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心得体会,它们是我们的财富,心得体会也可以用于个人目标的追踪和评估,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全国组织工作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全国组织工作心得体会篇1
在7月3日至4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我们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也就是古人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关键在,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怎样才是好干部?如何才能使自己成长为符合新时代的好干部?习用20个字画出一幅当今好干部“标准像”,那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即“信念坚定”,就是把理想高高举过“头”顶;“为民服务”;就是把宗旨深深烙在“心”里;“勤政务实”,就是把发展紧紧抓在“手”中;“敢于担当”,就是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清正廉洁”,就是把名利远远抛在“身”后。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干部的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龄的积累和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要时刻用章、用共产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同时,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一名基层好干部,一是要加强学习。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好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要做好本职工作,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要对新时代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透彻领会,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业务通”和“活字典”。二是要加强实践。“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习指出,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对忠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话、跟走。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优秀年轻干部要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
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不满足、不懈怠,遇事不怕事,守土要尽责,以思想先变来促进观念转变、进而实现行为改变,坚决践行新时代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升自我,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为新时代的组织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国组织工作心得体会篇2
2022年6月11日,星期六。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治国忙碌如常,匆匆吃完早饭,还没出门就拨通了工作电话。突然,他感到胸口憋闷、呼吸困难……遗憾的是,年仅43岁的他再也没有醒来。他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员干部面前立起了一面深学细照的醒目标杆。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
用生命书写忠诚答卷。18岁就入的朱治国常说:“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他勤勉敬业、精益求精,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心态对待每一项工作,把“信念坚定、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写在了广袤的柴达木盆地、荒凉的青南高原、壮阔的大湖之滨、富饶的河湟谷地。忠诚,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就在每一位员干部脚踏实地为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平凡岗位上。员干部要细照朱治国这面镜子,做到“随时准备为和人民牺牲一切”,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兑现旗下的铮铮誓言,让忠诚这一政治品格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成为从政“压舱石”。
用生命书写清廉答卷。“手中的权力是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国如是说。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甚至做他的朋友也要“清心寡欲”。“零污染”的组工干部朱治国,营造了清风正气,他带出来的干部,都敢说真话,知道劲儿往哪儿使。廉洁自律是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是防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既是“安全带”,又是“紧箍圈”,是把正权力“方向盘”的关键。置身于物质丰盈、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人见利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陷阱。面对金钱的吸引、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尤需摆正金钱、权力、荣誉与事业的位置,不为名缰利锁羁绊,把心态放平。担任公职是和人民的信任,就更应当怀着感恩的心,坚决断掉发财的念想,系严系正廉洁从政的“风纪扣”,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用生命书写担当答卷。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建阵地、抓项目、搞推进,他思路清晰敢拍板,让人踏实,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好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下,我们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定还要面临各种风险挑战,还要继续越“雪山”、涉 “险滩”、过 “草地”,啃下各种“硬骨中的硬骨”,尤需员干部挺起共产人的担当脊梁,面对挑战敢斗争勇冲锋,面对压力顶得住能扛事,在爬沟过坎、滚石上山中锤炼担当魄力,磨砺抗压抗打的“铁肩膀”,在不懈拼搏与奋进中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用生命书写实干答卷。“实事求是,是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2021年他在中央校学习时写在笔记中的话。“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带队开展深度调研,寒冬缺氧季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社察实情、听心声、培训基层干部。员干部要对标朱治国这面镜子,注重实干、永远奋斗,在基层一线、艰苦复杂地区、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勇做“不坠青云之志”的奋进者和实干家,不断升华“实干”的精神气质,凭实干创造实绩,凭实干赢得组织信赖和群众点赞。
全国组织工作心得体会篇3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榜样的精神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榜样的先进事迹是可追可及的。让我们怀着崇高敬意走进朱治国同志铿锵无悔的一生,用一串串“重若千钧”的数字破译精神密码,诠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初心答卷。
从“21岁扎根西宁800公里外的戈壁乡镇”中,解密“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