职责;课题活动实施方案等,这些管理规范确保了我校德育工作有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有检查、总结和考核,有课题申报、指导、结题和奖励,资料完整,存档有序。

在参加学校“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部分成员能根据自己所上德育活动课,总结活动情况,得出活动效果。从而为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打下基础。我校为了课题能够更好地开展,建立了“农村寄宿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德育课堂的心得体会篇2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

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要使这一思想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当然,品德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

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德育课堂的心得体会篇3

今年5月19、20日,我参加了区系统中小学德育与安全副校长培训班。培训班由区局陈焕鹏副局长组织。培训班首先由广州市律协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宇烈作《法律思维在管理中的运用》;其次分别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人事处处长毛国民作《学校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广州市新穗学校副教授石军作《如何应对校园欺凌》、荔城二小三位校长作《安全、德育工作经验分享》进行培训。在培训班上,各主讲人通过深刻的理论阐述、生动的案例剖析,深入解析突发性事件的成因、基本特征和分级标准,明确指出了突发性事件、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之道,着重强调了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让我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突发性事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处置原则和方法等有了更深入系统的认识。

现在,很多学校在安全工作上如履薄冰,唯恐因为伤害事故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即便如此,伤害事故的发生仍然不可避免。而在伤害事故发生之后,学校及教师常常手足无措,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正常的教学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我认为应对学校突发事件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安全重“预防”。

学校要加强对《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的学习。学校领导班子及教师不仅要懂内容,还要让学校、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心

...
《德育课堂的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