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日常琐事中,我们也能够获得有关生活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采油工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采油工心得体会篇1
__公司__作业区一号站成立于1999年7月,现拥有员工14人,站长3名,大班4人,巡井工4人,计量员3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是一个年轻蓬勃的集体。这是一支创新求实的团队。自建站以来,海南一号站以“高标准、严要求”作为日常工作的准则。力求超越自我,求实奉献。秉持着浅海人执着、凝聚、火红的精神不断探索向前。
20__年生产完成情况
我站油水井共14口。分别为11口油井以及3口注水井。目前开井10口,日产原油__吨,日采气__m。__年__一号站的奋斗目标是原油产量__万吨,天然气__万m:计划指标原油产量__万吨,天然气2__万m。通过公司以及作业区的正确领导以及全站员工一年的努力,截止至09年12月上旬,我站原油产量__万吨,天然气__万m。完成计划任务100%。
20__年工作上的总结
秉着“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一)x一站以油气生产为活动为主体,狠抓生产,纪律严明,在各项生产活动中突出一个细字,确保不因人为原因造成产量下降;
(二)以基层班组建设为活动阵地,展我员工爱岗如家的风貌,整洁温馨的换衣间休息室,清洁明亮一应俱全的小伙房,极大的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以创建绿色油气田为工作重点,安全高效地完成原油生产经营任务,大力构建hse体系,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把安全环保监控责任细化到岗位和人头,实现了生产的全程受控。
(四)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员工思想、业务技能提升活动,逐步培养一支肯吃苦、讲奉献、有理想、守纪律的采油队。
20__年x一站基础建设概要
为了确保基础建设扎实推进,x一站把安全、质量、与环保管理相结合在质量管理上,我们实行岗位承包责任制,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实行“定人定机”管理办法,将“检、防、修、保”融为一体;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实行站长、大班和岗位员工“三级”负责制,通过层层落实责任,追求生产过程“零隐患”的目标;在环保管理上,我们严格落实“谁污染、谁负责”的方针,加强监督,防治结合,努力实现“零污染”的目标。
同时,我站在努力将小站建设成为五型五好班组,贯彻油海家文化的精神,日臻成熟。在建设“和谐型”班站上,我们具备了空调值班室、更衣室和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前线小伙房,大大改善了站上员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在建设“安全型”班站上,我站抓好生产安全,杜绝生产事故发生,抓好设备保养,消除安全隐患,抓好施工监督,保证施工质量,做好隐患排查,提供准确数据;在建设“清洁型”班站上,秉持着环保理念,构建人,站,自然相统一的班组建设模式;在建设“节约型”班站上,从生活用水用电的点滴小事抓起,绝不浪费;在建设“学习型”班站上,技术型员工是现实生产力。为了提高全员技术素质,我们站开展了建设“学习型”班站、争当“技能型”员工活动。
以上是__一号站关于20__年度的工作总结汇报,放眼20__,我们信心十足,我站将继续抓好基础工作建设,保证原油产量平稳运行。同时持续开展创建绿色油气田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抓好安全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开展好五型班组建设,力争实现成为各方面皆达标班组。
2023年采油工心得体会篇2
一年前的四月,万物起始的风吹过。我与三十余位新入职的同事一起迈进采油一厂的大门,开始了事业与生活的新旅程。迎接我们的是厂领导与前辈们温暖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
为使我们更好融入一厂这个大家庭,厂里安排了内容详实、涉猎面广的入厂培训。介绍企业文化、进行安全、培养阳光心态、规划职业生涯,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穿插其中。这些培训宛如帮雏鸟般的我们张开翅膀,接下来,我们将在实习期间丰满自己的羽翼!
若把我的实习生活比作一支乐曲,那首个音符要从胜利采油站(唱起。重要,年轻,忙碌,欢乐,构成这里的关键词。胜利站处于近年我厂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延安地区的心脏地带,是保证全厂产量的支柱之一,重要性,不言自明;这个站随新区建产成立,年岁不长,人员配备尚未充足,各种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原油产量任务重,新井不断增加,人员又无法得到补充,井多人少的局面突出。要保证工作圆满完成,除了丰富的经验、有序的计划,饱满的行动力,站上的员工都是鼓着劲在战斗——说是战斗真是不足为过。
在站上,我身体力行的学到不少东西:用眼看师傅调整平衡块,用肩扛500斤一桶的除蜡剂,动手测量动液面,留心学示功图分析。每日工作结束,师傅们换掉油污的工服,在更衣室里聊天说笑,怕是一天里最闲适的时刻了。放下疲惫的心、擦掉汗的气味,笑语雕刻着时光,这是只属于胜利站的欢乐。
我有个兴趣,喜欢把去过的地方用手机地图标记起来。一打开手机地图,都会让我想起在工程研究院度过的日子。因为,在手机地图里,有三颗显眼的星型记号,仿佛夏夜天穹上 “夏季大三角”的三个顶点,它记录了我到过的井场,镌刻了我在工程研究院实习的足迹。微山湖旁的北大站,潮湿的风吹着高粱;杂草环绕的xx井,沾满锈迹的驴头,安静地躺在土地上;通往海南的路上,xx站周围,庄稼就要成熟。在行将收获的季节,油田处处都有工程队、作业队、试油队忙碌的身影。不同的时间,来到陌生的地方,为什么我却总有一种熟悉和既视感?奔跑的风给了我答案:在这片油田的土地上,无论何处,都弥散着采油一厂人、南海油田人不倦的干劲、工作的热情!
前奏倾洒在胜利站的雨天里,间奏驰骋在工程研究院奔波于井场的路上,乐章的主旋律,则回荡在滚动勘探司令部的院内,十三个月不曾离去。在这个为我厂新井部署、老井稳产出谋策划的“参谋部”里,我收获了很多。
这里犹如正开垦的土地,果实不是天生的恩赐。整整一载,我亲眼见证了收获的过程。一口井位的部署、一个方案的提出,一个项目的总结,无不是所里员工反复思索论证、加班加点工作的汗水之凝结。
在这里,我积着工作的跬步。为整理油井数据在资料室与档案馆间游走,为统计生产数据在纸质报表与查询软件间切换;借阅薄上留下了我的笔迹,测井图上也看得见我的`注脚。得到亦师亦友的前辈们的帮助,更是一种幸运:他们领我读各种地质资料图件,教我绘制地层对比、油藏剖面图。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即使那么简单,微不足道,他们也认真为我解答。
在这里,我的心起着波澜。最初几个月,我感觉自己一直被整理数据等简单工作羁绊,接触不到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内容,水平提升缓慢;实习期间没有师傅带领,自己像无头苍蝇,想学又无从下手。那真是一段迷惘的日子。直到某天,我向所里一位前辈诉说我的困惑,向他求教迅速融入工作的捷径。他对我说:地质工作的内容很琐碎。这就像满天的繁星,每颗都是一个知识点;几颗星组成一个星座,88个星座勾出天空的轮廓;星星闪的越多,你眼里的地质天空才会越明朗。我也曾找寻过捷径所在,但是我失败了。做好交给你的每个点滴工作,用心领会、积累、串联起来,这条普通而漫长的累积的路——就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我反复思考着这番话。接下来的日子,我尽量摒弃机械般完成工作却不思考的毛病,交待的每项工作,都弄清其思路与意义;解决的每个问题,都将方法和经验牢记。我不应浮躁,我该踏实心情钻研工作,擦亮更多的星星,让自己看到更加美妙、广阔的地质天空!
实践—博闻—思索,概括了我的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