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篇优秀的体会,对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有很大帮助,心得体会的写作说白了就是用文字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捐衣服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捐衣服心得体会篇1
上午,我正愁着写作文的事,冥思苦想想不出什么好事情写,正碰到妈妈要去洗衣服,我想不如就帮妈妈洗洗衣服吧!
我先将桶里装满水,将所有的衣服放了进去。这里面的衣服包括爸爸的,妈妈的和我的。看爸爸妈妈的衣服那么大,一点儿也不好洗,还是洗我自己的吧!我看这些衣服在水里慢慢地漂,上面这层衣服怎么也没弄湿,我就伸出手把这些衣服按下去,哈哈,这会总算全湿了吧!这些衣服就像饱受折磨的老人一样低下了头。我从这一堆衣服里找出我的小短袖t恤衫,那是一件白底夹着蓝条纹的t恤衫。
我拿起一块大肥皂,挥舞着向t恤进攻,我发现白底的地方特别脏,有的地方还打了黄黄的渍,我在有渍的地方用了较多的肥皂,还特别在哪里使劲搓呀搓,我惊喜的发现:有些地方的渍不见了,不过可惜的是还有些地方总是弄不干净。看来,以后穿衣服真的要小心点了。我接下去把t恤衫放在桶里,换了一遍又一遍的水,等水变清了,我才把它拧干,拿出衣架,吧它挂上去。妈妈看见了,问我:“你看你挂的衣服和我挂的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仔细看了看,怎么妈妈挂的衣服都是反面朝外的呀?妈妈告诉我:“如果正面朝太阳,衣服就会容易被太阳晒褪色的。”原来如此,想不到简简单单的挂衣服还有学问呢!衣服挂好了,我看着我的小衣服在风中荡来荡去,好像在跳舞一样,好开心哦!这下我可以回去写作文了哦!
捐衣服心得体会篇2
我的衣服很多,一件件整齐地挂在衣柜里。打开衣柜,迎面总会飘过一阵清香,令人心情愉悦。
想到每天晚上我总是顺手将脏衣服扔在洗衣机里,之后去做乖孩子好好学习,心里多少会有些惭愧。而不知何时,再见到被我扔在洗衣机的它们时,已经整齐地放在衣柜里,变得干干净净了。我不禁想到:衣服从脏到净到底需要多少环节,又是怎样操作呢?
于是我收集好大人和自己的一些脏衣服,抱着它们来到洗衣机前。怎么洗衣服呢?我心里一阵惭愧……我仔细回想着以前爸爸妈妈洗衣服的步骤。嗯,第一步应该是把衣服倒进去。于是,我把衣服一股脑的塞进滚筒里,按下开关,灯亮了。好的,我要执行的是“漂洗”。放水吧!咦,怎么没反应?再按一下,还没反应!奇怪,我顺着洗衣机的水管往上瞅。哎呀,水龙头接的不是这根管子!真烦人,我使劲把插在上面的水管一拔,谁知水龙头里飞射出带着怒气的水喷了我一身。好凉啊,而且那么大的冲力,真是能把活人吓死!我赶快把正确的水管接上,这才恢复了正常。看着清澈的'水像小瀑布似的流出来,心里好踏实。倒了些洗衣粉,盖上机盖。我听到了里面的流水声停止了,取而指代的是滚筒旋转的声音,便放心的离开了。还是自动的好啊!等我再次回到阳台,衣服已经甩好等我晾干了。拿出衣架子,我闭着眼睛使劲地抖衣服,弄得自己身上潮乎乎的,再把湿衣服展开,挂上去,一件接一件,动作有些生疏,不过最起码我尝试过了,心里是实在的。
其实,洗衣服真的不难。而且,我相信如果每天都让我洗,我一定会总结出最快的执行方法。可是,我有耐心每天都洗吗?当我的好奇心消失了,我还会坚持下去吗?显然不会,可为什么大人们会呢?难道大人们不感到累,不想偷懒吗?不是的,我想这是出于他们那有强烈责任感和无私的爱。责任让他们义无反顾,爱让他们心甘情愿。可我和他们比较起来,似乎就太渺小了。虽然我知道,父母一定不会让我们每天自己去洗衣服,可是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知道自己每天穿在身上的衣服有他们的多少辛劳!
衣服,穿在身上,心里充满被爱的幸福。
捐衣服心得体会篇3
我从很小很小开始就会洗衣服了,因为妈妈比较晚生我,年纪大了,而且我们的家庭条件也不好,没有洗衣机。我每天都会自觉地洗了全家的衣服——都是在傍晚的时候。
今天晚上,我洗完澡之后,把所有人的衣服放进洗衣盆里,打开水龙头,放满整整一桶水。我轻轻地倒入洗衣液,生怕我放多了,就浪费了。不过洗衣液还算好,倒了一点就可以让所有衣服沾到泡泡。等泡泡真正填满洗衣盆时,我就让它在那儿泡一会,数好衣服的数量,进房间拿衣架去。有十五件衣服,我便拿了十五个衣架。
一切准备就绪,我卷起袖子,挽起裤脚,慢慢蹲了下来。我拿起衣服,平摊在水上看了一下,有哪个地方比较脏。我看到衣领上有一点油渍,便把泡泡滑到上面搓了搓,搓了一会儿后,那油渍便消失了。
一件,两件……一直洗到第十五件。我在放满水,把已经洗干净的衣服放到里面,看哪里有泡泡就说明哪里没洗干净。我等了一会儿——嗯,很满意,没有泡泡了,洗的真干净!我满意的把桶提了上去,拿衣架挂了起来。
洗衣服已经是我的家常便饭了,我今后会为妈妈、家人们一直劳动下去,不再让他们变得辛苦!
捐衣服心得体会篇4
我的老师欧阳福武
人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总会遇到几个对你影响深远的人,我们俗称为“贵人”。回首自己的青春,最是难忘的莫过于欧阳福武老师。他不仅是我的数学老师,更多的是影响着我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就如同月亮的两面,一念光明,一念砂砾。
我从小学到高中,从没有走出过镇上。小学的时候自己也曾是一个有志少年,整天雄壮的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开班会时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我不同于伙伴们的老三样:教师、医生、军警,自豪地说是当工程师。可随着初中三年的放任,到高中才发现梦想丢了。自己上高中的原因是不想回家干农活,先躲三年再说吧,至于以后怎么办谁知道呢!
我的高一生活过的兵荒马乱,班里除了几个懂事的在认真学习,不少学生旷课、打架,谈恋爱、偷菜。那时偷菜不是一款游戏,是现实版的偷菜。很多学生在外面租房自己做饭,一是真饿,也是为了寻求刺激。学习是随性而为,遇到能听懂喜欢的课就去,听不懂或者觉得难度大的就不去。由于当时班上大多数男生的英语极差,很多学生直接放弃,上英语不是旷课就是睡觉,把我们年轻又负责的英语老师气哭了,现在想想实在不该。
那年月社会无业人员多,整天游荡在校园周边刷存在感,有的同学和别人发生矛盾,就在外边找“大哥”出头。我一同学不知招惹了谁,下晚自习后回家刚走到院墙的转角处,冲出一人迎面一拳打了个青眼窝,那人转身就跑了,留下他一人凌乱在风中。这样的事并不少见,一时人心惶惶,所以同学之间拉帮结派就不以为怪了。
就那样过完了高一,转眼就到了高二。需要会考五门全部过关,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而这也成了同学们的最高理想。那个秋天我们换了班主任,遇到了欧阳福武老师。当听到换班主任的消息时,大家并不为意,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大学难如登天。只求能会考顺利过关,拿到高中毕业证完事,谁当班主任也改变不了什么。
欧阳老师和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太有意思了,他快步走上讲台,潇洒的写了自己的大名,笔力苍劲不似出自数学老师之手。简单地介绍了自己之后说:“大家以后就叫我阳老师吧!”可能欧阳老师是个喜欢简单的人,觉得复姓欧阳喊着麻烦,直接省掉了一个字。后来有同学打趣说:“咋不让我们喊欧老师呢!”
欧阳老师中等个子,圆脸很是严肃,眼睛不大却目光犀利,带着我们常说的杀气。最个性的是他的发型,当时大伙都流行港台长发三七分,而欧阳老师却是二八分,从左耳一梳子盖过头顶分到右边,顿时有了与众不同的感觉。平日里喜欢穿西服白衬衫,皮鞋锃亮,干净利落。欧阳老师这身装扮与穿着五花八门的我们相比,简直就是国军上将带领了一帮游击队。
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