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份心得体会可以使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心得体会是通过亲身经历或思考而获得的深刻认识和见解,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云南讲武堂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云南讲武堂心得体会篇1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讲武堂学员多为崇尚革命的爱国青年,许多人成为日后滇军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都出自这里。这其中就有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立下盖世功勋的开国元帅朱德和叶剑英同志;有为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而发起护国战争的蔡锷将军;有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并在抗战时期率领国军第六十军浴血台儿庄重创日军、打出国威的卢汉将军;还有在辽沈战役中为争取长春和平解放,积极率部起义的曾泽生军长……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云南讲武堂心得体会篇2
20xx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云南讲武堂心得体会篇3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