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遇到特殊的事情过后,我们内心的心得体会将产生改变,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是可以让自己的感受得到很好记录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篇1
担任07会电52班班主任已经一年了,通过师生一年的努力,07会电52班由48个个体逐步成长为一个集体,同学们树立了奋斗的目标,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培养了一定的竞争意识。作为班主任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当学生认可班主任,信服班主任的时候就会将班主任的话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当学生认可班主任,信服班主任的时候就会将他的困惑与快乐与你分享。班级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对待学生要尊重,要理解,要关心,要信任。
允许学生犯错误,在这个年龄段,不犯错误是不正常的;不允许知错不改,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差,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会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大多数从小到大都是温室的花朵,禁不得风霜,受不了挫折,是家庭的核心,容不得受到忽视。48个孩子的大家庭,如何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受重视,让他们知道在老师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需要老师真心的关心他,了解他,认可他,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每一次真诚的表扬,都会给学生一份自尊和自信。
多与学生交流,不同性格,不同事件,不同时间采取不同的交流方法,我除了采纳面对面交流外更多的采用e-mail、qq、周记等方式间接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分享成长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间接交流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放松,表达的更加透彻。
要求学生要学习好、能力强,两条腿走路。引导学生参加系部和学校各项活动,引导班干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的舞台。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还要从文字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锻炼,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德育分数与学习成绩两项构成期末排名,并以此为依据参与评优。这种考核办法激发了学生多方面提高自我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灵活运用小组模式,将48名学生的班级分成6个小组,组内竞选组长,组长负责组内各项事务,每月对6小组加分、扣分进行汇总,评比出一组为优秀,在班级建设中分三步走完善了小组管理制。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各小组间不定期进行管理经验交流。教师引导小组长关心组员生活,帮助组员学习,组内各科进行帮对活动来提高小组整体水平,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同学。
权利下放,是为了培养班干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普通学生不能做的事情,班干做;普通班干不能做的事情,班长做,班长不能做的事情,班委会讨论,班委会解决不了的事情,我来做。分工明确,权利下放,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事情,每一位班干都明确自己的职责,班主任在班级与不在班级一个样。
为学生提供体育竞赛、话剧表演、诗歌朗诵、歌舞晚会等不同形式的展示平台,让有能力的学生展示风采,树立信心,激发成就感。
现在的07会电52班是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学习氛围浓厚,在学校、系部各项活动中都能看到07会电52班学生的身影,学生们在刻苦学习的同时,通过各种平台积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等,为进入工作岗位积累知识和经验。
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篇2
近些日子来,看着空间里的实习同学不断抱怨管不住班上的学生,上课秩序混乱,甚至有时为此默默哭泣、忍不住爆出口等等,我的内心里颇为感伤。事实上,这种体验,能少有则应尽量少有。毕竟,自己苦恼的同时也拉开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接下去的实习工作是很不利的。对于教育,也是益处不大的。
就班主任工作之心得体会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温而不愠,严而不厉。我们常说,“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这种观点很容易使我们陷入矫枉过正的错误之中,要么极度宽容,要么过于严苛,使得我们要么有时管的过头了,要么有时管的不到位。班主任工作,必须有严有爱,对学生既严格又宽和。严格宽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度。
举个例子,某某班上晚自习,老师来晚了一会,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想学习的同学没法学习,善于起哄的同学此刻更加活跃。实习老师进来,或者因为工作上的烦心事,脸上表现得极为不悦。重重地将书本往讲台上一砸,然后怒言呵斥了几句,摔门而出。
这是个很寻常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这些年轻的实习老师之中。年轻人毕竟是涉世未深,脾气学不会收敛。但是一旦走在教师岗位上,身份的转换则是必须的。我们,是不能随便发脾气的,更是不能和学生一般见识的。我们是成年人,是老师。
真正的威严在于不怒自威,不在于脾气火爆;真正的管理在于自主,不在于事事亲为。我们要做到的温而不愠,严而不厉讲究的即是这种方法。
相传北风和太阳打赌,赌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先使罗马的骑士脱掉大衣。尽管北风鼓起气球般的身体,使出浑身的解数像骑士吹出凛冽的寒风,最终也未能脱掉骑士身上的大衣。而太阳发出温暖的光泽,沐浴骑士的心田,渐渐地,骑士高高兴兴地脱掉了大衣,太阳获得了胜利,温和战胜了暴力。
以此反观上述事例,其最佳的处理方法不是暴力相向、厉言相对,而应该是温和面对。不妨轻轻地走进教室,在学生大声喧哗不注意的时候走进他们身边,用眼神盯住那些大声喧哗的同学。当后面的同学看到老师进来了自然会安静下来,前面的同学猛然间发觉后面的同学不说话也自然能觉察到老师来过,也会立刻安静下来。然后在教室巡回走上几圈,不发一言,不只一语,就这么安静地看着、走着、盯着,上一刻喧哗如闹市的教室这一刻立马安静如深夜。试问,这种处理方式是不是更为妥当?
事实上,这种处理方式中,很好地顾及到了学生内心犯错害怕批评的心理所在。此刻不批评他们,比批评他们效果更好。此刻的老师和学生心中隔着的那一层窗户纸也并没有被捅破。老师和学生心中各有心知肚明所在,学生此刻既害怕老师批评,又感激老师未曾点出。老师和学生之间某种无形的默契也在滋长。长此以往下去,温而不愠,严而不厉自是自然的。
妥善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在于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平等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实习老师而言,切不可棍棒上堂,脾气火爆。要努力做到温而不愠,严而不厉,和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友好信任平等互助的良好师生关系。
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篇3
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固然离不开优秀的班主任,但是良好的班风单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够的。班干部不仅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更能够培养全体同学的自管自治能力,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那么,班主任要怎样培养班干部,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呢?
培养班级小助手,既能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我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重任,没有忘记家长信任的目光,不敢辜负学生期盼的眼神。由于自己在班级管理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所以我带的班级班风良好。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的艰辛劳动,但由于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而且学生人数较多,仅靠班主任单枪匹马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如何培养有管理能力,能独当一面,有工作责任心,随时能与班里的“歪风”作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