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生活的质量,心得体会可以是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思考,有助于个体的文化认知,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1
20xx年7月22日晚12点40分教育局门口坐大巴,20xx年7月23日凌晨2点32分乘火车,县中小学校长赴东北师范大学学习一行,终于出发了!
此行一共62人,教育局杨连珍书记亲自带队,彭涛主任、杨传坤科长随行。
我们乘坐的车次是k20xx次,到长春站的时间大约是24日凌晨5点40分,整个行程大约1800多公里,时长27个多小时。
夜深人乏,同行的人大概都睡了吧,而我却难以入眠,火车奔驰着,我在思索着??。 今年,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教育态势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各方面工作都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扎扎实实的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得到了全县人民的一致认可。有好的过程,必定有好的结果,今年,我县中考,高考双丰收,一个县,一年考取4个清华北大,全省前50名2个,前100名4个,这在皖北都是首屈一指的成绩,难能可贵的是,教育局领导深刻认识到我县教育离教育强县还有一定的距离,局领导,站得高,看得远,认识到我县要想成为教育强县,校长是关键。 这几年,我县校长南下上海,北上北京,西到西安,今年又安排我们到东北师范大学学习。这样的安排就是让我县校长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校长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我想,我县有教育局领导的高瞻远瞩,有这样一批始终站在教育最前沿的校长队伍,我县一定能成为皖北乃至全国的教育强县。
这次东北行,和前几次相比,单就行程而言,这次是最长的,总路程1800多公里,时长27个多小时。在一些同行埋怨旅途太长,太劳累时,我却认为这给了我们在学习之前已足够时间的思考,如我们如何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来无限的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回去后并如何运用之等。
火车在奔驰,我睡在铺上,夜深,困了,睡了??。
凌晨醒来,7点多了,几个校长在餐车吃早餐,我们谈论的话题仍然是教育问题,这也许与我们的职业有关吧。
我校今年在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我校中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其中许致远同学以753.1分的好成绩勇夺全县第二名,中考平均分全县第15名。我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是冷静的在成绩中寻找着不足和差距。我校英语科目平均分名列全县前茅,而其它科目很不理想,我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的道理。我校文化课裸分平均分偏后,而报考率偏前,这就要求今后我校在落实“防辍堵流”措施的前提下,要努力提高我校文化课裸分的平均分,从而带动我校总体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这次东北行,课程安排的很多、很满,时间安排的也很紧,中午没有午休,13点准时上课,晚上18点到20点30分。我想这样的安排是对的,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休闲的,教育局的心,我们校长懂!
高校的先进教育理论知识和我们教育第一线的丰富的教育实践知识相结合,一定会碰撞出教育思想的火花,而这星星之火必定能燃起教育的燎原之火。
经过1800多公里的路程,27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在20xx年24日凌晨5点40分到达长春站,7点到东北师范大学餐厅就餐,8点30分开始上课。天哪!第一天上课前连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非常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在匆匆忙忙中开始了!(待续)
2023年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2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2023年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3
训练即将结束,在这十天里,我们认真聆听了在全省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多年的专家学者的讲演。课后我们整理笔记,撰写心得,与其他学员进行一些探讨交流,收获颇多,感慨万千。
今明等教授就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相关问题,及当代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为我们阐释了新课标的发展趋势,并解释了我们一线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今明老师的钻研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态度也使我们深受感动。老先生的课风趣幽默,没有专家学者的架子,有的只是朴实的笑容和宽广的学识,他对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促进中学美术教育深入发展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要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仍需教师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筛选,经过反复教学实践,才能解决问题。
艺术类课程改革,需要一线广大教师亲自参与、亲自实践。「决定我们成为什麽样子,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这是他们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诚然,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由于我们安于现状,逐渐形成了教育上的懒惰,思想上的封闭,“不当教书匠,不做研究老师”,这句话深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