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让我们更加敏锐地观察世界,更有智慧地应对复杂的情境,每一次的尝试和经历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获取更多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师读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读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篇1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我也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是家里的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宠着的,但是宠出来的孩子是“熊孩子”,曾经看一本书上说,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孩子最大的回报就是离开父母独自去飞翔,给我很大的启发。
孩子不是为“长大”或者“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他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每年圣诞节之前,我都会装作毫不在意问一下孩子最近喜欢什么玩具或者图书之类的,然后悄不作声的按孩子的愿望准备好礼物,等到圣诞夜那一晚,会悄悄的放到孩子枕头底下。到第二天早上故意等在床上听孩子的惊喜声“妈妈,圣诞老人给我送来愤怒的小鸟了!你快来看看”。“是么,你这么幸运呀,得到了你想要的,以后一定要好好表现呀,圣诞老人会记住你的。”这样的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偶尔孩子的一些同学会和孩子争论这个问题,孩子就来征询我的意见,我不想破坏孩子的美好记忆,也不会否认现实,
现在很多孩子都没有童年,被逼着上培训班,也许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请尊重孩子的选择权,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是我们做家长的最重要的任务。
教师读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篇2
为什么会注意到这本书呢?其实是我们班一位家长推荐的,作者是美国的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家简?尼尔森,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和外祖母,还是2个孩子的曾祖母。她在书中提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我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老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成为更合格的老师。
其实在阅读之前,我想当然的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可是仔细阅读了书里的内容,就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这本书提出的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方法。而首先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方式。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发展的社会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特别是越大的孩子越想实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基于孩子这样的心理,整本书都贯穿了一种相互尊重和重在与生沟通的理念。
文章的第一章节是对鼓励模式的具体解读。正面管教是让学生们主动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我们在学风建设时,应建立学业成绩及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两条轨道,不能简单地专注于学生的学业学习,而应从两条轨道来实现全面发展。
而在这一章节中还有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作者主要是想通过三个信念和四项技能,让孩子在学校遭遇失败时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力量。三个信念和四项技能分别是……其实看到这里给我一个触动非常深的地方就是在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我们成人的固有思维起到了深刻的作用。从摔倒了怪地板、碰破了怨桌角等等鸡毛蒜皮开始的教养心态,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影响至为深远。当班里的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往往听到的是。这不赖我呀!这不是我干的!为什么就冲着我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卸责、推诿、冷血、怨恨……一系列负面情绪悄然滋生。我是对的,我是无辜的,犯错的、担责的一定是别人。在大学里,舍友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毒害自己的舍友、在单位里,呆不下去一定是别人故意为难、好不容易创个业吧,合伙人之间互相埋怨,最终分崩离析。这本书明确地提出这个概念,我认为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起码,对当下的中国而言。
除此之外,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其精髓所在的就是书中呈现的两张表格:一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对立学派,这张表格从七个方面的对比关系(谁创立了这个理论、依据这个理论是什么在激励人们的行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对别人行为能产生最大影响、成年人最有力的工具是什么、对不当行为的反应是什么、对危险和破坏行为的反应是什么、学生如何才能学得最好)呈现了在美国的学校中占比主导地位的传统方法和正面管教(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区别;
一是行为不良的孩子的错误目的表,从孩子的错误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中,提出——如果父母或老师的感觉是、而且想采取的行动是、如果孩子的回应是、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密码信息、父母或老师主动的赋予孩子力量的回应包括等详细内容。
这两张表格的呈现,从本质上阐述了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与我们惯用的行为主义的方法(刺激——反应)不同,正面管教是基于人本主义的理论,相信人自身所具备的主动、积极的精神与力量。
最后想说的是,书中提出的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用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比喻来阐述这一过程,着实是精妙的比喻,那么学习必有收获,收获要出自于实践,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着运用作者介绍的方法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希望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吧。
教师读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篇3
?正面管教教师指南》读书心得体会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书心得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心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教师指南》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
...