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书面材料,大家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也是能将自己想法铭记于心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新修订法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新修订法心得体会篇1
时隔26年,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法,旧版《职业法》共五章四十条,新版为八章六十九条,整个法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从这些变化中归纳出教学改“三大”新方向标,这些向标是目前业内研究的热点话题,而新《职业法》的条目阐述更从立法角度确定了未来的改方向:
向标一,“双师团队”教师队伍改。第四十七条阐明鼓励职业学校聘请校外其他机构中有高技术技能的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未来职校教师队伍极有可能从集强调知识与技能与一身的“双师个人”转向知识技能双综合的“双师团队”;
向标二,“活页教材”教材开发改。第三十一条提出“鼓励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职业专业教材开发,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职业学校教材”,过去的教材是“静态”的,文字自印刷在书本上便不再变化,而企业的技术发展是“动态”的,日新月异变化更迭,长期以来教材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教材从成文的一刻便和企业发展脱轨了,未来教材将走向“新形态式活页教材”,企业一旦技术变革,立马编入教材,这将使教材内容与企业技术发展形成有效对接,减少脱轨差距;
向标三,“课证融通”课程建设改。第十一条和第五十一条提出“实行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职业实行多证书制度,这些证书提供多种技术技能水平的凭证,为学生就业赋能,但职业学校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课证分离”式的培训教学必然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多部委也曾强调要做到“书证融通、课证融通”,要将证书内容及时融入教学(如《职业改实施方案》和《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因此,未来职业课程建设必然要与证书内容相对接;
综上,本人浅浅的`从教师、教材和课程三个方面讨论了未来职教改的三大方向标。作为新时代职业的教师,我们更要以实践者、研究者的视角展开教学改工作,切实落实,真抓实干,勇往直前,奋斗推进职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技能型社会”而奋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讨论单单聚焦于中微观视角下普通一线教师可研究的改方向,更宏观的如“现代职业体系”、“学分银行”等议题并未阐述。
新修订法心得体会篇2
自1996年我国首部《职业法》颁布实施以来,发展职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必要的选择。但是,当人们面对职业进行选择时,似乎之前的那种“送”“考”求学之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主自觉又自然而然”与“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上,意料之中”的状况——被彻底打破了平衡。人们常常会在选择上普通高中还是上职业高中的问题上纠结不休。普职比要达1比1,文化基础成绩好的上普通高中,差的上职业高中,基于此,误解就产生了——职业就是比普通低一等级的.,无论其初中文化基础课程学得如何,也无论其思想品德及行为表现咋样,总是想方设法的送去上普通高中读而不自主选择上职业高中读。选择上职业学校成为了一部分人被逼迫无奈的选择?正因此,在普通群众的心目中,自然而然的就为职业贴上这样的标签——“因选择上职业学校而被贴上了“弱”“差”“无所学”“没前程”的标签”——甭想升学考大学了,学得点皮毛技术技能早点就业找个工作混碗饭吃算了。
职业之路实在是走得艰难。职业学校形象被诋毁、职业学校学生受到歧视,悲也。逝去时光无法找回,我从事职业教学工作三十年有余,其中的酸甜苦辣麻和不快与不爽,不容我去过度悲伤与追溯。现如今《职业法》已经修订重新颁布实施。着力建立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体系,开创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就成为了我们新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新修订法心得体会篇3
新《职业法》的出台是继1996年《职业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全面修订,是将职业教改26年来的成果、经验进行了进一步的制度化、法定化。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现将对中等职业的影响谈点体会和看法:
一是职业“为国育才”目标更加清晰。新《职业法》强调,职业必须坚持办学方向,贯彻的方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法定化。
二是中等职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彰显。新《职业法》的出台,中等职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升学将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内容,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中职学校更多成为高一级学校的生源基地,而非企业的人力资源基地。应对职教高考将成为学校的主攻方向。
三是行业办学在中等职业阶段的作用彰显会进一步弱化。由于大量的学生都愿意选择升学,中等职业直接输出的人力资源会越来越少。行业的优势,专业的优势无法通过培养的人才显现,加之行业办学在招生上不占优势,行业对人才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中职层面行业办学的路会越走越窄。行业主管部门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受到影响。
四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中等职业阶段会出现困难。由于中等职业没有很好的人力资源输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企业不能找到合作的兴奋点、成功点,势必会造成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深有感触,企业在前期的合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最后在收获成果,企业需要的时候,学校没有人力资源提供,因而企业也就失去了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学习新职业法和办学过程中的几点浅见,不当之处,请批评。
新修订法心得体会篇4
新修订的职业法,将于20xx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以来的首次大修。让职业“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让职业人欢欣鼓舞,倍感振奋。
1、新《职业法》首次明确职业与普通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低人一等”“职业院校不是好学校”“职业院校学生找不到体面工作”……目前社会上对职业认同度不高的偏见和杂音时有出现,在公众以往的认知中,职业定位模糊。而新修法用法律形式确立职业的类型地位,在法律层面规定职业与普通地位同等重要,有利于塑造社会共识,推进职业高质量发展。
2、新《职业法》明确提出了职业的目的是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根据《职业法》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实施职业应当弘扬核心价值观,对受者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者的素质。”作为思政教师,结合授教课程,势必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同时,更需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职业道德。这也促使我们在进行备课时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身边人、身边事的优秀案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案例分享、榜样追寻等实践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热爱,在教与学中培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切实帮助学生实现德技并修。
作为一名职教人,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严格按照新《职业法》的规定,积极投身于职教事业,为职业的新发展添砖加瓦。
新修订法心得体会篇5
通过学习新《职业法》,如何做好新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