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谈两会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9-14 作者:dopmitopy 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理清事情的经过,在生活中,心得体会是我们通过亲身经历和感悟所得的宝贵智慧,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谈两会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谈两会心得体会6篇

2023谈两会心得体会篇1

2020年是确保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年份,任务艰巨。孰料又面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更是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这道附加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使命在前,重任在肩,形势要求我们保持战斗作风,不松劲、不懈怠,坚持到底;更要求我们保持战斗作风,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一路向前。然而,顽强的战斗作风不会凭空而来,必须慎终如始,持续用力,深化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坚决破除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抓紧,就是要敢抓敢管,敢于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行监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台新方法、新措施。为了确保各项应对措施落地,只有坚持原则、密切跟踪、毫不懈怠地抓好监督工作,才能有效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才能有效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抓实,就是要真抓真管,认真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坚持树立一盘棋思维,积极参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要秉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重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等方面真抓真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要持续压实防控和发展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各项部署和防控举措统筹兼顾,实现协同推进。

抓细,就是要善抓善管,善于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好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前提的要求,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要精准规范问责内容,启动问责程序要做到凡问四必,实施问责要做到四个不得,既要保持正确的大方向,又要鼓励干部队伍敢于闯、敢于试、敢于改,保护好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创新驱动解决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附加题,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有效统筹推进,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2023谈两会心得体会篇2

奋进正当时,追梦再出发。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今年各项工作作出部署,凝聚起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激励着我们为梦想砥砺前行。开完两会,人们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信心更强了,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奋斗的征程,为中国信心写下生动注脚。过去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好成绩: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实践再次证明,在中国共产领导下,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没有过不去的沟坎、打不赢的硬仗。

坚定信心,源自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前进路上,我们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与“势”依然在我们这边。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要看到,风浪是前进中的波动,问题是成长中的阵痛。面对风险挑战,要善于化危为机、趋利避害,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坚定信心,源自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两会期间,就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创造、国防和军队建设、文艺创作和学术创新等与代表委员深入交流,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做好各方面工作指明了方向。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任务,两会汇众智、集群力,作出一系列务实可行的工作安排。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解难题有高招,打硬仗有实招,于重点处着力,在关键处发力,我们就有了迎难而上的充足底气和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念。

坚定信心,源自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近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城镇就业新增1100万人以上、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60%、多渠道扩大学前供给……今年两会不断释放民生利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新希望。生活有奔头、事业有干头、未来有盼头,必将激发亿万人民追梦圆梦的奋进力量,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力量。让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激发实干力量,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向着美好明天奋力奔跑,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3周年。

2023谈两会心得体会篇3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美国《时代》周刊将这定义为中国的历史性转折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明确了2014年改革的任务和重点,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两会践行中央,切实转变会风成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在当前大力提倡改会风、转作风的情形下,这种关注很正常。但我以为,会议质量其实与会期长短并没有直接关系。就算缩会期、开短会,本意也是去掉会议不必要的形式和水分,讲求开会实效。

现在一些地方,有些会的确是短下来了,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徒具形式。甚至有些地方政协,为了缩短会期,将列席人大听取法院、检察院的报告这一环节也取消了,或者只听会不安排讨论,短是短了,连基本的议程、安排都取消了,这开的什么会?只是为短而短,搞的是形式主义,也应该反对。

实际上,需要破除的是那些不必要的、过分的形式和排场,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民主自由、生动活泼会风的压抑。比如需要倡导发言简短,但也不必机械规定,8分钟就一点儿也不能超过。有的问题、有的建议,三五分钟能讲透说清,没有必要讲足8分钟,但如果内容重要、问题复杂,有的超超时间也未尝不可。还可以留一些自由发言的时间。代表委员的大会交流发言很重要,除了会前指定,也可以开幕后从代表委员递交的题目中挑选汇总,确保发言能更好地反映民意民心、有独到见解又言简意赅。发言的质量高,听会的人才能聚精会神。

民众呼声、会有所应,这同样是人民需要的两会会风。当然,转变会风,还可从更多细节入手。比如,少一些开会前的候场提前量,多一些有针对性的交流讨论,多倾听基层代表、一线委员的声音,不仅有益于会风、作风的转变,更有助于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

如果只是把规定要求机械化、教条化,以规定落实规定,不求实效,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实际上是搞新的形式主义,也是一种消极抵制。某领导到大学图书馆考察,当地领导要求馆里将地毯全部撤掉。馆长解释地毯是一直铺的,是为了保持安静,并非为接待领导,但在领导严令下还是只能照办。对上级这是弄虚作假,对民众这是人为折腾。这种倾向也应重视,并及时纠正。

一盼物价稳定工资涨。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得花钱。但生

...
《2023谈两会心得体会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